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孝宏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疗效
  • 2篇红细胞生成
  • 2篇红细胞生成素
  • 2篇促红细胞生成...
  • 1篇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量
  • 1篇低分子量肝素
  • 1篇低分子量肝素...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液透析滤过

机构

  • 4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济南市第一人...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刘子栋
  • 5篇刘孝宏
  • 3篇靖永胜
  • 3篇王小平
  • 2篇刘雪梅
  • 2篇周振安
  • 1篇孟彦
  • 1篇李苏
  • 1篇朱斌
  • 1篇朱彬
  • 1篇王璞
  • 1篇任万军
  • 1篇李甦
  • 1篇沈文津
  • 1篇王丽
  • 1篇王丽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HLA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的作用
2004年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检测作为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新方法,对筛选肾移植高危患者,预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甦孟彦周振安刘孝宏朱彬刘子栋沈文津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群体反应性抗体肾移植
静脉与口服补铁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了解静脉与口服补铁对接受小剂量促红素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血液透析(H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维持性HD患者伴缺铁患者33例,随机分A、B、C3组:A组,静脉注射糖酸铁(iron saccharate),每次100mg,每周2次,总量用至1000mg;B组,口服福乃得,每日525mg,疗程12周;C组,不补铁剂。3组患者均每周皮下注射EPO(佳林毫)3000IU。治疗期间监测不同时间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及铁参数的变化,并观察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补铁12周后,A组Hb由78.0±9.0g/L升至99.4±10.5g/L(P<0.001),B组由78.5±12.4g/L升至88.8±11.4g/L(P<0.01),C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9.5±12.5g/L、78.2±10.6g/L,(P>0.05);A组与C组比较(P<0.001),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P均<0.05。在铁储备方面,A组的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由118.6±63.0μg/L升至330.9±112.4μg/L(P<0.001),B组由142.5±63.1μg/L降至117.0±50.7μg/L(P<0.05);C组由134.3±74.1μg/L降至110.1±71.4μg/L(P<0.01);12周时A组与B组或C组比较,P均<0.001,B组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补铁不仅是促进EPO疗效、快速纠正HD患者缺铁的非常安全、有效的措施,而且可以节省EPO用量;口服补铁与不补铁组相比也有一定疗效,但是起效慢,且不能纠正缺铁状态。
刘子栋刘雪梅靖永胜王小平刘孝宏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铁剂慢性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
国产低分子量肝素钠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1999年
我们对国产低分子量肝素钠(LMWH-Na)和普通肝素钠(SH-Na)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溶质清除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行维持血透(CHD)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6~65岁;透析...
王小平刘子栋靖永胜刘孝宏
关键词:血液透析肝素钠低分子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同透析方案患者预后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维持透析患者根据其透析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HD组79例,HDF组4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1、3、5年死亡率。并对其中65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通过调查表、化验检查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DF组在透析效率、营养状况、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方面均优于HD组(P<0.05)。结论 HD联合HDF治疗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王丽刘子栋周振安刘孝宏王璞任万军李苏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预后血液透析滤过营养死亡率
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南市中心医院友谊肾脏病/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共55例,其中长期接受EPO治疗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不接受EPO治疗及输血患者15例随机分为C、D组。A、C两组接受缬沙坦治疗;B、D两组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b、Hct、EPO水平的变化,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A、B、D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EP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组患者治疗后Hb、EPO浓度明显降低。A组缬沙坦平均用药剂量大的11例患者治疗后Hb下降。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内源性EPO的产生而加重贫血;小剂量缬沙坦一般不影响外源性EPO的疗效,而大剂量的缬沙坦对外源性EPO的疗效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刘雪梅刘子栋王丽刘孝宏靖永胜朱斌王小平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液透析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