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燕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新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阐释
  • 1篇叙事
  • 1篇叙事建构
  • 1篇移民美国
  • 1篇犹太
  • 1篇人文主义思想
  • 1篇身份
  • 1篇时报
  • 1篇视觉
  • 1篇视觉认知
  • 1篇双重叙事
  • 1篇纽约时报
  • 1篇欧茨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
  • 1篇理学
  • 1篇美国作家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刘晓燕
  • 1篇江宁康

传媒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武陵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犹太移民美国民族身份的双重叙事建构被引量:1
2017年
双重叙事包含了犹太移民获得美国民族身份的叙事基础和叙事可能。正如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掘墓人的女儿》中不仅展示了犹太移民为获得美国民族身份建构双重叙事的深层叙事机制和伦理成因,而且揭示了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既不意味着失去自我的曲意迎合,也不意味着固守原有叙事的自我封闭,而是来自于双重叙事的微妙平衡。
刘晓燕
关键词:民族身份双重叙事
《鲁克丽丝受辱记》的认知心理学阐释
2014年
莎士比亚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卓尔不凡的艺术想象力,更在于他观察社会文化现象的独特视角。叙事诗《鲁克丽丝受辱记》将人物的视觉思维作为切入点来表现当时社会文化思维模式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禁锢,具有丰富的认知心理学阐释空间。在当时语境下,视觉至上的心理模式蒙蔽了世人的双眼,对于事实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眼见为实;视觉与身份建构,特别是女性的身份认同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以《鲁克丽丝受辱记》人物的视觉认知来阐释其所承载的文化心理,可以深入认知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刘晓燕江宁康
关键词:视觉认知文化心理人文主义思想
认知小说的又一佳作——评欧茨新作《父爱》被引量:1
2014年
七十五岁的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d Oates,1938一)不仅是一位多产作家,而且是一位读心者(Mind—Reader)。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欧茨以每年一部新作的速度发表了近五十部长篇小说,以及多部短篇小说集、诗集等。然而惊人的写作速度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她获得了除诺贝尔文学奖以外的几乎所有文学奖项,与此同时,她的每部小说都常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榜首。
刘晓燕
关键词:《父爱》欧茨佳作《纽约时报》美国作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