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龙 作品数:147 被引量:312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抗生素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耐药性问题,本试验根据臭氧的杀菌原理试制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消毒类药物——臭氧化橄榄油。以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和醋酸氯己定为对照组,臭氧化橄榄油作为试验组,探究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疗效果。同时为了验证臭氧化橄榄油对子宫内膜的损害,进行了小鼠子宫内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化橄榄油组对于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0~80 mg/L浓度范围内,臭氧化橄榄油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小鼠子宫上皮细胞明显的损伤。臭氧化橄榄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抗生素预防及治疗治疗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 焦京琳 王相国 齐晓龙 常迪 张晋钊 贾淇元 穆秋玲 李秋明 郭勇 倪和民关键词:奶牛 子宫内膜炎 药效比较试验 北京油鸡和海兰褐壳蛋鸡种公鸡精液品质比较及C2CD2和RYR2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2019年 [目的]比较北京油鸡和海兰褐壳蛋鸡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性腺发育情况,并分析2品种间C2CD2和RYR2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试验选取33周龄北京油鸡和海兰褐壳蛋鸡种公鸡各32只,从35周龄开始进行为期10周的精液品质检测。从2品种的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只种公鸡进行屠宰,记录其活体重、左右睾丸重以及鸡冠重并分析睾丸指数等,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2CD2和RYR2基因在2品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海兰褐壳蛋鸡种公鸡的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和性腺发育情况均优于北京油鸡。C2CD2基因在北京油鸡中的表达量高于海兰褐壳蛋鸡,而RYR2基因在北京油鸡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海兰褐壳蛋鸡(P<0.05)。[结论]海兰褐壳蛋鸡的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和性腺发育情况均优于北京油鸡,RYR2基因可作为提高鸡精子总数的候选基因。 冯宇航 齐晓龙 邢凯 王相国 倪和民 郭勇 盛熙晖关键词:精液品质 北京油鸡 海兰褐壳蛋鸡 GlyCAM-1在人工诱导发情绵羊子宫的表达研究 2016年 为探讨GlyCAM-1在人工诱导发情绵羊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在绵羊发情后第10、12、14、16、18天子宫组织中Gly CAM-1的表达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GlyCAM-1 m RNA表达量在第10~18天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绵羊发情后第10天Gly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4个时间点(P<0.05),第12天显著降低(P<0.05),之后相对保持恒定,到第18天又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GlyCAM-1蛋白约34 k D,子宫组织中Gly CAM-1蛋白表达量在第10~18天亦呈现先逐渐减少然后又逐渐增加的波动趋势,其中发情第10天蛋白表达量最多,显著高于其他4个时间点(P<0.05),第12、14、16天Gly CAM-1的表达量降低但变化不明显(P>0.05),第18天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绵羊发情后第10~18天,GlyCAM-1在子宫的转录、表达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 熊善辉 倪和民 齐晓龙 常迪 朱伯阳 盛熙晖 刘云海 郭勇关键词:绵羊 子宫 蛋白免疫印迹 支持细胞在精子发生中的关键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支持细胞作为睾丸曲精细管内唯一的体细胞,不仅为生殖细胞提供物理支撑和营养环境,还通过形成紧密连接构成血睾屏障,保护生殖细胞免受外界干扰。精子发生时,TGF-β/Smad、AMPK和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共同调控紧密连接的拆解和重建过程,确保生殖细胞顺利穿越生精上皮,完成精子发生。近年来,随着组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支持细胞的关键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本文结合新兴技术的应用,综述了支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紧密连接的组成以及支持细胞调控精子发生的信号通路,以期为精子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王秋月 齐晓龙 龙城关键词:睾丸 支持细胞 血睾屏障 精子发生 信号通路 ssc-miR-17-3p调控脂肪沉积的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找到与猪脂肪沉积相关的候选靶基因,为ssc-miR-17-3p参与脂肪沉积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利用miRDB,miRWalk和TargetScan数据库获得了miRNA-17-3p候选靶基因;利用DAVID和KOBAS数据库对候选靶基因进行了KEGG/GO功能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可视化工具构建了其可能参与的调控网络。【结果】结果表明,ssc-miR-17-3p候选靶基因TSTD2、CSDE1、SCGB1D1、TEAD1、GPD2、NFATC3、MBNL1、PPP1R12B、CAMK2D、HBEGF、LRRC28、UBE2D4、MAP4与脂肪沉积有关。GPD2、CAMK2D、HBEGF等可能在催产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以及脂质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糖醇代谢、大分子代谢,细胞代谢等过程发挥了作用。【结论】ssc-miR-17-3p可能通过调控多个靶基因,信号通路和生物过程影响脂肪的沉积与代谢,其功能有待进一步实验室试验验证。 赵志显 邢凯 常雪蕊 齐晓龙 盛熙晖 倪和民 王相国 肖龙菲 王楚端 郭勇关键词:脂肪沉积 一种用于种公猪饲养的营养物质添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种公猪饲养的营养物质添加装置,涉及养猪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混料箱、顶盖、空心管、竖轴、搅拌棒、辅助搅拌叶片、液态饲料容器、横管,所述的横管与空心管连通,横管底端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料孔,所述的混料箱侧壁上... 龙城 齐晓龙LPS对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中bta-miR-224和bta-miR-146a表达的影响 2024年 通过对外泌体及其miRNA和乳腺相关泌乳因子的研究及乳汁中外泌体miRNA(bta-miR-146a、bta-miR-224)的差异表达,探索牛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miRNA在亚临床型乳房炎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寻找亚临床型乳房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标,为奶牛乳房炎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运用20μg/mL LPS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构建亚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细胞模型,检测体外模型中乳腺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bta-miR-146a和bta-miR-224及泌乳基因的差异表达,进一步采集健康和患病奶牛乳汁并其检测外泌体中bta-miR-146a和bta-miR-224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20μg/mL的LPS作用24 h即可成功建立亚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细胞模型。在该模型中,产奶量和乳汁质量下降的重要标志因子ACSL1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从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和乳汁中成功提取并鉴定了外泌体,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外泌体的脂质双层膜结构,囊泡大小为30~150 nm。20μg/mL LPS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和乳汁来源外泌体中bta-miR-146a和bta-miR-224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总之,牛奶来源外泌体bta-miR-146a和bta-miR-224可以作为奶牛乳房炎早期诊断的候选因子。 徐欣然 姚鑫鑫 房子豪 郭凯军 肖龙菲 常迪 盛熙晖 齐晓龙 刘冰颖 王相国关键词:外泌体 日粮氧化油脂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脂质代谢及载脂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产蛋鸡脂质代谢旺盛,日粮油脂氧化程度可能会影响产蛋鸡的生理状况.本研究以高峰产蛋鸡为对象,研究日粮氧化大豆油对产蛋鸡生产性能、血清及肝脏脂质代谢、雌二醇及肝脏载脂蛋白apoB100和apoVLDL-Ⅱ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 岳洪源 王晶 齐晓龙 张海军 武书庚 齐广海关键词:脂代谢 雌二醇 载脂蛋白 产蛋鸡 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252只产蛋率、体重相近的健康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蝇蛆蛋白饲粮,各组蝇蛆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产蛋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料蛋比显著增加(P<0.05),产蛋率、产蛋量、平均蛋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和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而蛋清比例、哈氏单位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输卵管膨大部组织学形态正常。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蝇蛆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未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清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但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3.20%时则会产生不利影响。 车彦卓 宣秋希 武书庚 王晓翠 齐晓龙 王晶 张海军 齐广海关键词:蝇蛆蛋白 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2020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下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清品质及血清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252只产蛋率相近的33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SIDAA)平衡模式下配制的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50%、14.85%、13.20%)的玉米-豆粕-黑水虻蛋白饲粮,各组黑水虻蛋白与豆粕提供等量的粗蛋白质。预试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16.50%组相比,14.85组%和13.20%组的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13.20%组的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14.85%组的产蛋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16.50%组相比,14.85%组的平均蛋重、蛋清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13.20%组的平均蛋重、浓蛋白重、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蛋清重和哈氏单位呈下降趋势(P=0.0513和P=0.0673)。3)各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6.50%和13.20%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分泌功能有轻微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SIDAA模式下,以黑水虻蛋白替代豆粕并使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4.85%时对鸡蛋蛋清品质无不良影响。 车彦卓 黄振吾 武书庚 王晓翠 齐晓龙 王晶 张海军 齐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