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斌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更多>>
- 论舜之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 在我国,"民"是一个伴随着国家产生而形成的历史性概念。汉字的"民"原为"人"的通称。进入文明期后,这"民"的含义为庶众、群众、平民等。到春秋战国之后,"民"就被"士"(知识分子)繁衍出"民心"、"民意"、"民望"、"民气...
- 何红斌王田葵
- 文献传递
- 中医人文蕴涵及其认知视角探析——兼论技术现代性的拯救
- 2006年
- 探讨中医话语的哲学、人文蕴含和独特认知视角,澄清中医为现代主流话语所遮蔽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意蕴,指出中医所蕴含的人本中心、人文取向的整体系统功能思维范式与理念,乃是当今人类技术现代性拯救的“返魅”之道之一。
- 何红斌
- 关键词:返魅
- 中医人文蕴涵及其认知视角探析——兼论技术现代性的拯救被引量:2
- 2006年
- 探讨中医话语的哲学、人文蕴含和独特认知视角,澄清中医为现代主流话语所遮蔽的科学价值和人文意蕴,指出中医所蕴含的人本中心、人文取向的整体系统功能思维范式与理念,乃是当今人类技术现代性拯救的“返魅”之道之一。
- 何红斌
- 关键词:返魅
- 舜文化概念及其学术个性
- 一"舜文化"概念提出及其内涵界定,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这一概念肇始于司马迁"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一名言。"明德"二字彰显了"舜文化"的基本内涵。1992年,正式提出"舜文化"概念的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萧克将...
- 王田葵何红斌
- 关键词:文化概念学术个性炎黄文化历史阐释原生性
- 文献传递
- 诗意的接受——接受者对西风表象的心理临摹现象
- 2001年
- 对雪莱《西风颂》中的西风表象的诗意接受说明 ,表象是诗意美的本源。读者解读《西风颂》的过程 ,是一个多维的、发散性的表象知觉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发掘诗的意境潜能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可能终结。
- 何红斌
- 关键词:雪莱《西风颂》表象中介性诗意
- 元道与思维——舜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关键被引量:2
- 2009年
- 回答中国人的思维是什么思维以及中国人如何思维这两个问题。都必须"究天人之际"。帝舜的"神人以和"与儒、道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处,也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核心。这一哲学思想是中国人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思维结构情景下创造的有别于西方思维方式的另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是体悟、隐喻思维,也称为一元化的思维。这是一个将超越与内在、价值与事实(方法)构筑起来的相对稳定、融突、和合的体系,也是舜文化基础论理研究的重大关键。
- 王田葵何红斌
- 关键词:舜文化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思维结构
- 《神曲》:诗性的乌托邦被引量:1
- 2002年
- 《神曲》以隐寓的方式,指出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诗人提出的道德救赎和精神救赎实际上是诗性的乌托邦。
- 何红斌
- 关键词:《神曲》诗性乌托邦道德救赎史诗
- 论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意义及原则被引量:2
- 2004年
- 目标语文化教学以及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目前外语教学中缺乏实质性文化内涵的症结,在于未超越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获得“交际真值”。为此,有必要明确文化导入对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意义,确立文化导入的基本原则并采用切实可行的导入方式。
- 何红斌
-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导入
- 中医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探讨被引量:17
- 2005年
- 应用现代翻译理论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和策略。认为中医翻译应根据接受对象的不同分别采用 浅化法、等化法(归化法)和深化法(异化法),方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进行中医的跨文化交流与推广。
- 何红斌
- 关键词:中医翻译归化异化
- 话语与后现代哲学——兼论“话语”的现代学科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话语范畴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意识、主体间性和历史意识等后现代文化哲学意蕴,可能成为承载和促发经历语言转向之后人文学科的文化转向,从而解构现代性"精英文化霸权和暴政",复归、张扬侧重"个性生命意识"和人的"解放旨趣"的人文精神。
- 何红斌
- 关键词:后现代意蕴生命意识学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