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玉

作品数:15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小麦
  • 5篇小麦品种
  • 4篇性状
  • 4篇熟性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 4篇农艺性状
  • 4篇花粉
  • 3篇诱变
  • 3篇育种
  • 3篇早熟
  • 3篇早熟性
  • 3篇突变体
  • 3篇小麦花粉
  • 3篇辐照
  • 2篇冬小麦
  • 2篇遗传力
  • 2篇杂种
  • 1篇电泳
  • 1篇冬小麦育种

机构

  • 15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5篇刘树玉
  • 15篇李新华
  • 13篇王文美
  • 8篇侯广云
  • 3篇孙桂芝
  • 2篇徐相波
  • 2篇孙永堂
  • 2篇高国强
  • 1篇代群

传媒

  • 6篇核农学通报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核农学报
  • 1篇麦类作物

年份

  • 2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辐射育成鲁麦20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对突变品种鲁麦20早熟、矮秆、红壳等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1)其早热性是由2~3对显性优势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早熟×晚热组合的早熟性狭义遗传力较高,为45.70%~71.11%;(2)株高及穗部农艺性状中以株高狭义遗传力最大,平均78.12%,且其矮秆性状是受2~3对以上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3)红壳作为鲁麦20的一个标志性状,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因此,以鲁麦20为亲本,与综合性状好的高秆或晚熟品种杂交,通过早期定向选择,对改良品种的株高或熟性会很有效,且对穗部性状影响不太大。鲁麦20作为矮早源在育种中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树玉王文美李新华井立玲侯广云
关键词:小麦矮秆早熟性壳色
小麦品种及突变体杂种F_2代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对小麦品种及突变体15个杂种F_2代7个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预期遗传进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的遗传力最大,其次为主穗粒数和抽穗期,主穗小穗数和穗长次之,单株穗数和主穗粒重的遗传力最小。预期遗传进度则以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最大,主穗粒重、抽穗期和株高居中,主穗小穗数和穗长的遗传进度最小。以上说明:对遗传力低的性状进行选择的可靠性较差,但选择效率不一定低。在品种与突变体的杂交后代中,对早熟突变性状进行选择的可靠性和选择效果均较好。
侯广云王文美井立玲李新华刘树玉
关键词:小麦突变体农艺性状遗传力
小麦品种早熟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1997年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的种类和水平有差异,茎尖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高峰标志着春化完成;(3)小麦早熟性遗传为部分显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抽穗期的主基因;(4)小麦早熟性决定于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短,但主要是在二棱前期和后期.早熟高产育种应在最小营养生长期短及分蘖性强以保证穗数的基础上,力抓抽穗早或灌浆速度快这两条途径,以达到产量三因素乘积最大.
刘树玉李新华王文美井立玲
关键词:小麦早熟性育种
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干种子对 M_1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6
1996年
通过"940703"卫星搭载进行近地空间处理小麦千种子,可使 M_2幼苗叶片数减少,苗高降低,田间的出苗率和成株率有所下降,而对根部的生长表现出刺激作用;与300Gy^(60)Coγ射线处理相比,其 M_1损伤效应显著降低,采用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也得到充分证实。但近地空间处理在 M_1便有较多的机率产生符合育种目标的一些有益的性状变异,如矮秆、长穗等,频率可达2.22%~11.11%。
刘树玉李新华井立玲王文美孙桂芝高国强代群
关键词:小麦生物学效应种子
辐照小麦花粉对当代籽粒发育及幼胚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5,10,20,30 Gy^(60)Coγ射线处理4个小麦品种(品系)的成熟花粉,研究对杂交当代籽粒发育及幼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20 Gy 剂量处理小麦花粉较为适宜,辐照剂量过大则使籽粒发育不充分,诱导不出愈伤组织。
李新华刘树玉井立玲孙桂芝王文美
关键词:辐照花粉幼胚愈伤组织小麦
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为母本,分别用5、10、20和30Gy60Co-r射线辐照处理4个小麦品种(系)的成熟花粉进行杂交授粉。通过对杂种后代的调查观察,以10Gy剂量辐照处理小麦的成熟花粉诱变效果好,在M2代突变性状中有株高、穗长、熟期、颖壳颜色、芒性等性状变异。已育成3个小麦品种的实践证明,辐射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育种效率高,周期短。本文提出了辐照小麦花粉与有性杂交技术相结合的复合育种技术路线。
李新华孙永堂井立玲侯广云徐相波刘树玉
关键词:太谷核不育小麦辐照花粉有性杂交小麦
鲁麦20号的生育特点与栽培技术被引量:3
1993年
鲁麦20号系用CO_2激光与快中子复合处理“70-4-92-1”小麦干种子,经连年选育在育成三个各具特色的姊妹系(321B、321C及321E)基础上,又经钴^(6y)γ射线辐照321E花粉诱变选育而成的一个特早熟矮秆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为883004、鲁原早)。于1992年8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组审定定名。一、特征特性 (1)鲁麦20号属春化反应迟钝型,具有弱冬性和春性品种的双重特点,可秋播及春播。(2)晚播早熟、生育期短。
王文美井立玲李新华刘树玉侯广云
关键词:小麦栽培
小麦品种及突变体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被引量:1
1994年
以小麦不同品种和突变体为材料,组配成5×3NCⅡ交配设计,对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F_1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除抽穗期在F_1代以负向优势为主外,其余7个性状均以正向优势为主,且以正向超亲最为普遍。鲁麦12号作亲本,在改善穗部性状(主穗小穗数、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和提高千粒重方面有较大利用价值。原丰5号和原丰6号两个突变体可用于矮秆育种。鲁麦20号和8830831两个突变体时提早熟期表现突出。在提高主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及降低株高方面,分别以鲁麦8号×鲁麦20号、鲁麦12号×8830831和鲁麦8号×济核早03组合为最佳。
侯广云王文美井立玲刘树玉李新华
关键词:小麦突变体农艺性状配合力
^(60)Co-γ射线辐照冬小麦花粉、子房及合子辐射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60)Co-γ射线辐照冬小麦花粉、子房及合子突变频率高(17.6~77.8%),M_1代既表现损防效应,又产生广泛变异,并能遗传,M_2代一般不产生大突变,只在个别性状上出现微小变异,M_3代可出现60%以上的性状趋于稳定的株系,从而大大简化了育种程序。细胞学观察表明,辐照单细胞的各处理,M_1、M2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畸变率的高低与田间性状突变率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文美李新华井立玲刘树玉
关键词:小麦花粉子房合子
诱变育种在山东省选育农作物新品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4年
山东省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起始于1960年,首先应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进入80年代以来,诱变与杂交、杂种优势利用以及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诱变效率,先后育成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为山东省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李新华王文美刘树玉井立玲
关键词:作物诱变育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