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先文

作品数:58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电气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电力
  • 9篇变压
  • 9篇变压器
  • 8篇直流
  • 7篇小波
  • 6篇局部放电
  • 6篇放电
  • 5篇电力系统
  • 5篇电网
  • 5篇电压
  • 5篇直流系统
  • 5篇数字信号
  • 5篇功率
  • 5篇仿真
  • 4篇信号
  • 4篇信号处理
  • 4篇信号处理器
  • 4篇虚拟仪器
  • 4篇数字信号处理
  • 4篇变电

机构

  • 39篇东北电力大学
  • 19篇东北电力学院
  • 6篇清华大学
  • 3篇东北电力设计...
  • 2篇特变电工沈阳...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广西电网公司
  • 1篇国电南瑞科技...

作者

  • 58篇任先文
  • 9篇解东光
  • 8篇薛雷
  • 7篇王坤
  • 6篇毕大强
  • 5篇宋阳
  • 5篇郭丹丹
  • 5篇沈重
  • 5篇余志飞
  • 4篇宋家骅
  • 4篇牟晓春
  • 3篇王克英
  • 3篇史永广
  • 3篇孙楷淇
  • 3篇孙功伟
  • 3篇徐宏雷
  • 3篇张峰
  • 3篇王义军
  • 3篇夏庆生
  • 3篇张吉

传媒

  • 9篇东北电力学院...
  • 7篇电测与仪表
  • 4篇电力系统保护...
  • 4篇中国高等学校...
  • 3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继电器
  • 3篇电力自动化设...
  • 3篇中国高等学校...
  • 2篇电力电子技术
  • 2篇变压器
  • 1篇中国电力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高压电器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气开关
  • 1篇东北电力技术
  • 1篇黑龙江电力
  • 1篇吉林电力
  • 1篇黑龙江电力技...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PWM控制在STATCOM中的研究
针对SPWM在静止无功发生器中的广泛应用,介绍了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的逆变器控制信号的实现方法。关键的控制信号SPWM的脉冲宽度采用中值规则采样法来求取。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F2812生成...
任先文王坤孙功伟李刚
关键词:静止无功发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精度脉冲宽度
文献传递
基于GCSC抑制串补输电线路中次同步振荡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含有串联补偿的电力系统中,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次同步谐振(SSR),损坏发电机轴系。运用Gate-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s(GCSC)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消除次同步谐振。本文将基于IEEE Frist BenchmarkModel和轴系扭曲模型,运用过零检测装置控制GCSC的关断脉冲,从而改变串联补偿线路的等值电抗,破坏次同步谐振的发生条件,达到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目的。并且运用Matlab Simulink仿真系统对轴系参数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串补线路中运用GCSC可以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
任先文孔祥实王勋夏庆生
关键词:次同步谐振过零检测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仪的研制被引量:2
1997年
任先文陈骞鲍锋
关键词:变电所直流系统接地故障
电网广域测量系统中PMU的研究和设计被引量:16
2005年
介绍了广域测量系统的概念及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对系统子站PMU的功能进行了分析。针对系统对PMU的要求,采取了模块化分布式的设计方法。由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忽略了电网频率波动的不足,该文引入了自适应采样算法,有效地减少了频谱泄露。PMU的核心器件采用了先进的DSP芯片进行设计,同时利用CAN总线组建了局域网。
任先文谷延辉解东光张吉王佐勋
关键词:PMUGPSDSP频谱泄露
电能质量三项国家标准的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实现被引量:3
2002年
介绍了基于NET2 0 0 0现场总线网络的电能质量三项国家标准的监测与分析在线应用软件的开发研究 ,给出了电能质量的三项指标 -谐波、电压波动与闪变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监测实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上下层应用软件 。
任先文刘福涛孙培略
关键词: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VSC-HVDC的新技术被引量:6
2012年
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新型预充电结构和阶梯波调制技术在VSC-HVDC中的应用。首先,在MATLAB中对传统的MMC预充电过程进行了仿真,归纳了它的缺点,同时给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充电子模块的新结构;其次,考虑到传统PWM、SVPWM和SHPWM等调制技术的缺点,给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等效原理的阶梯波调制技术,这种调制技术使半导体器件可以工作在更低的开关频率下,降低了开关损耗,而且整个调制过程完全独立于交流系统频率之外,可以进行离线计算;接着在MATLAB中进行仿真来验证这一结论和技术的可行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新技术在将来VSC-HVDC的工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任先文王勋刘雅轩夏庆生
关键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基于时滞反馈控制系统抑制次同步谐振被引量:4
2012年
现今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由于系统自身机构可能会引起次同步谐振从而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降低次同步谐振带来的影响,以IEEE Second Benchmark Model作为基础模型,介绍了基于时滞反馈理论所设计的新型控制器并运用其来抑制由于次同步谐振所引起的轴系扭曲。同时借助于特征根聚类法(CTCR)计算出时滞反馈控制器的稳定时间延迟区域。最后以非线性模型的时域仿真来校验时滞反馈控制器抑制次同步轴系谐振的效果,通过仿真可以得出时滞反馈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
任先文孔祥实令晓伟
关键词:次同步谐振电力系统稳定性时域仿真
影响和应涌流因素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首先列出了积分形式的和应涌流数学模型,并指出和应涌流主要是由突变的系统电流流经系统内阻抗,造成运行变压器的磁链改变而形成的,和应涌流的大小由合闸时刻系统内阻抗的大小和系统电流在一周期内时间轴两侧的面积差决定。系统阐述了和应涌流的发生过程,并结合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搭建模型进行仿真。通过改变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负载的功率因素等方式分析了影响和应涌流大小的因素。最后给出了预防变压器差动保护因和应涌流而误动的建议。
任先文徐宏雷赵珣黄加祺孙楷淇
关键词:变压器和应涌流差动保护数学模型仿真
基于虚拟仪器的智能化PMU研究
在PMU的基本功能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故障检测功能,传输速率自适应功能,传输通道自选自控功能等新功能模块的思想,使其能够依据不同数据情况,对传输方案进行智能选择及控制,并基于LabVIEW软件,搭建虚拟仪器进行智能化的PM...
任先文李崇
关键词:智能电网虚拟仪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LABVIEW软件
文献传递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基于ARM9和μC/OS-Ⅱ的嵌入式系统在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中的应用。针对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定位的低频信号注入法容易受到各支路对地电容和环网影响,采用了小波分析方法来实现对故障信号特征的提取。基于小波去噪原理,通过选取适当的小波函数,对支路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克服对地电容对接地故障检测定位的不利影响,实现故障支路的准确定位。目前的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定位装置大都是基于单片机设计的,限制了先进算法的使用。引入ARM嵌入式系统,弥补了定位检测系统无法实现先进算法的缺陷。
任先文邹刚史永广吴杰珊李卓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ARM直流系统小波分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