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预测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终点并发DVT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D-二聚体(D-dimer,D-D)预测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终点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至2013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60例(患者组),再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利伐沙班组(各30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TEG检测采用美国Hemoscope公司TEG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结果低分子肝素组与利伐沙班组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各指标检测结果仅术后抗凝治疗前D.D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肝素组不同时间点TEG的R、K、Alpha、CI及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伐沙班组不同时间点TEG的Alpha、MA、CI及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凝治疗终点发生肌间静脉血栓为7例,腘静脉血栓为1例。DVT组TEG的Alpha、MA、C1以及D.D检测结果高于非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测抗凝治疗终点发生DVT临床诊断价值较好的指标依次为TEG的CI、MA、Alpha及D—D,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733、0.707和0.644;敏感度分别为75%、75%、62.5%及62.5%;特异性分别为80.8%、76.9%、78.8%及71.1%;阳性预测值分另0为37.5%、33.3%、31.3%及25.0%;阴性预测值分另U为95.4%、95.2%、93.2%及93.1%。MA=68.35mm为预测抗凝治疗终点DVT发生的最佳临床诊断临界点。结论TEG的CI、MA、Alpha在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终点预测DVT发生的准确性高于D—D,其联合检测将提高排除DVT的诊断准确性。
- 杨军董宝军张福江肖瑜刘文彬王毅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弹力描记术ROC曲线
-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粘连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局部关节腔内注射预防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75例(175膝)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男80例,女95例,平均年龄(64±4)岁,平均病程(24±14)个月。TXA干预组82例患者术中关闭创口前采用0.03μmlTXA生理盐水溶液50ml关节囊内注射干预治疗,对照组93例患者采用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关节囊注射。分别于术后3、7d、1、6个月、1年对患者的术侧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测定比较。所得结果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所有病例TKA手术顺利完成,研究随访过程中未见感染、脂肪液化、坏死等并发症,无假体不良反应。两组病例患膝术前挛缩角度、最大屈曲角度、活动范围、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随访过程中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M比较方面,术后3d[TXA组(99.7±12.1)°,对照组(98.2±10.1)°]和7d[TXA组(103.4±11.2)°,对照组(101.5±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TXA组(126.1±13.5)°,对照组(111.3±13.4)°]、6个月[TXA组(128.5±11.3)°,对照组(112.9±10.2)°],1年[TXA组(129.9±10.1)°,对照组(114.1±9.8)°],TXA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HSS评分方面,术后1个月[TXA组(67.32±10.35)分,对照组(58.49±11.91)分]、6个月[TXA组(71.44±14.19)分,对照组(62.18±12.28)分]和1年[TXA组(72.31±15.32)分,对照组(64.44±13.37)分],TXA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TXA的关节腔局部应用能
- 冯贵喜刘军张福江刘文彬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置换术膝关节氨甲环酸
- 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局部关节腔内注射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因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80例(380膝)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74例,女206例;年龄59-72岁,平均(63±4)岁。120例于术中紧密缝合关节囊后局部注射质量浓度30g/L的氨甲环酸生理盐水溶液50ml(1.5g氨甲环酸组),136例局部注射质量浓度10g/L的氨甲环酸生理盐水溶液50ml(0.5g氨甲环酸组),124例未应用氨甲环酸(无药物干预组)。于术后第1-3天连续测量患侧肢体周径,于术中和术后第1天测量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监测三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输血情况。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未出现感染、坏死、脂肪液化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无腹泻、恶心及呕吐等氨甲环酸不良反应。三组病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方式、术后引流量、术中总失血量及术侧肢体周径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率:1.5g氨甲环酸组7.5%,0.5g氨甲环酸组13.2%,无药物干预组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氨甲环酸用药组较无药物干预组降低,1.5g氨甲环酸组较0.5g氨甲环酸组更低(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1.5g氨甲环酸组(693.29±377.91)ml,0.5g氨甲环酸组(835.41±481.97)ml,无药物干预组(1032.75±322.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氨甲环酸用药组较无药物干预组减小,1.5g氨甲环酸组较0.5g氨甲环酸组更小(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能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量,降低输血率,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作用成浓度依赖关系,1.5g氨甲环酸较0.5g氨甲环酸更有效。
- 冯贵喜刘军张福江刘文彬
- 关键词:氨甲环酸手术后出血
-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2年
- 背景: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严重影响股骨近端受力平衡,容易发生骨吸收,导致假体松动和下沉。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一种优良而又全新的全髋人工关节,目前报道尚少。目的:评价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及X线片影像结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50例61髋行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均选用保留股骨颈人工关节柄(CFP)和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TOP),使用专用模板,行垂直股骨颈截骨,自转子间窝向上保留股骨颈0.5~1cm。选择合适的外杯,55°外翻角装入。聚乙烯内杯设计保持外翻45°。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X线片评估包括假体位置、松动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52个月,平均46.35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5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91.22分。1例初次置换时出现穿通骨折;1例出现轻度异位骨化;无假体松动及下沉。结论: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保留了大量骨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一种良好选择。
- 张福江肖瑜刘亚斌刘文彬高志国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保留股骨颈
- 血栓弹力图在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动态监测作用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 TEG)动态检测,探讨TEG在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监测作用。方法选择天津市天津医院2011年至2013年行膝关节置换术( TKA)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50~74岁。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5~75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 LMWH)组,利伐沙班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剂量抗凝治疗,两组患者其余治疗均同常规治疗。 TEG( R值、K值、Angle值、MA值、CI值)检测采用美国Haemoscope公司的TEG@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应用美国GE LOGIQ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诊断有无DVT形成。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采用ROC曲线,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PPV)、阴性预测值( NPV)评估TEG各参数对DVT的诊断价值。结果抗凝治疗终点利伐沙班组 TEG 的 Angle 值、 MA 值、 CI 值异常检出率(36.7%,46.7%,36.7%)均高于 LMWH 组(10.0%,20.0%,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63,P=0.015;χ2=4.800,P=0.028;χ2=4.356,P=0.037)。预测抗凝治疗终点发生DVT的临床诊断价值,CI、MA和Angle敏感度分别为75.0%、75.0%、62.5%,特异度分别为80.8%、76.9%、78.8%。以MA为68.35 mm作为抗凝治疗终点预测DVT发生的临床最佳诊断临界点。结论 TEG的R值可判断抗凝药物抗凝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333-336)
- 杨军王毅张福江肖俞刘文彬董宝军
- 关键词:血栓弹力描记术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