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玲俐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堰市科技攻关项目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耐药
  • 6篇基因
  • 6篇多重耐药
  • 5篇杆菌
  • 4篇耐药基因
  • 4篇不动杆菌
  • 3篇基因研究
  • 3篇鲍曼不动杆菌
  • 2篇消毒
  • 2篇耐消毒剂
  • 2篇耐药鲍曼不动...
  • 2篇耐药机制
  • 2篇多重耐药鲍曼...
  • 1篇单胞菌
  • 1篇毒剂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血检
  • 1篇血检验
  • 1篇药物

机构

  • 9篇太和医院
  • 3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湖北省临床检...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随州市中心医...
  • 1篇十堰市中心血...
  • 1篇江陵县人民医...

作者

  • 9篇侯玲俐
  • 7篇杨宏伟
  • 5篇张吉才
  • 5篇吕军
  • 2篇朱名安
  • 2篇陶建蜀
  • 2篇余宗涛
  • 2篇高波
  • 1篇陈武
  • 1篇黄宏耀
  • 1篇曹峰
  • 1篇赵颖
  • 1篇莫非
  • 1篇闫文强
  • 1篇冯景
  • 1篇曾明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学园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菌多重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K-B法检测临床分离到的40株淋病奈瑟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煮沸法提取细菌的DNA,用PCR法检测随机抽取其中20株分离株的TEM、tetM、ermF和mefA基因。结果: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现象明显,对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达92.5%;TEM、tetM基因的检出率均为75.0%,ermF和mefA基因未检出;本组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表型与TEM基因密切相关(Kappa=0.733,P<0.01)。结论:淋病奈瑟菌的多重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密切相关。
侯玲俐杨宏伟吕军张吉才曹峰朱名安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多重耐药耐药基因
课程思政背景下BOPPPS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局部解剖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衔接课程。将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运用传统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围绕“腹部”这一章节开展局部解剖学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引入BOPPPS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将解剖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刘琦王伟侯玲俐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消毒剂基因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剂与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的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标准菌株对医院常用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并用PCR法检测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结果:5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苯扎溴铵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32μg/mL,高于标准菌株最低抑菌浓度(P〈0.01);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sul1阳性率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苯扎溴铵耐药;消毒剂与磺胺类等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携带率较高,细菌携带qacE△1-sul1基因是消毒剂耐药主要因素。
黄宏耀杨宏伟侯玲俐莫非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耐药基因消毒剂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及分布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状,指导临床用药;分析多重耐药菌株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揭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205株,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PCR方法检测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用多分子标志分型法,以13种基因为分子标志行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检测菌株的亲源性。结果:20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左右。PCR检测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bla TEM基因阳性率为50%,bla PER基因阳性率70%,bla VEB基因阳性率10%,bla CARB基因阳性率10%,bla GIM基因阳性率5%,bla DHA基因阳性率15%;未检出bla SHV,bla OXA,bla GES,bla SPM,bla VIM,bla IMP,oprD2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存在院内感染传播且存在暴发性流行。结论:分离菌株对多黏菌素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相对较高,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bla TEM,bla PER,bla VEB,bla CARB,bla GIM,bla DHA等多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吕军侯玲俐杨宏伟赵颖张吉才高波余宗涛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机制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消毒剂、灭菌剂基因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消毒剂与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揭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医院常用消毒剂的MIC,并用PCR法检测I类整合子标志物之一的qacE△1-sull同时也是消毒剂耐药基因。结果: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苯扎澳铵(新洁尔灭)和二氯异氰尿酸钠(洁消精)的MIC分别为8~32μg/ml之间,高于对照菌的MIC;qacE△1-sull基因阳性率100%。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医院常用消毒剂苯扎溴铵和二氯异氰尿酸钠表现为耐药;1类整合子标志物之一的消毒剂与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l)携带率较高,与消毒剂与复方新诺明耐药表现一致,说明细菌携带qacE△1-sull基因是消毒剂、灭莆荆耐苟的主要因素。
侯明玖曾明侯玲俐杨宏伟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机制
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鲍氏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揭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PCR检测20株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鲍氏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2009年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205株,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在18.0%,黏菌素全部敏感之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约90.0%;20株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鲍氏不动杆菌通过PCR检出blaTEM、blaPER、blaVEB、blaCARB、blaGIM、blaDHA;未检出blaSHV、blaOXA、blaGES、blaSPM、blaVIM、blaIMP、oprD2基因。结论目前分离株对黏菌素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相对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杨宏伟侯玲俐吕军张吉才陶建蜀陈武高波余宗涛
关键词: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耐药基因
2007-2009年我院3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药物敏感性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分别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45、367和25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达90%(头孢哌酮/舒巴坦例外,18%)。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耐药率8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不高,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小于35%,对头孢噻肟、氨曲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超过80%。多重耐药菌株数分离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58.54%菌株对5种抗生素均耐药。结论:3种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侯玲俐陶建蜀张吉才吕军杨宏伟冯景
关键词:多重耐药
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9年4月非血液病的血液样本100例,按检验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试验组予以凝聚胺技术检验;对照组予以盐水检验技术。比较两组检验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凝聚细胞检出率为20.0%(10/50),对照组为2.0%(1/50),试验组凝聚细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液样本抗-C、抗-D、抗-E、抗-c、抗-e等抗体凝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予以凝聚胺技术,能明显提高检验效果,并且能更好检出凝聚细胞,改善血液样本中的抗体凝集情况,为有效的检验方案。
龚琴侯玲俐
关键词:凝聚胺技术
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检测及分布研究
2014年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敏感及耐药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揭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法分别检测阿米卡星(AMK)、庆大霉素(GEN)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18株对AMK、GEN耐药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aac(6')-I基因阳性率27.78%,aac(6')-II基因阳性率33.33%,ant(3″)-I基因阳性率77.78%,ant(2″)-I基因阳性率27.78%;10株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敏感株未检出AMEs基因。结论 18株AMK、GEN耐药株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以携带ant(3″)-I基因为主。实验室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侯玲俐杨宏伟吕军张吉才闫文强朱名安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