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大福

作品数:2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小说
  • 4篇文化
  • 3篇叙事
  • 3篇文学
  • 3篇古代小说
  • 2篇新论
  • 2篇演义
  • 2篇儒林
  • 2篇儒林外史
  • 2篇三侠五义
  • 2篇社会小说
  • 2篇清末
  • 2篇清末民初
  • 2篇外史
  • 2篇小说研究
  • 2篇绿野
  • 2篇绿野仙踪
  • 2篇民初
  • 2篇《绿野仙踪》
  • 2篇《儒林外史》

机构

  • 7篇江南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4篇江苏教育学院
  • 2篇无锡城市职业...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作者

  • 21篇伍大福
  • 3篇慈云双

传媒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明清小说研究
  • 2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郴州师范高等...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前沿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厦门教育学院...
  • 1篇江西电力职业...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2013·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钱基博文史教育述论被引量:1
2007年
钱基博是我国现代国学大家,毕生从事大学文史教育,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德能双修的优秀人才,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文化遗产,而且其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值得当代殊为困境的文史教育借鉴。
伍大福
关键词:钱基博
地位、智慧与品行——读解《昆仑奴》被引量:2
2007年
《昆仑奴》历来被看作唐传奇中的“豪侠”名篇,通过少主崔生与昆仑奴磨勒言行的对比描写,从人之为人的本质平等的角度否定唐代门第等级观念,说明一个人的智慧和品行与他的出身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小说塑造了红绡和磨勒这两个不以色技炫人邀宠而甘于平静生活的不同寻常的平常人形象,为此后的中国文学拓宽了表现生活的道路。因此,《昆仑奴》至今仍有不可磨灭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伍大福
关键词:《昆仑奴》
'越理'与'越礼'之辨--兼谈《红楼梦》尊礼攘理的思想倾向
本文指出《红楼梦》不同版本在“礼”“理”二字的运用上有些句段不同,但都表现出一定的尊礼攘理之思想倾向,其中程甲本尤为突出,而这一思想倾向与乾嘉朴学所倡导的“以礼代理”思想颇为接近.
伍大福
关键词:《红楼梦》伦理思想语言风格
论李涵秋社会小说中的民俗文化与苦乐人生——以《广陵潮》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2010年
民初李涵秋的社会小说中有大量地域性民俗文化的描述。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发现,李涵秋以揭露迷信的荒谬性突出俗信的社会人生意义而展示民俗现象,从而昭示了时代进步思潮影响下的作家对民俗文化叙写的新动向。他的作品对后来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伍大福
关键词:社会小说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双出”现象谫论被引量:1
2012年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真正具有开创意义且能够影响后来者的写作,进而形成小说流派的长篇名著主要有六部,我们把这六部小说写作与出版的时间作些简单的排比:《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几乎同时完成于元末明初,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版本都是明朝正德、
伍大福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小说写作《水浒传》小说流派元末明初
《西游记》与饮食文化脞说被引量:3
2011年
《西游记》中叙写了神仙、魔怪、凡人三类人物的饮食活动,涉及的饮食品种、饮食习俗颇为丰富。这些饮食事象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突显了小说的主题,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打上鲜明的宗教烙印,体现了佛道儒三派思想交融的时代特征。
伍大福
关键词:《西游记》文学意义文化内涵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李涵秋”条辨正及其他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基于李涵秋的《沁香阁诗集》,指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李涵秋”条在年代记载以及事件表述方面的缺失之处,并就李氏与徐念慈的关系对《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的收录缺憾略作申述。
慈云双伍大福
论李涵秋小说的叙事结构——以《广陵潮》等三部代表作的考察为主
2009年
李涵秋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兼及其他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逆时序"的叙述和空间的挪移扩增叙事容量,背景氛围成为重要的叙事结构手段,有的形成收放自如的平面网状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吸收了我国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容纳了当时翻译小说的结构技巧,但有时为了扩容,晚清"谴责小说"结构的松散缺点也不能避免。
伍大福
关键词:小说叙事结构
《儒林外史》旅游文化事象简论
2015年
吴敬梓所著社会小说《儒林外史》叙写了当时文人旅游活动的各种文化事象。这些叙写不仅具有重要的旅游历史文献价值,而且独具无可替代的文学意义。
伍大福
关键词:《儒林外史》旅游文学
再现辛亥年间国人生活的第一部日记体长篇文言小说——浅谈李涵秋的《雪莲日记》被引量:4
2005年
李涵秋的《雪莲日记》是我国第一部日记体长篇文言小说 ,真实地记述了“武昌变乱”后满族女子雪莲的家庭变故 ,星莲、雪莲姐妹逃出南京城后沿途辗转的见闻感受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思考 ,它应是一部“社会”小说。就当时的小说创作水平来说 ,《雪莲日记》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有它独特创新的一面。
伍大福
关键词:辛亥革命日记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