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德帆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原木
  • 4篇原木材积
  • 4篇木材
  • 4篇材积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活动轮廓模型
  • 2篇计算机
  • 2篇计算机视觉
  • 1篇动态规划
  • 1篇蛇模型
  • 1篇贪婪算法
  • 1篇图像处理与分...
  • 1篇企业
  • 1篇企业资源
  • 1篇企业资源规划
  • 1篇企业资源规划...
  • 1篇资源规划
  • 1篇资源规划系统
  • 1篇自动化

机构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广西南宁凤凰...

作者

  • 6篇龙德帆
  • 6篇樊尚春
  • 2篇邢维巍
  • 2篇庞宏冰
  • 1篇苏波
  • 1篇胡继峰
  • 1篇刘小明
  • 1篇张轩
  • 1篇贾振宏

传媒

  • 2篇中国造纸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电路与系统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计算机视觉在原木材积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开发了计算机视觉的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阐述了原木端面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分割及图像分析中所涉及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具有实用性。
龙德帆樊尚春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
用于原木材积检测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被引量:18
2005年
基于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 ,研究并设计了关键的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 .针对原木端面为类圆形状这一特点 ,对其进行Hough变换 ,然后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骨架提取算法 ,在骨架极值对应的最大圆盘中搜索Hough变换的峰值 ,使每一峰值对应一个原木端面 ,从而实现了原木端面图像的粗略分割 .将活动轮廓模型变换到极坐标系中 ,以梯度的极值作为端面轮廓的候选点 ,可以利用动态规划法来获得能量泛函的全局极值 ,从而实现了精确提取端面轮廓 .
龙德帆樊尚春庞宏冰
关键词:图像处理原木材积HOUGH变换活动轮廓模型
原木检尺系统与ERP接口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04年
讨论了利用VisualC ++开发软件和SQLServer数据库系统实现原木检尺系统和ERP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可省去原人工输入检尺结果的过程 ,节省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并可有效保证数据安全。
樊尚春张轩龙德帆邢维巍
关键词: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基于极坐标中蛇模型的类圆目标轮廓提取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提出了转化到极坐标中的蛇模型。通过把蛇模型转化到极坐标中,使轮廓的候选点得以更有序的排列。由于采用了动态规划法并在整个能量空间中搜索能量泛函的极值,算法对能量泛函的局部极值有较强的鲁棒性。所提出的模型不需要确定初始轮廓,可以用非迭代方法直接求解。与传统的动态规划法和贪婪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极坐标中极点的位置不是很敏感。
龙德帆樊尚春
关键词:SNAKE极坐标动态规划贪婪算法活动轮廓模型
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被引量:15
2003年
提出了基于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原木检尺新方法,设计、研制了相应的自动化检尺系统。工控机控制高分辨率的工业CCD数字成像单元对一手原木端面成像,并把图像数据传输到工控机。基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结合待识别对象的特点,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图像处理和识别软件。图像识别结果经必要的人工交互处理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计算,其结果存入专用数据库。数据库对自动化检尺过程与结果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测结果表明,自动化检尺系统的检尺方法符合国家标准,检尺结果稳定、可靠,检测误差小于1%。
樊尚春龙德帆庞宏冰邢维巍贾振宏刘小明苏波胡继峰黄理宇
关键词:原木材积自动化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计算机视觉在原木材积检测中的应用
开发了计算机视觉的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阐述了原木端面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分剖及图像分析中所涉及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具有实用性。
龙德帆樊尚春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原木材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