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松

作品数:135 被引量:674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4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3篇细胞
  • 26篇肝癌
  • 23篇内镜
  • 18篇静脉
  • 17篇肝硬化
  • 15篇食管
  • 13篇曲张
  • 13篇苦参
  • 13篇肝细胞
  • 12篇蛋白
  • 12篇肿瘤
  • 12篇静脉曲张
  • 11篇乙型
  • 11篇苦参碱
  • 10篇肝炎
  • 9篇教学
  • 8篇食管静脉曲张
  • 8篇黏膜
  • 7篇血清
  • 7篇门静脉

机构

  • 13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市中医院
  • 3篇重庆三峡医药...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作者

  • 133篇何松
  • 22篇左国庆
  • 13篇沈薇
  • 13篇吴素华
  • 11篇汤为学
  • 10篇梅浙川
  • 8篇罗娜
  • 6篇沈鼎明
  • 6篇龚倩
  • 6篇陈姝
  • 5篇李霞
  • 5篇罗莉
  • 5篇张燕
  • 4篇吴小翎
  • 4篇高健
  • 4篇何璐
  • 4篇陈伟庆
  • 4篇张浩
  • 4篇宁波
  • 4篇康冰

传媒

  • 21篇重庆医学
  • 15篇现代医药卫生
  • 15篇中华肝脏病杂...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检验医学与临...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胃肠病学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9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13篇2019
  • 9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外泌体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索Huh7肝癌细胞缺氧培养下分泌的外泌体对常氧Huh7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差速超速离心提取缺氧条件下Huh7细胞分泌的缺氧外泌体,利用透射电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以及Western blot实验来鉴定缺氧外泌体。将缺氧外泌体与Huh7细胞在常氧下共培养后,分别采用CCK8、细胞划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缺氧的Huh7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大小在30~150nm之间,且表达有外泌体表面标志物CD9、CD63和TSG101。缺氧外泌体可显著增强常氧Huh7细胞的增殖(48h:缺氧外泌体组与对照组A值分别为2.131±0.092与1.760±0.104,t=3.740,P<0.01;72h:缺氧外泌体组与对照组A值分别为3.121±0.157与2.298±0.085,t=8.289,P<0.01)、迁移[24h:缺氧外泌体组与对照组的迁移距离分别为(0.37±0.06)cm与(0.19±0.05)cm,t=4.813,P<0.05;48h:缺氧外泌体组与对照组的迁移距离分别为(1.15±0.07)cm与(0.62±0.08)cm,t=8.874,P<0.05]及侵袭能力[缺氧外泌体组(123±18)个与对照组(44±12)个,t=6.203,P<0.01]。结论缺氧环境下肝癌Huh7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提示缺氧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可能是肝癌缺氧微环境中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的关键机制之一。
邹敏游逾何松吴小翎
关键词:外泌体肝肿瘤细胞增殖肿瘤侵润
HBx及其截短体与HBV复制
2012年
HBx是HBV最小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的一个154个氨基酸(amino acid,aa),分子量约17 kDa的多功能蛋白,它通过多种作用影响HBV的复制,如细胞周期、胞质信号转导以及与胞核转录作用元件的直接作用[1-2].HBx结构包含C-端2/3(aa51~154)反式激活区域与N-端1/3(aa1~50)负性调节区域[3].丙氨酸诱变突变扫描方法已经证实aa52~65及aa88~154对增强HBx在HBV中的复制十分重要[4],并且HBx的反式激活作用对增强HBV的复制能力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C-端反式激活区域对于增强HBV的复制能力是需要的,而N-端截短体对此并未产生明显的影响.
何松
关键词:HBV氨基酸蛋白酶体HBXCCCDNA
乙型肝炎病毒Ⅹ蛋白对原代小鼠肝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HBV复制过程中HBx蛋白对原代小鼠肝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小鼠肝细胞为研究系统,用野生型HBV质粒(pHBV)和HBx蛋白表达缺失的HBV质粒(pHBV△X)分别转染细胞。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 E、cyclinA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p16)、p21的表达水平l实时荧光定量PCR和Southernblot检测HBVDNA复制水平。两组之间比较用两样本均数f检验,多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结果新分离肝细胞和原代培养24、48、72h肝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转染48h后,pHBV组细胞与pHBV△X组细胞周期蛋白条带灰度值相比,前者cyclinD1、p21、cyclinE表达量较高,p16的表达量较低,统计量t值分别为15.713,22.897,14.680,-19.584,P值均〈0.05。培养72h后提取HBVDNA,Southernblot检测HBVDNA复制中间体松散环状DNA、双链线性DNA、单链DNA的水平,经条带灰度扫描,pHBV组的水平(分别为3288.336±448.011、6458.318±182.163、2760.613±393.561)明显高于pHBV△X组(分别为515.721±62.530、2122.228±28.347、1632.013±207.021)及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复制水平,pHBV组【每个细胞(987.50±47.80)拷贝】也明显高于pHBVAX组【每个细胞(303.67±33.94)拷贝】,t=20.203,P〈0.05。结论HBx蛋白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中各蛋白的表达,使细胞由静止期(G0)进入DNA合成前期(G1)并停滞于G1期,从而促进HBV的复制。
蔡园何松罗娜罗莉龚倩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转染小鼠细胞周期蛋白质类HBX蛋白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HepG2端粒酶活性调控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苦参碱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作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及凋亡;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苦参碱具有抗HepG2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抑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结论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苦参碱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何松左国庆张燕汤为学
关键词:苦参碱肝细胞癌端粒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门静脉高压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肝硬化失代偿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肝硬化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如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腹水、门脉高压性胃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而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门静脉高压在初期即压力较低时常无症状,随着其压力继续上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的临床症状。因此,早期规范地识别、预防及治疗是提高门静脉高压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该文主要针对门静脉高压的测定方法及进展展开综述。
刘腾(综述)卢俊宇何松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静脉压力梯度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22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开始是在1999年由日本小野裕之教授等提出的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切除方法,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尽管ESD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但对适应证或可治愈性评估的错误判断可能会导致对患者不利的结果,这表明ESD的质量控制相关问题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所以本文从术前诊断及适应证的把握、术中切除要点、术后可治愈性评估及随访监测等三大方面提出相关的质量管控要点。
邓超卢俊宇吴素华胥峰何松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质量管理
肝功能评估模型的演变及研究进展
2014年
肝硬化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半个世纪以来,临床医生为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建立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评估模型,并不断创立其他相关评价指标。本文就肝功能评估模型的演变、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
文龙跃何松
关键词:肝硬化预后肝功能评分模型
ChREBP及其靶基因在高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及其靶基因A羟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在高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喂养第12周末处死。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逆转录酶链免疫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ChREBP、ACC、FAS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ChREBP与ACC、FAS基因启动子碳水化合物应答元件(ChRE)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高脂饮食大鼠NAFLD模型,血生化指标(ALT、AST、TC、TG)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组大鼠肝组织ChREBP mRNA、蛋白及ChRE DNA的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CC、FAS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脂饮食可抑制ChREBP的表达,在高脂饮食导致的NAFLD形成过程对ACC、FAS的表达起负性调控作用;ACC、FAS的表达通过其他调控途径升高而参与NAFLD的形成过程。
李小山何松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内皮素在门脉高压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薛林云何松
关键词:CGRPET-1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
PDTC抑制NF-κB活化增强苦参碱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抑制核因子-(NF-κB)活化对苦参碱(MT)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 方法: MTT法观察苦参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
高航何松汤为学
关键词:苦参碱肝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