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 作品数:8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干扰视觉及本体感觉对静态姿势描记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004年 刘璟 孙秀珍 宋涛 白文关键词:静态姿势描记 视觉 本体感觉 咽异物迁移所致颈部包块的诊治 被引量:11 2006年 咽部异特常见,诊治较容易.但少数病例由咽部迁移他处,常引起漏诊,造成患者痛苦及治疗延误.现将咽部异物迁移导致颈部包块的2例报道如下. 邬旭 刘璟 关庆捷关键词:颈部包块 迁移 诊治 咽异物 咽部异物 鼓膜修补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临床上造成鼓膜急性或慢性穿孔的原因很多,如急慢性中耳炎、外伤、肿瘤、气压伤等。大部分鼓膜穿孔可以自愈,其他不能自愈或病情严重者需行鼓膜修补治疗。本文将从鼓膜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上鼓膜修补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张楠 刘璟 别旭关键词: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鼓室成形术 颞肌 筋膜 ENG与SPG在中老年眩晕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及铺放海绵垫的静态姿势描记(static posturography,SPG)两种前庭功能检查在中老年眩晕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NG与SPG对96例40~69岁的眩晕患者进行检查。[结果]96例患者中ENG异常者70例(72.92%),SPG异常者84例(87.50%),两项结果均异常者66例(68.75%)、均无阳性发现者8例(8.33%)。[结论]ENG与SPG是重要的前庭功能检查方法,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前庭功能检查的敏感度,为眩晕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关庆捷 孙秀珍 刘璟关键词:眩晕 鼓膜穿孔与鼓膜修补材料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鼓膜穿孔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主要有中耳炎及外伤等。随着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该方法被应用于鼓膜穿孔及修补材料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建立中耳有限元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鼓膜穿孔及常用鼓膜修补材料的特点,并与临床应用结果相结合。对近年来鼓膜穿孔及其修补材料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张楠 刘璟 别旭关键词:鼓膜穿孔 有限元分析 软骨 颞肌筋膜 生物力学 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并CBCT术前术后评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CBCT(Cone beam CT,即锥形束CT)术前术后评估小儿分泌性中耳炎25例的疗效。方法采用CBCT术前评估分泌性中耳炎25例,男11例,女14例,双耳20例,单耳5例,平均年龄5.52岁,单纯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2例(4耳),腺样体切除术后3月以上行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7例(9耳,单纯鼓膜切开1耳),腺样体等离子消融术同期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16例(30耳,单纯鼓膜切开1耳)。结果术后3月复查CBCT:乳突蜂房发育良好,未见积液及软组织充满乳突24例拔管,1例双耳脱管后复发再次置管并球囊扩张,半年后脱管再次置管中,复查纯音测听0.5、1.0、2.0 k Hz气骨导差15 d B,1例拔管3月后再次鼓室积液再次置管并球囊扩张未找到咽鼓管咽口3月后脱管未再手术。其余23例纯音测听均回复正常,2例出现鼓室负压,声阻抗C型曲线,咽鼓管吹张1月后恢复致A型曲线。结论CBCT因辐射小,又可实现中耳薄扫,评估分泌性中耳炎术前术后情况更精准有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不仅提高患儿的听力,还能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复发率及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腺样体切除同时应评估是否需要鼓膜切开置管,避免二次手术。 汪子涵 别旭 刘璟 孙秀珍关键词:鼓膜切开 中耳积液 等离子消融术 分泌性中耳炎 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对腺样体及/或扁桃体切除术失血情况的评价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儿童全身麻醉或表面麻醉下行腺样体,及/或扁桃体切除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评价患儿失血情况。[方法]35例扁桃体,及/或腺样体肥大患儿分别全身麻醉或表面麻醉下行扁桃体,及/或腺样体切除术,根据所施手术及麻醉情况分四组,记录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含量的变化值。[结果]所有全麻患者术后Hb含量均降低,其中腺样体切除组Hb的降低至0,1—1.8g/L,扁桃体切除组为0.1—0.4g/L,扁桃体及腺样体均切除者为0.3—1.8/L。表面麻醉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者Hb的降低在0—0.3g/L。[结论]全身麻醉下行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痛苦小,病灶去除彻底,但需要注意患儿失血增多,必要时检测Hb含量的变化情况可提示医师如何治疗术后出血的患儿。 刘璟 孙秀珍 吴晓媛关键词:腺样体切除 扁桃体切除 血红蛋白 常见耳聋基因在大连地区语前聋患者与耳聋高危人群中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在大连地区耳聋患者与耳聋高危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遗传性聋基因芯片,对大连地区持残疾证的1-30岁语前聋患者770例及耳聋高危人群362例进行 GJB2、GJB3、SLC26A4、mtDNA12SrRNA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语前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携带率42.99%(331/770)高于耳聋高危人群(27.35%,99/362);语前聋患者GJB2携带率23.51%(181/770)高于耳聋高危人群(14.09%,51/362);语前聋患者SLC26A4携带率18.57%(143/770)高于耳聋高危人群(8.84%,32/362)( P<0.005);语前聋患者中GJB2和SLC26A4纯和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发生率为24.16%(186/770),耳聋高危人群中未发现纯和突变和复合杂合突变;耳聋高危人群mtDNA 12SrRNA的携带率3.87%(14/362)明显高于语前聋患者(0.91%,7/770)(P<0.005)。耳聋高危人群中发现 GJB3基因突变携带者2例(0.55%,2/362)。结论SLC26A4、GJB2纯合及复合杂合基因突变携带是导致大连地区1-30岁持残疾证的语前聋患者发病的主要致聋基因。 刘璟 牟书瑜 付敏 刘琳 崔玲 赵黎阳 柏桦 孙秀珍 别旭关键词: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