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花美

作品数:66 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4篇土壤
  • 11篇生物质炭
  • 11篇污染
  • 8篇热带
  • 6篇多环芳烃
  • 5篇薯渣
  • 5篇土霉素
  • 5篇木薯渣
  • 5篇解吸
  • 5篇抗生素
  • 4篇蔗渣
  • 4篇土壤污染
  • 4篇热带土壤
  • 4篇废水
  • 4篇甘蔗渣
  • 3篇有机氯
  • 3篇塑料
  • 3篇农业土壤
  • 3篇热带牧草
  • 3篇种子

机构

  • 57篇海南大学
  • 2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中国热带农业...
  • 6篇华南热带农业...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海南省环境科...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重庆三峡学院
  • 2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作者

  • 64篇俞花美
  • 59篇葛成军
  • 17篇邓惠
  • 11篇陈淼
  • 10篇唐文浩
  • 7篇冯丹
  • 6篇吴季秋
  • 6篇肖明
  • 4篇陈秋波
  • 4篇吴晓晨
  • 4篇黄占斌
  • 4篇岳林
  • 3篇董元华
  • 3篇安琼
  • 3篇陈键
  • 3篇刁晓平
  • 3篇苏增建
  • 3篇邢巧
  • 3篇邝春兰
  • 2篇周安文

传媒

  • 8篇热带作物学报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生态经济
  • 2篇特区经济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当代经济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约化海水养殖废水自然光化学修复技术研究
葛成军唐文浩邝春兰俞花美苏增建黄月华唐晓兰周安文
该研究采用太阳光化学修复原理对海水养殖废水进行清洁闭环水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通过揭示高位池海水养殖废水自然光修复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原理,阐明在集约化健康养殖与高环境压力下保持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生态学机制和环境调控原理。采用...
关键词:
关键词:海水养殖养殖废水
海南省典型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是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问题,而生态文明村村民的环境意识是影响生态文明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选取海南两个典型生态文明村(儋州市美万新村、侨南村),针对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和环境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差。最后提出"农民需要+农村政策"模式以探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的新思路。
王许俞花美段捷频葛成军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环境意识
城市红树林系统中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以城市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系统水体中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组分特征。采用野外原位暴露实验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显微镜(SEM)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和具有可降解性的聚乳酸(PLA)4种不同类型微塑料表面形貌特征和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4种微塑料暴露45 d后(标记为LPE、LPS、LPVC、LPLA)在其表面均能观察到明显微生物聚集体,主要以杆状细菌、球状细菌为主;不同类型微塑料表面生物膜总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LPE>LPLA>LPS>LPVC;4种微塑料表面的细菌群落主要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而水环境中以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_Chloroplast)、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群。基于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微塑料表面生物膜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周围水体存在显著差异,各个类型的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组分相似。红树林系统是微塑料的重要收纳场所,研究微塑料表面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特征,为进一步开展城市红树林系统中微塑料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付茜茜李大圳章宇晴邓惠邓惠赵媛媛俞花美吴晓晨俞花美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细菌群落结构城市
木薯渣基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以木薯渣为前驱物,采用持续升温限氧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50、550、750℃)的生物质炭(BC350、BC550和BC750),并对其结构和成分进行了表征。基于guideline106批量平衡法,研究了生物质炭对砖红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的吸附动力学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生物质炭施用可缩短阿特拉津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施入量越多,达到饱和的时间越短。施入量相同条件下,最早到达平衡的处理是BC750,BC550次之,BC350最后达到饱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生物质炭对砖红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动力学特性(R2>0.864)。阿特拉津在生物质炭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表现为非线性,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作用联合是主要机制。在土壤中添加3%和5%BC750的处理用Temkin方程拟合最佳,其余处理均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logKF值随着生物质的量增加而逐渐增大。对于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logKF的大小顺序表现为BC750>BC550>BC350,说明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能力与生物质炭的热解温度有关。此外,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过程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滞后系数HI均大于1,且表现为BC750>BC550>BC350。因此,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风险评价和修复需考虑滞后现象。
邓惠俞花美李昉泽冯丹葛成军
关键词:生物质炭砖红壤阿特拉津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
热带海水养殖清洁生产技术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太阳光化学修复原理对典型热带地区——海南省某养殖场废水进行清洁闭环生态养殖技术初步探讨。采用现场定位观测实验研究方法,探讨高位池光化学循环净化装置对养殖废水中COD、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应、脱氮解毒效应以及增氧效应等。结果表明,本实验装置能有效地实现热带地区高位池循环水养殖及养殖污水的"零排放",是满足环保要求的一种多功能、低成本、效果好的水体净化方法。
葛成军唐文浩岳平晏小霞俞花美王凌
关键词:光化学海水养殖废水
蚯蚓处理甘蔗渣和牛粪混合废弃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利用蚯蚓堆制处理甘蔗渣和牛粪的混合废弃物,研究堆制处理过程中蚯蚓生长繁殖及处理前后混合废弃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热带农业废弃物甘蔗渣和牛粪的不同配比基质中赤子爱胜蚓的生长繁殖良好,赤子爱胜蚓的平均体重由初始的140 mg/条左右增加到250 mg/条左右,其在80%牛粪+20%甘蔗渣处理中繁殖情况最好,产茧数量最多。同时,赤子爱胜蚓对此类热带农业废弃物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不同配比基质经蚯蚓处理后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明显增加。
邓惠陈淼刁晓平俞花美葛成军陈键
关键词:蚯蚓甘蔗渣牛粪农业废弃物
基于EKC对海南省经济发展与近海污染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选取海南省2000—2015年经济与环境数据,首次对海南省近海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GDP与生活污水排放量、污水中的COD含量、氨氮及石油类浓度显著相关。人均GDP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呈现倒"U"型关系,污水中的COD含量和氨氮浓度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石油类浓度随经济发展而降低,海南省经济发展仍然处在一个"污染时代",值得引起关注。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海南省近海水环境提出改善措施。
李佳桐俞花美葛成军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增长近海污染
海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DEA有效性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以海南省环境质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海南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海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EA的有效性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DEA有效性与经济发展好坏基本一致;部分区域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集中与转移,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的DEA有效。在此基础上,对DEA无效的背后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提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才是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俞花美肖明吴季秋葛成军
甘蔗渣基生物质炭对热带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为明确生物质炭添加对热带地区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实验,于5种不同温度(350、450、550、650、750℃)下热解制备甘蔗渣基生物质炭(GZ350、GZ450、GZ550、GZ650、GZ750),研究4种不同添加比例(0.1%、0.5%、1.0%、5.0%)下各生物质炭对砖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质炭可以提高土壤p H、CEC、有机质和有效养分(N、P、K)含量,其效果随生物质炭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不同理化性质的影响不一,与低温制备的生物质炭相比,高温制备生成的生物质炭提高土壤p H、CEC、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效果更好,其中GZ750提高土壤p H、CEC和有效P的效果最好,GZ650增加有机质和碱解N含量的效果最佳,GZ550对有效K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综合考虑,650℃和750℃制备的甘蔗渣基生物质炭对砖红壤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邢巧陈嘉川葛成军吴晓晨李昉泽岳林俞花美
关键词:甘蔗渣生物质炭砖红壤理化性质
生物质炭对环境中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作用及机理研究
论文以甘蔗渣和木薯渣为前驱物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生物质炭,对其进行性质表征,研究了其对典型农业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生物质炭的结构特征与吸附机理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甘蔗渣和木薯渣的裂...
俞花美
关键词:生物质炭吸附解吸阿特拉津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