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军
- 作品数:101 被引量:233H指数:7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菜豆品种资源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22年
- 盐碱胁迫是制约菜豆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对耐碱菜豆品种选育及促进盐碱地菜豆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5个菜豆品种为试验材料,以60 mmol·L^(-1) NaHCO_(3)溶液模拟碱胁迫对菜豆幼苗进行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丙二醛含量、株高、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等共10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菜豆幼苗期耐碱性鉴定指标,使用模糊隶属函数及聚类分析对菜豆苗期的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碱胁迫明显抑制菜豆幼苗生长,根长、地上部干/鲜质量、地下部干/鲜质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8个指标可作为快速鉴定菜豆幼苗期耐碱性的主要指标。通过对综合评价值(D值)排序及聚类分析,将35个品种分为耐碱性不同的5类,粉冠为耐碱品种,14-4-1-3等4个品种为相对耐碱品种,赤裕21号等13个品种为中等耐碱品种,44-1-1等16个品种为相对碱敏感品种,泰来白条为碱敏感品种。
- 苏艺冯国军刘大军杨晓旭闫志山刘畅
- 关键词:菜豆碱胁迫
- 外源硒对^(60)Co-γ辐射下菜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 2022年
- 为探讨外源硒对^(60)Co-γ辐射下菜豆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的影响,以菜豆品种‘13-6-1-2’和‘紫冠’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喷施50μg/mL的亚硒酸钠(Na_(2)SeO_(3))溶液,研究^(60)Co-γ辐射(120 Gy)下外源Se对菜豆的表型、抗氧化酶活性(POD、SOD、CAT)、丙二醛(MDA)、叶绿素以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60)Co-γ辐射下外源硒显著提高了菜豆幼苗体内的硒含量,也不同程度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和叶绿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外源硒可以促进菜豆的生长发育,提高菜豆自身的硒含量,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缓解^(60)Co-γ射线对菜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 高萌张冬野冯国军杨晓旭刘畅闫志山刘大军
- 关键词:菜豆亚硒酸钠生化特性
- 外源腐胺对盐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探究外源腐胺对盐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菜豆品种‘P16028’为试验材料,设置蒸馏水对照(CK)、100 mmol/L NaCl处理(NaCl)以及NaCl处理条件下添加1 mmol/L Put浸种(NaCl+1 Put)3个处理组,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盐胁迫导致菜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均呈下降趋势,其O_(2)^(-)、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上升,种子萌发受到抑制。而添加外源Put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菜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也提高了SOD、POD、CAT氧化酶活性,降低其O_(2)^(-)和MDA含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菜豆对盐胁迫的抗性。由此可见,使用外源Put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菜豆种子的耐盐性,从而有效的促进菜豆种子的萌发。
- 胡竞渝冯国军刘大军杨晓旭闫志山刘畅
- 关键词:菜豆腐胺萌发盐胁迫种子
- 菜豆种子硬实分析和破除研究
- 2024年
- 为了探讨菜豆种子硬实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破除硬实方法,为菜豆种子硬实破除研究奠定基础。以菜豆‘盛冠’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皮成分、结构和酶活性以及通过干湿交替和机械处理测定发芽指标。结果显示,菜豆种皮成分(除了原花青素)对种子硬实性有显著影响;与非硬实种子相比,硬实种子各细胞层种皮更厚,种子和种皮的蛋白酶活性更低,而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更高。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硬实种子发芽指标呈上升趋势。干湿交替处理种子3次时,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分别是对照组的21倍、9倍和8倍。经机械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分别是非硬实种子的1.07倍、3.4倍、4倍及3倍。研究发现,菜豆种子硬实受种皮成分、种皮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干湿处理使种子通透性增加,起到了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干湿交替处理3次和机械处理,均对菜豆种子萌发和破除硬实有显著积极影响。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为农业生产中提高种子出苗率提供技术支撑。
- 孙靖雯张光辉刘畅冯国军刘大军闫志山杨晓旭
- 关键词:菜豆种子硬实
- 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寒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研究外源水杨酸在低温胁迫下对菜豆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以低温敏感型的菜豆品种“热那亚”为实验材料,设置CK(常温对照),LT(低温对照)以及LT+SA 3个处理,统计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测定其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低温对照比,施加外源水杨酸后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显著提高;抗氧化酶POD、SOD、CAT的活性显著提高,O^(-)_(2)、MDA的含量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上升。由此说明:施加外源水杨酸可以进一步缓解低温胁迫对菜豆种子萌发的抑制,提高了菜豆种子的萌发能力以及抗寒性,旨在为菜豆低温条件下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孙梦笛刘畅冯国军刘大军闫志山杨晓旭
- 关键词:菜豆种子萌发低温胁迫水杨酸
- 菜豆种质资源荚壁纤维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菜豆荚壁纤维(pod wall fiber,PWF)含量直接影响食荚菜豆的品质。为了研究菜豆种质资源的PWF含量差异,采用α-淀粉酶前处理,利用中性洗涤剂法测定了250份菜豆种质在荚绿熟期的PWF含量。结果表明,250份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分布在12.5%~38.1%之间,其中PWF含量最高的种质是CIAT蓝,最低的是翻白眼,不同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存在较大变异。采用SPSS聚类分析方法将250份菜豆种质按PWF含量分为3类,高PWF含量(31.1%~38.1%)10份,中PWF含量(22.3%~29.9%)53份,低PWF含量(12.5%~22.2%)187份;高PWF含量和中PWF含量的菜豆种质不适宜作为蔬菜食荚,而低PWF含量的菜豆种质品质更佳,可以作为蔬菜食荚。
- 秦向凯冯国军刘大军刘畅杨晓旭闫志山
- 关键词:菜豆
- 菜豆新品种将军油豆的选育被引量:9
- 2004年
- 将军油豆是以农家品种大马掌为母本 ,家雀蛋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中熟 ,蔓生 ,从播种到采收 6 5d(天 ) ,生长势强 ,嫩荚绿色 ,扁条形 ,荚尖部有红条纹 ,平均荚长 2 0cm ,荚宽 2 .4cm ,单荚质量 2 4g ,纤维少 ,肉质面 ,属典型的东北优质油豆角类型。抗炭疽病、锈病 ,适应性广 ,春秋皆可种植 ,露地。
- 冯国军曲敏刘大军闫田柱王玉莉叶永亮
- 关键词:菜豆选育栽培技术
-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为研究高温胁迫下菜豆种子的发芽能力,并探讨水杨酸对菜豆种子发芽期热胁迫的缓解作用。以菜豆品种‘A18’种子为试材,分别设置常温对照(CK1)与高温对照(CK2),并在高温下设置4个SA浓度处理组:T1(0.005 mmol/L)、T2(0.01 mmol/L)、T3(0.05 mmol/L)、T4(0.1 mmol/L),浸种6 h后进行发芽试验与生理试验。对各处理种子在萌发时期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常温对照组(CK1)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高达(97.61±2.09)%和861.13±81.30。高温对照组(CK2)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为(56.67±3.33)%和306.50±62.33,较CK1分别下降了41.94%和62.13%。高温下,随SA处理浓度的升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处理组中T2组表现最好。与CK2相比,T2组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41.18%、25.33%及67.04%;SOD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O_(2)^(-).及MDA含量减少。0.01 mmol/L的SA处理可缓解高温带给菜豆种子的不利影响,提高菜豆种子的耐热性。
- 秦尧刘畅刘大军冯国军杨晓旭
- 关键词:菜豆高温水杨酸种子萌发
- 菜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法,对20份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炭疽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有7份材料为高抗材料;2份材料为抗病材料;1份材料为中抗材料,其余的材料为感病材料。
- 冯国军杨文月王杰刘大军叶永亮
- 关键词:菜豆炭疽病抗性
- EST-SSR标记在黄瓜F_1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以黄瓜杂交品种哈研808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102对EST-SSR引物对其进行纯度分析,筛选合适的引物。结果表明:有2对EST-SSR引物能够用于黄瓜杂交种子纯度的鉴定。
- 卢锐叶永亮冯国军
- 关键词:黄瓜种子纯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