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
- 作品数:24 被引量:34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华南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早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时间变异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典型华南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早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田间原位测定,探讨早稻田两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有植株参与稻田在水稻生长季节中CH4排放昼夜变化表现为双峰模态,收割后为三峰模态,CH4排放昼夜变化幅度比无植株参与稻田大。在测定期内有植株参与稻田CH4昼夜平均排放通量大小依次为:成熟期(1.96±0.33)>孕穗期(0.13±0.01)>收割后(-0.01±0.02)(mg.m-2.h-1)。有植株参与稻田在孕穗期CH4昼夜平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无植株参与稻田(P<0.01)。在测定期内有、无植株参与稻田CH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85±0.28、0.14±0.09 mg.m-2.h-1。有、无植株参与稻田N2O昼夜平均排放通量没有显著差异。在测定期内有、无植株参与稻田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18.07±50.97、15.65±21.56μg.m-2.h-1。CH4和N2O的排放无论是昼夜变化还是季节变化都与温度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其排放受稻田水分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水稻作物对CH4排放影响较大,对N2O排放影响不明显。
- 刘惠赵平林永标饶兴权王跃思
- 关键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CH4N2O
- 三种乡土树种在二种林分改造模式下的生理生态比较被引量:33
- 2005年
- 在丘陵荒山先锋树种马占相思林的林窗和均匀间伐 5 0 % (简称林冠层下 )的 2种林分改造模式下 ,研究了降真香、红椎和火力楠 3种乡土树种生长初期的生理生态。结果表明 ,不管是在冬季或夏季 ,林窗中比林冠层下有更高的光合有效辐射 (PAR)和相对湿度 (RH) ,并且有较低的气温 (Tair) ,林窗与林内最主要的差异是PAR的变化。生长在林窗里的植株比林冠层下的叶片小而厚 ,叶片单位面积干重增加 ,林窗里的植株叶片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冬天 ,降真香和红椎在林窗里和林冠层下的净光合速率 (Pn)日变化曲线都为单峰型 ,而火力楠在林窗下为双峰型 ,林冠层下为单峰型。 3种树种在林窗里和林冠层下植株的蒸腾速率 (Tr)有较相似的日进程 ,都为单峰型。 2种林分改造模式下 3种树种叶片气孔导度 (Gs)的日变化也较相似 ,与PAR的变化趋势相似 ,而与RH变化呈相反趋势。冬季 ,降真香和红椎在林窗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比林冠层下稍高 ,而火力楠在林冠层下则比林窗高 ,但它们都无显著差异。夏天 ,3种树种在林窗和林冠层下的Pn与冬天有相似的结果。夏季红椎和降真香在林窗的Tr比林冠层下高 ,而火力楠在林冠层下的Tr比林窗高。Gs的变化趋势也与PAR相似 ,与RH变化趋势相反。夏季 ,降真香和火力楠的WUE在林窗比林冠层下高 ,但红椎?
- 蔡锡安彭少麟赵平刘惠饶兴权
-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林窗林分改造
- 《园林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2
- 2010年
- 根据园林艺术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 刘惠
- 关键词:园林艺术教学改革
- 非生物学专业植物分类检索表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结合非生物学专业植物分类检索表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从实验预习、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考核等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 刘惠唐晓春贺株莉
- 关键词:教改
- 4种植物气孔对水汽压亏缺敏感度的种间差异被引量:17
- 2007年
- 利用CO2交换测定系统和树干液流测定法分别测定了植物的气孔导度(gs)和冠层平均气孔导度(Gs),估测热带亚热带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usa)、荷木(Schima superba)、九节(Psychotria ruba)、罗伞(Ardisia quinquegone)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在水汽压亏缺为1 kPa下gs响应叶表面水汽压亏缺(Ds)或Gs响应叶边界层外水汽压亏缺(D)的敏感度与gs或Gs大小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及文献引用的相关数据显示,植物气孔对Ds敏感度(dgs/dlnDs)的种间差异较大,与参比气孔导度(gsref)相关(r2=0.88),冠层平均气孔导度(Gs)的相应关系则为r2=0.86。在Ds或D=1 kPa下具有高gs或Gs的植物,其gs对Ds或Gs对D的敏感度较高。耐旱阳生植物桃金娘和荷木在D=1 kPa时有高的gs或Gs,对水汽压亏缺的敏感度较高,而适于遮荫的树种罗伞则有低的gs,对D的敏感度较低。基于液流密度(Js)计算的马占相思Gs对D表现出密切的关系(r2=0.94),当D=1 kPa时,Gs对D的敏感度-m为72.1 mmol.m-1.s-1.ln(kPa)-1,表明马占相思在低D下有较高的Gs。马占相思的Gs与液流密度关系为r2=0.45,Gs对D的敏感度与荷木相近,是适于华南丘陵坡地生长的耐旱外来树种。
- 赵平刘惠孙谷畴
- 关键词:敏感度
- 华南丘陵区针叶林和果园地表CH4通量的日变化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针叶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果园: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地表CH4通量日变化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针叶林和果园土壤总体来说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地表CH4通量日变化波动较大,规律不明显。吸收较强的月份为10-11月,较弱的月份为6-9月。针叶林地表CH4吸收通量日平均值变化幅度为-0.093-0.066mg·m^-2·h-1,果园为-0.098-0.146mg·m^-2·h^-1。地温和气温对地表CH4通量无明显影响。降雨对地表CH4通量有较大的影响,早季(10-3月)地表CH4吸收通量大于雨季(4-9月)。凋落物和植被类型对CH4通量没有明显影响。
- 刘惠赵平
- 关键词:CH4通量凋落物日变化
- 华南丘陵区针叶林和果园地表N2O通量的日变化被引量:5
- 2008年
-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针叶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果园: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地表N2O通量日变化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针叶林和果园土壤总体来说为大气N2O的源。地表N2O通量日变化规律不明显,日变化中最大通量和最小通量出现的时间也没有明显的规律。针对林地表N2O通量日平均值变化幅度为0.02-0.12mg·m^-2·h-1,果园为0.03-0.37mg·m^-2·h-1,最大值一般出现在6-8月。地温和气温对地表N2O通量日变化无明显影响。降雨对地表N2O通量有较大的影响,雨季(4-9月)地表N2O通量大于旱季(10-3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N2O通量有较大影响,果园地表N2O通量较针叶林大。没有发现凋落物对地表N2O通量有明显影响。
- 刘惠赵平
- 关键词:N2O通量凋落物日变化
- 以广东省博文学校为例谈中小学校园生态规划被引量:1
- 2008年
- 对中小学校园生态规划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小学校园进行生态规划的必要性,通过对广东省博文学校校园规划的研究,体现了合理功能分区、因地制宜、生态造景的原则,对我国中小学校生态校园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 刘惠温泽志
-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生态规划生态功能分区
- 广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 2013年
- 为探讨适合广州市的道路绿化方式,使广州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呈现出现代、生态、美观的新景象,调查分析了广州市典型主干道解放路中路、中山五路及次干道大德路、起义路与商业街北京路的道路植物景观,针对这些主、次干道及商业街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 方群生刘惠梁琳林泽群余家敏陈海燕
-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景观
- 华南丘陵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晚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被引量:16
- 2006年
-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进行田间原位测定。结果表明,有植株参与的稻田CH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与地下5cm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稻田CH4和N2O季节平均排放通量在有植株参与时分别为1.16±0.38mgm-2h-1和42.33±20.00μgm-2h-1,而无植株参与的分别为0.15±0.11mgm-2h-1和51.69±15.87μgm-2h-1。水稻种植对CH4的排放影响较大,对N2O的排放影响较小,有植株参与的稻田CH4平均排放量显著高于无植株参与的稻田,N2O的平均排放量无显著差异。
- 刘惠赵平林永标饶兴权
- 关键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稻田CH4N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