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芝芝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阳城县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颈
  • 3篇上皮
  • 3篇上皮内
  • 3篇上皮内瘤
  • 3篇上皮内瘤变
  • 3篇手术
  • 3篇皮内
  • 3篇子宫
  • 3篇瘤变
  • 3篇内瘤
  • 3篇宫颈癌
  • 3篇宫颈上皮
  • 3篇宫颈上皮内
  • 3篇宫颈上皮内瘤
  • 3篇宫颈上皮内瘤...
  • 3篇病变
  • 2篇预后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子宫颈

机构

  • 6篇阳城县肿瘤医...

作者

  • 6篇侯芝芝
  • 3篇刘宽荣
  • 3篇贺立绩
  • 1篇邢菊霞
  • 1篇马聪平
  • 1篇郭鲜娥
  • 1篇李素霞
  • 1篇王桂芳
  • 1篇黄瑞德
  • 1篇田永虎
  • 1篇潘鲜平
  • 1篇韩江
  • 1篇聂育芳
  • 1篇蔡利萍
  • 1篇王海涛

传媒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子宫良性疾病伴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临床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子宫良性疾病与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结伴发生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323例患者的子宫良性疾病术后病变组织和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的临床流行病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及病变发病占31.89%,平滑肌瘤占68.11%。子宫内膜异位及病变和平滑肌瘤的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结伴发生率为15.17%,其中宫颈癌结伴发生率为2.17%,上皮内瘤变结伴发生率为13.00%。子宫内膜异位及病变和平滑肌瘤两组的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结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平滑肌瘤部位间的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的结伴发生率为15.91%,其肌瘤发生部位间的结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结论:注重宫颈良恶性疾病的存在对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侯芝芝贺立绩王海涛聂育芳刘宽荣
关键词:子宫良性疾病子宫颈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电子阴道镜下宫颈醋酸涂抹加活检筛查癌及癌前病变
2005年
电子阴道镜下用5%醋酸涂抹宫颈的筛查方法,对阳城县宫颈癌死亡率43.91/10万的河北镇部分村2060人女性人群中的1171人做了筛查。受检率达56.74%,出现醋白上皮的活检人数389人,活检率33.22%;病检结果:炎性病变47.81%、CINⅠ32.90%、CINⅡ12.34%、CINⅢ6.61%,早期宫颈癌占0.77%;宫颈四象限中炎症Q2较高(占39.84%),CINⅠ、CINⅡ随Q1、Q2、Q3、Q4的象限顺序显现降低趋势,CINⅢ级在Q3较高占39.13%,早期宫颈癌Q3占66.66%,Q2占33.33%。四个象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1.45,P<0.05)。
黄瑞德田永虎侯芝芝马聪平郭鲜娥王桂芳邢菊霞贺立绩
关键词:电子阴道镜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2008年
侯芝芝贺立绩韩江潘鲜平
关键词:病理诊断结果癌前病变术前后宫颈癌预测预后
子宫切除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围术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子宫切除围术期并发症64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其中尿潴留14例,切口感染12例,肠麻痹15例,心功能异常9例,血压不稳定8例,其他并发症6例。并发症治愈46例,好转17例,1例患者脂肪液化,出院时切口仍没有完全愈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手术质量,规范化治疗并发症,可以预防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侯芝芝刘宽荣
关键词:子宫手术治疗并发症
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侯芝芝蔡利萍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宫颈病变切除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久治不愈
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76年3月至1999年6月手术治疗的365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全组子宫颈癌术后患者5、10、15、2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3%、81%、80%。Log—Rank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分期水平间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8,P〈0.01;X2=36.672,P〈0.01)。随年龄和分期的升高,患者生存率均降低。术式、放疗不同水平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1)。结论年龄、分期是影响子宫颈癌预后的因素,早期治疗对子宫颈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应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早诊率。
侯芝芝刘宽荣张永贞李素霞郭雪蓉张晶晶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外科手术预后存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