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保财

作品数:102 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栽培
  • 14篇种子
  • 11篇太子参
  • 10篇山药
  • 9篇石仙桃
  • 9篇金花茶
  • 8篇育苗
  • 7篇植物
  • 6篇种质
  • 6篇快速繁殖
  • 5篇药材
  • 5篇快速育苗
  • 4篇栽培地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球茎
  • 4篇种质资源
  • 4篇壮苗
  • 4篇壮苗培养
  • 4篇外植体
  • 4篇无菌播种

机构

  • 96篇福建省农业科...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福建和平古镇...
  • 1篇宁夏泽艾堂生...

作者

  • 101篇刘保财
  • 94篇陈菁瑛
  • 89篇黄颖桢
  • 87篇赵云青
  • 61篇张武君
  • 5篇万学锋
  • 4篇耿明建
  • 4篇杨特武
  • 4篇朱端卫
  • 3篇苏海兰
  • 2篇张忠池
  • 2篇王俊
  • 2篇杨瑞玮
  • 1篇王俊
  • 1篇刘伟
  • 1篇李西文
  • 1篇周文兵
  • 1篇陈景耀
  • 1篇辛龙
  • 1篇林晓军

传媒

  • 19篇福建农业科技
  • 18篇福建农业学报
  • 4篇亚热带农业研...
  • 3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福建热作科技
  • 2篇中药材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草业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11篇2023
  • 5篇2022
  • 19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10篇2018
  • 14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8年
金花茶为广西壮族传统用药和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皂苷、茶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被开发成茶、饮料、日化用品和药物等。本文对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参考。
张武君赵云青刘保财黄颖桢陈菁瑛邹福贤
关键词:金花茶药理作用
金花茶组叶片生化成分评价及其最佳采收期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以上8种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生化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成分含量在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中存在差异,其中无名金花茶8种成分含量均较高,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次之;8年生1—12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叶片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并在10月含量达到最高;5年生不同种(S1~S14)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尖果)>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小果金花茶;8年生不同月份(S15~S26)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10月采>2月采>3月采>4月采>5月采>7月采>6月采>1月采>8月采>12月采>11月采>9月采,其中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及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花黄且大等表型的金花茶叶片与2—4月份和10月份采集的8年生金花茶叶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排序位列前10;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26份样品分为5类。综上所述,金花茶叶片的生化成分与金花茶植物种类和采收期有关,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的表现型的综合生化成分较高,初步确定防城金花茶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2—4月份和10月份,所建立的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生化成分评价提供依据。
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
关键词:金花茶组化学计量学采收期
细叶石仙桃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14年
为解决细叶石仙桃人工栽培种苗短缺问题,以细叶石仙桃蒴果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不同阶段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其种子可在MS+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发芽率可达70%以上;MS+50g·L-1土豆+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分化小苗,低浓度6-BA和NAA组合适合原球茎增殖与芽的分化;在1/2MS+0.5mg·L-1 NAA+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通过以上系列培养基的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
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陈菁瑛
关键词:种子无菌播种快速繁殖
血叶兰种子的组织培养与快速育苗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血叶兰种子组织培养快速育苗方法,步骤包括:1.选择培养材料;2.原始球茎的诱导培养;3.原始球茎的增殖培养;4.分化与壮苗培养。该发明其解决了血叶兰在自然状态下难萌发以及果实发育周期短导致种子成熟度不一致、...
陈菁瑛刘保财
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RT-PCR检测被引量:5
2016年
建立并应用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技术。采用RT-PCR技术,设计特定引物从太子参病株中的不同部位扩增特定片段,且进行序列分析和比对。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片段为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片段,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太子参中芜菁花叶病毒的检测方法,并且从太子参根、茎、叶和花中均检测到病毒目标序列。
黄颖桢陈菁瑛朱景花刘保财赵云青
关键词:太子参TUMVRT-PCR
药食同源多花黄精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研究
揭示储藏条件、打破休眠方法对多花黄精种子发芽的影响,筛选多花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从而为多花黄精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野生多花黄精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将多花黄精种子在不同环境下贮藏,应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打破其种子休...
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陈菁瑛
关键词:种子贮藏
两面针花粉活性与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进一步认识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花粉粒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粒活性,并应用"3414"试验设计对培养条件:蔗糖质量分数、硼酸(HBO3)质量浓度、氯化钙(Ca Cl2)质量浓度3个因素进行筛选,同时与碘-碘化钾(I2-KI)、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花粉活性的方法比较,建立测定花粉活性的适宜方法。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保存方法、保存时间对花粉粒活性影响。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大小、形态等特征。结果 I2-KI染色法、TTC法2种方法不适合两面针成熟花粉活性的测定。离体萌发法中最佳的组合为10%蔗糖+0.1 mg/m L硼酸+0.1 mg/m L氯化钙,测定萌发率可达66.67%。两面针花粉活性24 h内最高,4℃的低温条件下可保持约15 d,而冷冻和常温条件不太适合其保存。花粉粒形态为长椭球形,具有3个萌发沟,表面有网状纹饰。结论初步建立了两面针花粉粒活性测定方法、贮藏条件,为了解两面针花粉粒生理特性、品种选育及分类奠定基础。
刘保财黄颖桢赵云青陈菁瑛
关键词:两面针花粉粒活性
麻沙山药1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5年
介绍山药新品种麻沙山药1号的特征特性,从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总结其关键栽培技术。
陈菁瑛苏海兰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
关键词:山药栽培技术YAM
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种质培育和离体快繁研究
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Schmidt)属银莲花属(Anemone),以其干燥根茎入药,俗称地乌,具有祛风湿、助筋骨、消肿止痛等功效,开发意义巨大。在自然条件下林荫银莲花生长期短,生物量小,种...
刘保财
关键词:秋水仙素多倍体离体快繁植物生长调节剂
金花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被引量:15
2020年
为探究金花茶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耐寒性,本研究以2 a生金花茶幼苗为材料,进行6^-9℃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了细胞伤害率(CIR)、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束缚水(BW)/自由水(FW)、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等指标,并进行了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抗寒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12 h的低温LT50为-6.62^-3.94℃,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着温度的降低,CIR、SS含量及POD、CAT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BW/FW、MDA、Pro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CIR含量呈上升趋势,3^-9℃的SOD活性、0^-9℃的POD活性、-6^-9℃的BW/FW比值呈下降趋势,6^-6℃的SS含量变化较小,-9℃的SS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CIR可作为耐寒性鉴定的主要指标,BW、SS、SOD、POD、CAT可作为辅助指标。本研究结果为金花茶引种区域和耐寒性鉴定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武君刘保财赵云青黄颖桢陈菁瑛
关键词:金花茶低温胁迫生理特性耐寒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