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
-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评价芪参益气滴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86例,年龄46~79(平均68.3±13.6)岁,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95例,对照组91例。入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接受标准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3次/d,疗程12周。主要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EF)、血浆NT-proBNP检测及6 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径减小、LVEF增加,6 min步行距离增加,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达到统计学差异(P <0.01或P <0.05)。结论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后,CHF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标及活动耐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 郑立文刘晨段英春姜丽艳林琳李博睿
- 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 320排CT冠脉成像评估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320排CT冠脉成像(CTA)在评价冠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且因胸闷、胸痛等原因来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患者623例,均行320排CTA,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冠脉病变特征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脉CTA正常者162例(26.0%);冠脉CTA显示有粥样斑块以及不同程度狭窄者461例(74.0%),斑块特征分析中显示稳定斑块者为284例(61.6%),不稳定斑块者为177例(38.4%)。分析不稳定斑块与危险因素的关系,与稳定斑块组相比,不稳定斑块组中糖尿病(DM)患者及Hcy、hs-CRP、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增多(P<0.01或P<0.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变量中Hcy、hs-CRP以及DM的Wald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A能够客观准确评价冠脉病变特征,DM患者及Hcy、hs-CRP、血尿酸升高者易发生冠脉不稳定斑块,Hcy、hs-CRP以及DM是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郑立文刘晨
- 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T-proBNP的影响
-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经临床及心脏彩超确诊的1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NT-proBNP。...
- 郑立文刘晨
- 关键词:心功能芪苈强心胶囊心力衰竭
- 文献传递
- 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90位点T/C多态性与2型糖尿发病、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4名2型糖尿病患者、8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108名健康中老年人的空腹肘静脉血样本,分离白细胞并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β3-AR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90位点T/C多态性,比较三组各自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β3-AR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90位点T/T、T/C和C/C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68.92%、17.57%、13.51%,在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分别为82.93%、13.41%、3.66%,在正常中老年人组中分别为84.26%、12.96%、2.78%。2型糖尿病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正常中老年人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中老年人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β3-AR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90位点的T/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β3-AR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90位点的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β3-AR基因第一外显子第190位点的T/T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保护性基因。
- 刘永生韩洪波郑立文文应峰刘晨
- 关键词:基因遗传多态性
- 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NT—proBNP的影响
- 2014年
-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4例,年龄61~82岁,平均(69.2±9.8)岁,全部病例符合2007年制订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的标准。
- 郑立文刘晨
- 关键词:PROBNP慢性心衰患者芪苈强心胶囊心功能NT
- 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T-proBNP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已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几年来心衰(HF)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学治疗模式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的联合应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等措施使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HF反复加重及长期治疗的问题。本文针对老年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观察其临床疗效及NT—proBNP、心功能等改善情况。
- 郑立文刘晨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NT-PROBNP
- 坎地沙坦西酯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西酯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在原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西酯8 mg qd,共8周。对照组30例,为健康正常人。两组病例于试验前和试验后8周测定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血浆NO浓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01);治疗后ET及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收缩压下降(19.43±9.01)mmHg,舒张压下降(9.36±3.1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西酯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ET水平,升高NO水平,提示其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 郑立文王志刘晨文应峰王丽华
- 关键词:坎地沙坦西酯血浆内皮素血浆一氧化氮高血压
- 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36例被引量:3
- 2012年
-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极凶险、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剧烈胸痛并向腰背、腹部放散常为首发症状,但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存而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本文主要分析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患者AAD的特点及治疗体会。
- 郑立文刘晨文应峰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老年
- 军事飞行员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或拟诊冠心病的军事飞行员76例(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基线条件相当的普通人群男患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320排CT冠脉成像(CTA)及血浆Hcy测定。两组分别根据冠状动脉CTA结果分为正常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后者又分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两个亚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对照组冠脉CTA正常者35例(43.8%),CTA显示稳定斑块者25例(31.3%),不稳定斑块者20例(25.0%)。观察组冠脉CTA正常者33例(43.4%),CTA显示稳定斑块者为22例(28.9%),不稳定斑块者为21例(27.6%)。两组中具有冠脉粥样硬化者血浆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者(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冠脉正常组(P<0.05)。在冠脉不稳定斑块者中,飞行员Hcy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5)。结论:飞行员血浆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且高于普通人群。
- 侯志宏郑立文侯巍蔡凤龙衣雁郑伟刘晨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飞行员
-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老年非ST抬高心肌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及安全性。方法:92例未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N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负荷量0.4 g.kg-1.min-1,30 min后以0.1 g.kg-1.min-1维持,持续24~48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30 d 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48 h和30 d,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2.12%对15.52%,10.63%对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仅见牙龈出血及皮肤出血点(分别为8例和6例)。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地减少老年NSTEMI患者MACE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郑立文于明刘晨
-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老年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