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猛
- 作品数:36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肺腺癌2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早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8例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8. 6±11. 3)岁,体检发现肺部结节等为主要表现。CT平扫可见毛玻璃密度结节。肺内结节0. 25~2. 0 cm,中位数0. 95 cm。切面淡棕色或灰红色,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境界尚清。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沿原有肺泡壁生长,少数靴钉样向肺泡腔内突起,细胞轻~中度异型,细胞核中等大小,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未见肺间质浸润或单个浸润灶,最大浸润范围≤5 mm。28例均表达CK7、TTF-1、Napsin A;均行手术切除术,单纯楔形切除21例,肺段切除5例,肺叶切除2例。随访24~84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早期肺腺癌是浸润性腺癌发展中重要的起始点,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石丹刘庆猛邹亮
- 关键词:肺肿瘤CT
- 肺乳头状腺瘤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肺乳头状腺瘤是肺部罕见的良性肿瘤,该文报道1例。患者女,56岁。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由具有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构成,细胞大小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可见核仁,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细胞角蛋白(CK)7、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Napsin A,不表达CK20、CK5/6、p63、p40和p53,Ki-67阳性指数很低。肺乳头状腺瘤的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其形态学特点极易误诊,需与肺乳头状腺癌及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等肿瘤鉴别,临床予局部手术切除治疗。
- 石丹刘庆猛陈丽阳杨帆
- 关键词:乳头状腺瘤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肿瘤鉴别CK20P63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CT影像与免疫组化特点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CT影像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CT影像和病理学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例(54.5%)、腹部隐痛不适2例(18.2%)、体检发现3...
- 徐宏伟刘庆猛朱秀益何平生邱勇钢徐林刚
-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
- 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84例GIST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17和DOG-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为正常对照。结果 GIST按形态学特征主要分为梭形细胞型(58例)、上皮样型(10例)和混合型(16例),上述形态学类型中CD117和DOG-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生物学行为分为极低(15例)、低度(40例)、中等(18例)和高度(11例)危险程度。CD117和DOG-1在极低和低度危险程度GIST中表达率分别为94.5%和92.7%,在中度和高度危险程度GIST中CD117和DOG-1表达率分别为96.6%和100.0%。在所有84例中联合检测DOG-1和CD117的表达率均为100.0%。肿瘤旁平滑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均不表达CD117和DOG-1。DOG-1和CD117的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部位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胃肠道原发性软组织肿瘤,梭形和(或)上皮样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检测CD117和DOG-1可作为GIST辅助诊断的一线标志物。
- 陈东刘庆猛谭卫峰
-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免疫表型分型
- CK8、CK19和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CK8、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法对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进行标志。结果 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K8、CK19和TPO阳性率分别为97.0%、94.4%、9.0%;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49.2%、26.2%、88.5%。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K8、CK19和TPO单项检测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0%、50.8%、87.4%;94.4%、73.8%、90.1%和90.9%、88.5%、90.5%;阳性预测值(+PV)分别为88.3%、93.2%、96.8%;阴性预测值(-PV)分别为77.5%、77.6%、72.0%;Youden指数分别为0.478、0.682、0.794。序列试验显示,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83.2%、98.5%和0.817。结论 CK8、CK19和TPO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的重要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更好,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刘庆猛何平生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乳腺EP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结果,同时收集患者的随访信息。结果16例乳腺EPC患者中女15例,男1例;年龄41~81岁,中位年龄62岁;肿瘤最长径0.3~4.5cm。肉眼观呈囊实性。镜下可见肿瘤细胞由纤维囊壁包裹,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清楚。囊内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送检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显示囊周及囊内乳头状成分肌上皮完全缺失。除1例病例ER强阳性且PR阴性外,其余病例ER和PR均呈强阳性表达。HER2阴性5例,HER2(+)7例,HER2(++)4例。其中HER2(++)的病例经FISH确认为HER2阴性。12例随访患者中有5例接受了内分泌治疗,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结论EPC好发于老年女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浸润性癌,囊壁缺乏肌上皮,预后良好。
- 陈丽阳刘庆猛杨帆
- 关键词:乳腺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 快速微波组织处理技术在临床部分标本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众所周知,病理诊断报告的及时性对临床医师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病理组织处理方法由于标本固定、脱水等组织处理程序耗时较长,导致病理诊断报告往往需要等待3~5d,如需加做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检测辅助诊断,则至少需要等待7 d,甚至更长时间。临床医师由于未取得病理诊断报告,无法及时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延误病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
- 高娟娟谭卫峰沈美灵谭倩倩刘庆猛
- 关键词:微波
-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及再发转移的治疗和预后文献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GIST肝转移及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对2例GIST肝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GIST肝转移病例中,1例原发灶来自小肠,13年后发生肝转移,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400mg/d治疗,1个半月后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放弃。1年10个月后再次复发,出现肝脏、肾脏、腹膜及膈肌广泛转移,术后再次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并坚持服用至今达8个月。另1例原发于大网膜,原发肿瘤切除后2.5年发生肝转移,术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治疗,坚持服用至今达15个月。2例自发生肝转移随访至今分别为2.5年和1.5年,无再次复发和转移,均存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发生肝转移或再发转移经手术切除病灶,再给予格列卫,可延长生存期,获得较好疗效。
- 刘庆猛孙凤平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肿瘤转移化疗
- Skp2、p27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Skp2、p27和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制作80例乳腺癌肿瘤组织芯片,其中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42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特殊类型浸润性癌14例(黏液癌7例,小管癌4例,实性乳头状癌3例),导管原位癌8例,小叶原位癌4例。腋窝淋巴结阳性43例,阴性37例。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中Skp2、p27和Ki-67的表达。结果 80例乳腺癌中Skp2、p27的阳性率分别为46.3%、45.0%,Ki-67指数高表达率56.3%(45/80)。p27与Skp2同时阳性表达7例,p27阴性者中Skp2阳性30例(P<0.01)。37例Skp2阳性者中Ki-67高表达29例,43例Skp2阴性者中Ki-67仅16例高表达(P<0.01)。36例p27阳性者中Ki-67高表达仅7例,44例p27阴性者中Ki-67高表达38例(P<0.01)。结论 Skp2高表达、p27失表达和Ki-67指数增高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乳腺癌组织中Skp2的表达与p27呈负相关,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27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
- 刘庆猛李美平吴满武石丹谭卫峰
- 关键词:乳腺癌SKP2P27KI-67组织芯片
- 19例颌面部脂肪瘤临床分析与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颌面部脂肪瘤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诊断为颌面部脂肪瘤的病例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病年龄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其次为60岁以下的成年人,极少发生于未成年人;发病性别无明显差别;发病的组织层次以皮下和黏膜下层最多,其次为涎腺内、黏膜表面和肌肉内,颌骨和深部间隙极少;临床表现均无明显特异性临床症状,以偶然发现为主,术前多数可以行彩超、CT等检查确诊,最终确诊均靠病理;肿瘤大小不一,一般有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包膜,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容易分离,能够完整切除,且无复发。结论彩超、CT和MRI检查可以初步明确颌面部脂肪瘤的术前诊断,确诊靠术后病理。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较彻底且不易复发。
- 吴可明胡小琴郑侠波刘庆猛
- 关键词:颌面部脂肪瘤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