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永亮

作品数:2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酶
  • 2篇还田
  • 1篇易氧化碳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酶活性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还田方式
  • 1篇腐解
  • 1篇不同秸秆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丁永亮
  • 1篇李锦
  • 1篇和文祥
  • 1篇田霄鸿
  • 1篇闫慧荣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秸秆还田的土壤酶效应初探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适宜模式。【方法】试验地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三原县,在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轮作模式下,采用田间试验,进行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分别设置小麦、玉米秸秆还田2个因素,每个因素下设3个水平(小麦秸秆还田:小麦秸秆高留茬覆盖还田模式、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模式和小麦秸秆不还田模式;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玉米秸秆粉碎深松还田模式和玉米秸秆不还田模式),共组成9种模式,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5~30和3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含量及β-葡萄糖苷酶、FDA水解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TEI)的变化特征。【结果】与对照(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相比,8种秸秆还田模式有机碳、易氧化碳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5~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达到34.72%;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模式5~30cm土层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增幅最大,达到27.02%。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模式总体上提高了5~60cm土层β-葡萄糖苷酶、FDA水解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6种酶的活性,除脱氢酶外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5~60cm土层,所有秸秆还田模式TEI均高于对照,总体上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5~30cm土层TEI增幅最大,达到40.23%。土壤FDA水解酶、蔗糖酶和TEI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表征秸秆还田模式的优劣。【结论】综合考虑可知,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是陕西关中地区适宜的秸秆还田模式。
丁永亮李锦闫慧荣和文祥田霄鸿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随着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化肥施用量逐年递增,随之带来了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已引起了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缓解有机肥料不足的压力,减少化肥过量施用的不良影响,另外秸秆还田还具有提高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增...
丁永亮
关键词:土壤酶有机碳土壤呼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