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婷
-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三重特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将其置于深邃宽广的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守正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遵循,在具体实践中统筹好“两个大局”,以大历史观为科学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俞婷
- 关键词:大历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着力点
- 2020年
-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高校要汲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宝贵经验和生动素材,充分挖掘从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等一系列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着重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理性上网的网络素养与遵守底线的法律意识、培养敬畏生命和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说服力。
- 俞婷缪听雨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生特质的三重维度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其交相辉映贯穿于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熔铸于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中,以历时性与共时性、多样性与整体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内生特质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以独特的文化形态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生特质,关键在于从中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精神基因和成功密码,赓续党的红色精神血脉,为开启新时代奋斗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厚文化滋养。
- 俞婷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 基于学生“千日成长”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研究被引量:15
- 2019年
- 基于学生“千日成长”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是推进育人主体全员化、育人渠道立体化、育人成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主动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及其功能作用,从学生“千日成长”的视角合理规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包括建立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打造协同育人工作主体、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开发协同育人课程体系。
- 俞婷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
-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社会热点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社会的动态变化,聚焦人们的思想,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大众传媒的现代化发展扩大了热点事件的影响,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社会热点问题,但因信息源的良莠不齐,播途径的多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负面热点问题凸显出的社会矛盾,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新时代的大众传播,社会热点的广泛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有双重影响。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给高校学生思想带来的冲击及应对之策,是摆在高校思想工作者面前一项重大而又急迫的任务。
- 秦瑞苹俞婷赵建宁
-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教育大学生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简论被引量:5
- 2012年
- 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重要考核点,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不少课堂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过于简单划一。本文根据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的结果对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呈现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思考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 王丽英俞婷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 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机制创新研究被引量:18
- 2018年
- 伴随着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工具的普及与应用,现代社会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行为主体的参与程度、思维方式、话语体系也在发生深刻转变。高校应积极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和变化,把握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把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性和话语权,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壮大主流舆论力量,通过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和探索多元化实践路径切实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创新。
- 俞婷
-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与现实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相统一的结果。从理论逻辑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真正坚持和创新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根基和重要法宝;从现实逻辑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从理论上追根溯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又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深化对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认识,更要立足现实需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
- 俞婷
-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渊源历史逻辑
- 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路径方法探析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①2024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 俞婷
- 关键词: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讲道理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安全探析被引量:6
- 2022年
- 作为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是对我国传统安全观的传承延续,而且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进行了全面统筹,极大地丰富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随着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加和人们对于安全需求的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对外抵御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对内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的价值引领,以及有效化解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等一系列威胁挑战。由此,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思考意识形态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并分析其面临的威胁挑战,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探索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路径。
- 俞婷
-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