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海英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日语
  • 2篇跨文化
  • 1篇侗族
  • 1篇学习者
  • 1篇用法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交流
  • 1篇中国神话
  • 1篇日本文化
  • 1篇日语表达
  • 1篇社交
  • 1篇神话
  • 1篇手势
  • 1篇水神
  • 1篇体格
  • 1篇助词
  • 1篇外语
  • 1篇外语学习
  • 1篇外语学习者
  • 1篇文化

机构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单海英
  • 1篇韩维柱
  • 1篇史倩倩
  • 1篇闫金钟
  • 1篇宋丽红
  • 1篇曹修平
  • 1篇赵平
  • 1篇邱爱杰
  • 1篇武慧敏

传媒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日本文化中的中国因素——以中国神话和日本神话的比较为中心
2011年
众所周知,日本文化被认为是拿来主义的文化。对于自古至今日本文化吸收中国文化为己所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日本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是否存在中国因素呢,本文中以日本神话中最著名的国家诞生神话为例,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特别是侗族的洪水神话进行了调查和要素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侗族的神话传说中,在中国南方很多地区均流传着类似的神话,由此可以推定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存在着一定的中国因素或中国源头。
单海英
非语言交流对于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考察——以中日非语言交流的异同为例
2011年
本文中主要以非语言交流中的肢体语言、尤其是手势这一肢体语言所传递的讯息为中心,对中日两个国家在以手势表达含义时的异同为例展开探讨,希望能使今后的日语学习者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的不同,以期为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增添一味润滑剂,为从事跨文化交流的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和提示。
单海英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跨文化手势
日语主体格助词用法探究——以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主体格助词的误用分析为例
2011年
在日语中,每一个格助词能表达不同的格关系,而表达同一格关系的格助词又有多个。日语中用于标记主体格成分的基本格助词共有6个,其中以「が」、「の」为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由于格助词主体格的用法大部分学习者不太熟知,容易出现误用。
宋丽红单海英
关键词:格助词误用分析
日本礼仪和日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韩维柱武慧敏闫金钟赵平曹修平邱爱杰史倩倩单海英
四面环海的岛国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日本独特的风俗与文化。尽管日本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非常注意吸收海外其他民族的长处,但也很注重保持本民族的传统和特色。因此,目前日本的民俗仍然是世界各个民俗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对象。跨文化...
关键词:
关键词:社交日语跨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