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群
-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调查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并与北京市男性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入选某三级甲等医院35~60岁在职男职工,记录个人资料及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检查结果,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每周运动情况、吸烟史、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本研究资料完整者共373例,平均年龄44岁,≥50岁者占24.4%(91例)。参照人群为北京男性居民,资料来自北京市卫生局2009年度北京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结果 (1)男性医务人员肥胖、血脂异常和缺乏运动、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务人群的吸烟率接近北京市男性居民平均水平(45.2%和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者的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均明显高于<5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医务人员中≥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77.0%、87.0%、76.0%,分别明显高于<50岁、不吸烟和体质量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医务人员的部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肥胖、血脂紊乱和缺乏运动)合并率明显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医务人员合并3个以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在≥50岁、吸烟和超重/肥胖者明显增高,应进行干预。
- 胡荣李曦潘伟琪符岚薛源芦燕玲于立群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医务人员
- 健康成年人群碎裂QRS波群的检出与意义被引量:32
- 2011年
- 目的:研究碎裂QRS波群(fragmented QRS,fQRS)在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入选连续1 000例无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年龄18~65岁),采集其静息状态下的常规心电图。fQRS的定义为至少2个连续导联的QRS波群存在≥2个R波或者R波的波顶或S波的波谷出现切迹。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与fQRS检出相关的指标。结果:总计86例(8.6%)检出fQRS,其中男性占69.8%(60/86),平均每例的fQRS导联数目为(2.3±0.5)个。90.7%(78/86)的fQRS分布于下壁导联,另9.3%(8/86)分布于胸前导联。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QRS时限偏长及额面心电轴<30°是健康成人常规心电图检出fQRS的独立相关因素。胸前导联呈现fQRS的导联(8例)均包含QRS移行所在导联。结论:①fQRS在健康成年人群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在下壁导联;②健康成年人fQRS的产生似与轻度室内传导延缓和(或)平均心电轴有关。
- 张颖刘兴鹏闫倩黎旭于立群刘小慧董建增马长生
- 关键词:碎裂QRS波群健康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