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文尖

作品数:48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1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文学
  • 7篇语文
  • 5篇代文
  • 5篇小说
  • 5篇教育
  • 4篇当代文学
  • 4篇文本
  • 4篇教学
  • 3篇文教
  • 3篇文学研究
  • 3篇现当代
  • 3篇现当代文学
  • 3篇海派
  • 3篇高考
  • 2篇当代文学研究
  • 2篇叙事
  • 2篇语文教育
  • 2篇语文教育研究
  • 2篇语文课
  • 2篇知识

机构

  • 39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上海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纽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台湾东海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39篇倪文尖
  • 10篇罗岗
  • 4篇蔡翔
  • 3篇戴锦华
  • 2篇王鸿生
  • 2篇雷启立
  • 2篇刘擎
  • 2篇许纪霖
  • 2篇倪伟
  • 2篇王鸿生
  • 1篇姚洋
  • 1篇孙晓忠
  • 1篇张勇安
  • 1篇朱于国
  • 1篇潘世圣
  • 1篇王宇平
  • 1篇高瑞泉
  • 1篇刘志荣
  • 1篇吴晓东
  • 1篇张生

传媒

  • 4篇南方文坛
  • 4篇文艺争鸣
  • 3篇天涯
  • 3篇文学评论
  • 3篇语文学习
  • 2篇语文建设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开放时代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新闻记者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考试
  • 1篇粤海风
  • 1篇思想与文化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闻调查类节目镜头应该属于“有限的叙述者”被引量:4
2005年
倪文尖
关键词:叙述者镜头图像时代电视人媒体
普遍性、文化政治与“中国人”的焦虑
2007年
张旭东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国内知识界引起极大关注,也引起争议。但各方公认这是一本以深刻而鲜明的中国问题意识介入到西学讨论的重要著作。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如“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对‘普遍性’定义的争夺”等,无疑都是一些重大而迫切的问题。所以汪晖评价说:“它所提出的问题是任何关心这一问题的人——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其立场——都绕不过去的。”这里刊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为这本书举办的讨论会纪要。
张旭东刘擎许纪霖雷启立蒋晖张业松海裔吴冠军倪文尖王鸿生陈赟夏江旗吴志峰罗岗
关键词:中国人实体性伦理世界政治神学
重返“沪港双城记”——关于“都市与文化”的一次对话被引量:6
2016年
《上海摩登》从1999年出版的英文版,到2000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再到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至今差不多有十五、六年的历史。毫无疑问,这本书在海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都非常大,我们完全可以从学术史、研究史的角度来讨论这本书,但从个人的感受来谈《上海摩登》,也许更能触摸到被学术史或研究史忽略的某些更鲜活的记忆。
李欧梵罗岗倪文尖
关键词:文化都市在读研究生华东师大虹桥机场
“海派”“黑色上海”及其它
1997年
一关于“海派”一说的起源,李天纲在《海派——近代市民文化之滥觞》一文中说,“较早见之于书章的‘海派’之称起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鬻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日‘海上画派’,或有简称者,但曰‘海派’。当时,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风不以传统为规范,自成一家,更有甚者如吴友如等画洋楼、绘美女头、作浮世风俗图,尤为正统画坛以及缙绅贵族不齿,贬之为“海上画派”,正如称荒诞不经为“
倪文尖
关键词:海派京派曹聚仁市民文化赵之谦
文本、语境与社会史视野被引量:4
2020年
文学是什么?这个本质论问题已经历史化了。卡勒说,文学是什么?这要看是谁问了这问题。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回答可以很干脆,而文学专业人士之间,则说来话长。事实上,他忘了一点,这还要看是在哪儿、在何时提出这问题。比如30年前,在《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1]中,王晓明如是说:“每当看见‘文学现象’这四个字,我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文本’,那由具体的作品和评论著作共同构成的文本。这当然不错,文本正是文学现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它不是惟一的部分,在它身前身后,还围着一大群也佩戴‘文学’徽章的事物。它们有的面目清楚,轮廓鲜明,譬如出版机构、作家社团;有的却身无定形,飘飘忽忽,譬如读者反应、文学规范。它们从各个方面围住文学文本,向它施加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许多时候,这些影响是如此深入,你单是为了看清楚文本自身的意义,也不得不先花力气去辨识它们。”
倪文尖
关键词:文学规范文学现象五四文学传统文学文本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说——b站讲课整理稿之一
2022年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语文教科书后,几乎成了国民诗篇,并基本形成了两种读法。一种读成诗人选择世俗幸福的宣言,一种读成诗人告别人世的诀别诗。本文在与解读史对话过程中,重新发现文本关键点,揭示海子如何经由拟想体味“你”们的幸福,而召唤出那不可被说服的自“我”,以致最终放弃“在尘世获得幸福”,从而破解作品如何在文本肌理之中,铭刻诗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复杂、纠结而也很合自身逻辑的隐秘心史。本文保留了讲课稿大白话、对话感、启发性的特点,不失为学术在网络时代走向大众、授人以渔的一种尝试,也希望并不因此而降低其思想深度和方法论企图。
倪文尖
因情写景与触景生情--《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2022年
倪文尖老师(下文简称“师”):今天我们贯彻你们董君武校长的一个精神,叫“教学空间的改变,撬动教学的深度变革”。能否深度不知道,但可能有点变化前面我跟着诸位一起上了两堂课,听你们章老师讲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也讲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今天我们在那基础上继续学习。我想请你再把这个“单元导语”读一遍。
倪文尖
关键词:《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教学空间单元导语触景生情
语文课程性质问题新论——兼评顾之川《语文工具论》被引量:1
2019年
人文性还是工具性,这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话题,也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顾之川持工具性,且逻辑有其说服力。作者认为如下元素也非常值得关注:文学是语文的重要内容;文学不仅是'内容',也是'形式';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文学是世界观。
倪文尖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性质人文性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被引量:11
1999年
倪文尖罗岗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国家文学文学实践文学史现代民族国家合法性
中国现代性与40年代上海文学
倪文尖
关键词:上海文学海派中国现代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