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高比表面积铜藻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工艺优化被引量:13
- 2013年
- 以铜藻为原料,在对其进行元素含量、生化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ZnCl2活化法和H3PO4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以活性炭得率、碘吸附值、焦糖脱色率为指标,采用正交法考察了升温速率、活化温度、浸渍比(活化剂/铜藻质量比)等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Brunauer-Emmet-Tller(BET)比表面积等方法分析活性炭特征.结果表明,铜藻原料粒度对制得的活性炭性能影响显著,106~180μm的颗粒较为适合.ZnCl2活化法制得的活性炭吸附性能明显优于H3PO4活化法;ZnCl2活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10℃.min-1、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2h、浸渍比4,在保证活性炭得率超过30%的基础上,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314.58m2.g-1,碘吸附值为835.3mg.g-1,焦糖脱色率为110%,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大型海藻原料所制备的活性炭,是陆地传统活性炭原料的有效补充.
- 曾淦宁周鸿艳艾宁包海军王铁杆黄杰陈梓彬
- 关键词:ZNCL2H3PO4活性炭
- 稀酸预处理铜藻制备生物乙醇工艺被引量:7
- 2014年
- 选取暖温带海洋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的首选物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原料进行生物乙醇的制备,以稀硫酸水解后的还原糖收率为响应值,考察水解温度、液固比、水解时间和w(H2SO4)等参数对水解效率的影响.为优化稀酸水解铜藻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稀酸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与酶水解及发酵相结合验证了铜藻稀酸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①稀酸水解铜藻的最优工艺参数.水解温度为120℃,液固比为20∶1,水解时间为2.00 h,w(H2SO4)为4.50%.②稀酸水解铜藻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解时间和w(H2SO4)的非线性作用显著.③对经最佳稀酸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铜藻粉进行酶水解,其还原糖收率为44.05%,是未预处理下的8.14倍,并且后续进行发酵后,乙醇产率达7.80%,是未预处理下的2.00倍.表明铜藻是一种潜在的生物乙醇原料,稀酸预处理方法对铜藻生物乙醇的制备行之有效.
- 蒋媛媛包海军曾淦宁艾宁王铁杆张茹霞吴勇
- 关键词:稀酸水解响应面法生物乙醇
- 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光降解影响条件研究
- 2012年
- [目的]选用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行为。[结果]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降解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蒸馏水中的效果较人工海水中的好;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降解速率与光照条件、介质、初始质量浓度都有关系,并且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光降解影响因素不同。
- 曾淦宁周鸿艳包海军黄任卿陈诚徐燕青艾宁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光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铜藻制备生物乙醇的原料预处理及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 生物乙醇作为生物质能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型海藻含有大量能被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的碳水化合物,且其具有生长周期短、资源丰富,不与粮争地等优...
- 包海军
- 关键词:生物乙醇
- 文献传递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光降解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研究对象,考查了水环境下光源、溶液介质、重金属离子和光敏剂等因子对CTAB光化学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CTAB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率最大,20 min时的降解率为37.02%,自然光下其次,黑暗中基本不发生降解;2)20 min时CTAB在去离子水中的降解率为31.49%,比在人工海水(19.04%)中的快。3)不同重金属离子对CTAB光降解反应的影响不同,在去离子水中分别加入0.1 mg/L的Zn2+和0.1 mg/L的Cu2+,20 min时CTAB的降解率分别为29.33%和24.54%;4)光敏剂对CTAB的光降解反应有促进作用,在去离子水和人工海水中分别加入0.1 mg/L的丙酮,20 min后CTAB的降解率分别为36.92%和22.54%。该结果可为环境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 曾淦宁包海军周鸿艳黄任卿陈诚徐燕青艾宁
-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光降解重金属离子光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