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月
-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与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观察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监测医院2011-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2011年1-6月为基线阶段,2012年和2013年1-6月为连续干预后两个阶段,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用药天数、应用时机合理性及使用种类等变化趋势,并统计同期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1.2%下降至84.0%、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均用药天数由8.4d减少到4.1d;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和时间也更为合理,选择种类也更为规范,术前30min^2h应用抗菌药物比例由22.0%逐步提升至35.1%、46.4%(P<0.05);术中追加抗菌药物比例由11.7%增高至23.5%(P<0.05);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1、2d停药比例分别由19.4%、20.4%提高到31.0%、40.1%(P<0.05);预防性应用单种抗菌药物比例由23.5%显著提升至51.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性抗菌药物种类选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比例明显升高,由26.2%提高至54.6%(P<0.01);同期的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由3.5‰逐渐下降至2.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干预有效,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降低,合理和规范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王飞张秀月万书卢岩施红齐月孙明珠
- 关键词:I类切口围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性抗菌药物
- 心电图自动分析在小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2008年
- 目的评价儿科心律失常心电图自动分析(CAI)的准确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小儿CAI失误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147例心律失常患儿分为心脏病组(HD)与非心脏病组(NHD),并对候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儿HD组与NHD组发生CAI失误率分别为24.9%与11.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年龄、基础疾病、CAI诊断条目数是CAI失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HD组与NHD组发生CAI失误的心律失常类型不同。积极针对危险因素提高误诊防范意识,同时改进自动分析技术有望降低CAI失误率。
- 齐月刘颖董光辉
-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电图儿童
- 骨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骨科手术开展目标性监测,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率,分析感染有关危险因素,制定合理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减少感染发生。方法前瞻性调查2013年5月-2014年2月骨科全部手术患者530例,包括临床资料、生活方式、入院及手术相关信息,监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30例手术患者中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0.57%;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与骨折入院、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外周血白细胞(WBC)值、手术持续时间、术者职称、引流管留置天数、术中使用抗菌药物和住院天数有关(P<0.05),而与BMI指数、术前发热、手术类型、ASA麻醉分级等因素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住院天数≥30d、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及COPD、术前外周血WBC高等7个因素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展目标性监测可明确手术部位感染率和危险因素,为骨科预防控制感染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 王飞张秀月万书齐月施红
- 关键词:骨科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 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某医院2011-2016年连续6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6年期间医院感染现患率在1. 90%~2. 58%间波动,呼吸道感染(42. 21%)仍然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其次为血液感染(14. 60%)和器官腔隙感染(11. 68%),医院感染标本送检率呈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鲍曼不动杆菌。结论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呼吸道感染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感控的主要目标。
- 程莉莉张秀月齐月施红金盈月刘文阁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 胺碘酮与毛花苷C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比较胺碘酮与毛花苷C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80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40)和毛花苷C组(n=40)。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 mg静注后,以0.8-1.0 mg/min维持静脉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苷C组:近1周未用洋地黄者,以毛花苷C 0.4 mg静脉注射;近1周口服地高辛者,以毛花苷C 0.2 mg静脉注射,依疗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两组复律情况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5%(33/40)和57.5%(23/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4.2±10.3)min和(30.5±5.1)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心室率,作用迅速、安全有效,不影响心功能,维持时间长,临床可作为急诊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之一。
- 齐月王宁宁
- 关键词:心房纤颤胺碘酮毛花苷C
- 34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治疗情况。方法: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室间隔缺损38例,房间隔缺损18例)在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随时描记12导联心电图,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治疗情况。结果:在56例患儿中,34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61%),其中室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儿占46.43%,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房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儿8例,占44.44%,以阵发性室上速和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先心病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与手术部位,手术方式,路径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况有极大的关系;除室内传导阻滞的患儿随访后未见恢复外,其他病例多数可痊愈。
- 齐月王宁宁赵健竹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手术
- 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的基本入院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易感因素。结果 3 454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56例,感染率为4.52%(156/3 454);感染例次数为19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5.56%(192/3 454);医院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08 083.37±68 180.47)元、(50.37±43.48)d,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的(22 307.79±16 390.74)元、(13.94±10.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1、15.64,P<0.01);其感染部位中,手术部位、下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例次率分别为2.43%(84/3 454)、2.06%(71/3 454)及0.49%(17/3 454);易感因素中,颅内置管、术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分别占55.77%(87/156)、65.38%(102/156)和94.23%(147/156);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4.14%(21/87)、21.84%(19/87)和14.94%(13/87)。结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为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具有多种易感因素和危险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 王飞张秀月王大南齐月孙明珠
-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 综合干预策略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策略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控制效果,以减少SSI感染率。方法 2010年10月开始,对神经外科病房采取渐进式干预措施,包括举办SSI预防控制宣传活动、全院开展学习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医疗主管院长通过查房检查督导感染控制工作、科室内部定期学习交流SSI预防控制知识等,并对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干预前)、2010年10月-2011年9月(干预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干预前调查1 329例手术患者发生SSI 51例,干预后1 506例手术患者发生SSI 36例,总体SSI发生率由3.84%下降至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1,P<0.05);其中,表浅切口SSI发生率由0.60%下降至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器官腔隙SSI发生率由3.24%下降至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结论综合干预策略能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意识,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有效。
- 王飞张秀月齐月刘云会李少一岳阳阳
-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医院感染神经外科干预控制
- 新生儿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分析及干预评价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播散原因,确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调查新生儿病房2012年1-8月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侵入性操作、环境病原菌检测及分析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在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基础上增加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对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干预效果。结果菌膜假丝酵母菌感染29例,早产儿占93.1%,23例感染表现呼吸暂停或周期样呼吸,感染前100.0%应用PICC和胃肠外营养(TPN),所有患儿均使用≥1种的广谱抗菌药物,环境监测未检出病原菌;采用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干预后感染病例及感染率均逐渐减少。结论早产儿是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高危人群,使用PICC、TPN及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能是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高危因素,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真菌感染。
- 卢岩张秀月施红程莉莉齐月刘文阁祖革毛健王大南彭松林
- 关键词:新生儿
- 心衰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心衰患者102例,记录分析每例患者常规12导心电图。结果:心衰时心律失常发生率60.8%,以房性尤其房颤为多见,占48.3%,心律失常与心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心衰程度越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结论:绝大多数心衰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并发心律失常时,房颤、室早、室内传导阻滞发生率最高,心电图可用于指导心衰的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
- 刘颖齐月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