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灿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心脏
  • 3篇心脏病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心脏
  • 3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瓣
  • 2篇右室
  • 2篇术后
  • 2篇四联症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学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法洛四联症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瓣
  • 1篇带瓣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作者

  • 9篇黄灿
  • 7篇吴忠仕
  • 6篇杨一峰
  • 5篇赵天力
  • 4篇谢立
  • 4篇杨进福
  • 3篇卢婷
  • 2篇宋逢林
  • 2篇唐幂
  • 2篇张伟志
  • 2篇吴斯杰
  • 2篇张鸿
  • 1篇金万存
  • 1篇吴勤
  • 1篇尹倪
  • 1篇熊炼
  • 1篇高雷
  • 1篇孙国文
  • 1篇龚医博

传媒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66例法洛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术后随访观察
2016年
目的总结分析右室双出口(DORV)的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以提高该类患儿手术存活率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法洛四联症型右室双出口患儿。合并主动脉瓣下/双关型室间隔缺损(VSD)51例,无关VSD型15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9例,合并冠状动脉异常2例,合并镜面右位心2例。手术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4.18±3.19)岁。体重6.5—44(14.98±8.13)kg。其中,根治手术55例,BT分流5例,Glenn分流4例,Fontan术2例,全组再手术3例。结果本组病例中近期死亡7例,死亡率为10.6%,根治手术死亡率为9.1%。全组呼吸机使用时间(54.94±70.07)h,ICU停留时间为(5.23±5.65)d。按照右室流出道(RVOT)压力阶差将49例存活的DORV根治术患者分为≤25mmHg,25-40mmHg及〉40mmHg三组,比较三组间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25mmHg组与25—40mmH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5mmHg组与〉40mmHg组比较其插管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瓣膜反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脉异常起源。结论符合根治手术条件的法洛四联症型DORV可以取得良好的一期根治手术结果。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SD)可增加该类患儿手术的死亡率。术后瓣膜反流、重度左右室流出道梗阻为该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
黄灿杨一峰吴忠仕赵天力杨进福尹倪谢立唐幂吴斯杰
关键词:随访研究
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单中心511例经验总结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随着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产前产后诊疗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小婴儿手术患者逐年增多。本研究旨在回顾性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开展CHD产前咨询以来,3月龄内小婴儿CHD外科治疗的早期预后情况,探讨术后死亡和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延迟恢复定义为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心脏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ure unit,C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任一指标超过全组第3四分位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死亡及延迟恢复相关危险因素及比值比(odds ratio,OR)。结果: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共511例诊断为CHD的小婴儿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外科治疗,其中217例(42.5%)为复杂CHD。手术中位年龄60 d(3 h~90 d),中位体重4.5(1.7~8.4)kg。住院期死亡26例,总死亡率5.1%。其中,预后风险评分≤2的患儿死亡5例(5/294,1.7%),复杂CHD患儿死亡21例(21/217,9.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复杂CHD(OR=5.53,P<0.001)、体重<4.0 kg(OR=9.86,P<0.001)、术前有症状(OR=3.17,P=0.012)、急诊手术(OR=11.66,P<0.001)为住院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术后呼吸机辅助、CICU滞留、术后住院天数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1.0(0.3~979.0)h、3.0(0.5~91.0)d、11.5(3.0~105.0)d,其中177例(34.6%)患儿延迟恢复。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复杂CHD(OR=3.41,P=0.001)、体重<4.0 kg(OR=4.55,P<0.001)、术前有症状(OR=3.91,P<0.001)为术后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3月龄内小婴儿CHD手术死亡率偏高,特别是复杂CHD患儿与<4.0 kg的低体重患儿。建立产前产后诊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避免术前出现症状,减少急诊手术比例,改善小婴儿CHD外科治疗的早期预后。
卢婷钱涛唐轶伦袁浩泳毛幸黄灿黄灿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小婴儿低体重外科治疗
手工缝制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带瓣管道在右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由于缺乏大口径肺动脉带瓣管道产品,手工缝制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带瓣管道逐渐被国际上众多心脏中心用于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本研究旨在总结e PTFE带瓣管道植入后的早期临床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总结管道的缝制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使用ePTFE带瓣管道进行RVOT重建的21例患者,手术时年龄4.3~43.8(中位数15.1)岁,体重(38.9±4.1)kg。14例为再次行RVOT重建,其中12例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术后6.3~31.0(中位数13.8)年肺动脉瓣反流患者,2例为牛颈静脉带瓣管道(bovine jugular vein conduit,BJVC)衰败;7例为Ross手术,其中3例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2例以主动脉瓣反流为主,2例同时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狭窄和反流。ePTFE带瓣管道均在术中按统一标准缝制,3叶瓣膜等大,瓣窦底缘呈圆弧形;瓣叶游离缘呈直线形,长度比管道直径约长1 mm;瓣窦高度为管道直径的4/5;瓣叶交界高度为瓣窦高度的3/4;裁剪后连续不穿透缝合至Gore-Tex血管内面以制成带瓣管道。直径18、20、22 mm的带瓣管道各使用2例、9例、10例。总结手术结果、术后康复速度和并发症,分析术后心功能状态和管道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化趋势。结果:在ePTFE带瓣管道重建RVOT术中,2例Ross手术患者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2例TOF术后肺动脉反流患者同期行左右肺动脉加宽成形,1例BJVC衰败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再次RVOT重建手术转流时间为(130.9±16.9)min,仅1例阻断主动脉行室间隔残余漏修补;Ross手术转流时间为(242.7±20.6)min,阻断时间为(145.6±10.5)min。术后呼吸机辅助、监护室停留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5 h~7.7 d(中位数17.1 h)、11.2 h~29.5 d(中位数1.9 d)和6.0~56.0(中位数13.0)d。患者均存活出院,出院后随访率100%,中位随�
钱涛黄灿卢婷张鸿张鸿谢立谢立
关键词:膨体聚四氟乙烯右室流出道重建带瓣管道
86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总结86例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6例CAVSD患者.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1个月至17岁,平均(32.3±46.5)个月,其中<6个月24例,≥6个月62例;身高53 ~ 165(82.1 ±27.6)cm;体重4.1 ~43(10.8±8.7)kg.Rastelli分型:A型67例,B型15例,C型4例.合并21-三体综合征6例.术前房室瓣反流轻度32例,中度38例,中重度16例.肺动脉高压轻度15例,中度54例,重度17例.结果 86例患儿采用双片法外科矫治69例,采用单片下压法17例.术后所有患儿均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呼吸机辅助2.5~244(30.9±47.7)h.监护室停留时间14~306(87.7±76.8)h.住院时间6~50(16.4±9.2)d.全组术后死亡4例(4.7%),其中双片法外科治疗组3例,单片下压法外科治疗组1例;4例患儿均死于术后瓣膜反流加重,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双片法和单片下压法治疗CAVSD均可取得满意的手术早期疗效.
谢立黄灿赵天力杨进福吴忠仕杨一峰宋逢林
关键词:心间隔缺损外科学
M3受体通过激活MEK1/2-ERK1/2信号通路促进H9c2心肌细胞生存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受体)对H9c2心肌细胞MEK1/2-ERK1/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 H9c2心肌细胞用非选择性或选择性M受体拮抗药处理30 min之后,以氨甲酰胆碱刺激细胞,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全细胞蛋白质中MEK1/2和ERK1/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以氨甲酰胆碱刺激H9c2心肌细胞能显著增加MEK1/2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这种活化作用可被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药阿托品完全阻断;M3受体选择性拮抗药DAU 5884可以阻断氨甲酰胆碱对MEK1/2-ERK1/2的激活,但M1、M2和M4受体的选择性拮抗药则没有这种阻断作用;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氨甲酰胆碱能增加H9c2心肌细胞的生存能力,这种细胞保护作用可被阿托品和DAU 5884消除。结论在H9c2心肌细胞中,氨甲酰胆碱通过M3受体调控MEK1/2-ERK1/2信号通路,并由此促进细胞的生存。
张伟志黄灿杨一峰
关键词:H9C2心肌细胞细胞生存
口服波生坦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Fontan术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20年
目的采用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方法评价口服波生坦(Bosentan)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Fontan术后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系统性检索2018年12月以前,Pubme、EMBASE以及循证医学数据库关于先天性心脏病Fontan术后患者接受口服波生坦治疗的研究文章。用Review Manager version 5.0(Cochrane Collaboration)和加权均数差分析所获取的数据并评价波生坦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来源于5篇文献的83例接受Fontan手术的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最短16周的波生坦治疗,并表现出对该治疗的良好耐受,没有出现肝酶水平的显著升高(3倍于正常水平)。波生坦治疗前后,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峰值摄氧量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服波生坦治疗对于Fontan术后患者是安全的,能够获得良好耐受。由于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以及本研究的局限性,口服波生坦治疗在Fontan术后患者中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魏婷婷卢婷袁浩泳吴忠仕黄灿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FONTAN手术
Down综合征对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估Down综合征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4年至2009年行心脏手术治疗的35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Dow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此类患儿的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接受一期手术修复。术后早期死亡1例(2.9%);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5.7%);肺部并发症15例(42.9%)。术后早期Ⅲ°房室传导阻滞4例(11.4%)。对30例随访10个月-6年[(3.8±1.1)年],无远期死亡和再次手术病例,存活者心功能为NYHAI或Ⅱ级。结论:Down综合征增加了先天.陛心脏病手术的早期风险陛,但不增加死亡率,术后中期生存状态良好。
张伟志杨一峰黄灿赵天力
关键词:DOWN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治疗婴幼儿肺动脉瓣狭窄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总结10例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胸小切口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简称杂交手术)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共收治10例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0.7~42(14.8±15.8)个月,其中新生儿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卵圆孔未闭6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肌部室间隔缺损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三尖瓣反流5例,均在TEE引导下接受杂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儿均人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呼吸机辅助0.5—41(6.8±12.3)h。监护室停留时间2~85(31.1±22.8)h,住院时间6~20(11.4±5.1)d。术后肺动脉跨瓣压差降至16~45(31.1±9.8)mrnHg,较术前明显降低(P〈O.001)。全组无住院死亡,所有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在TEE引导下行杂交手术治疗婴幼儿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安全、疗效优良的治疗策略。
谢立黄灿吴斯杰金万存高雷吴勤杨进福吴忠仕赵天力杨一峰宋逢林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杂交手术
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不预防性放置引流的临床研究(附200例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简单先心病直视手术后不预防性放置外科引流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0例,年龄1-5岁,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心脏直视手术,右侧心包开窗后不放置引流管关胸。术后观察临床表现以及恢复情况。术后随访一月。结果术后2周随访,4例患儿发现右侧胸腔中-大量积液,其中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重新入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首日引流量为300-800 ml,总引流量为400-1 500 ml,引流时间3-7 d。4例患儿术后1月复查均未再发现心包和胸腔积液。结论儿童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后患儿,通过实施右侧心包开窗,可以不预防性放置外科引流。该技术能够避免外科引流所引起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护理和康复;能够避免因放置外科引流管所引发的不良医疗事件;能够避免术后急性心包填塞,预防迟发性心包积液可能导致的心包填塞。
唐幂熊炼赵天力杨进福吴忠仕黄灿龚医博孙国文张鸿杨一峰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引流术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