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权芳

作品数:92 被引量:3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2篇色谱
  • 12篇病毒
  • 11篇信号
  • 11篇芝麻
  • 11篇山芝麻
  • 11篇通路
  • 10篇信号通路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相色谱
  • 9篇乙型
  • 9篇乙型肝炎
  • 9篇乙型肝炎病毒
  • 9篇高效液相
  • 9篇肝损伤
  • 9篇肝炎
  • 9篇肝炎病毒
  • 8篇星状细胞
  • 8篇NF-ΚB
  • 7篇纤维化

机构

  • 5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5篇广西中医药大...
  • 33篇广西中医学院...
  • 6篇广西卫生职业...
  • 5篇广西中医学院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桂林三金药业...
  • 1篇玉林市中医医...

作者

  • 90篇黄权芳
  • 51篇林兴
  • 27篇黄仁彬
  • 22篇伍小燕
  • 21篇张士军
  • 13篇陈朝
  • 11篇龚敏阳
  • 10篇韦锦斌
  • 8篇莫小林
  • 7篇刘曦
  • 6篇刘倩
  • 6篇朱华
  • 6篇周燕华
  • 4篇吕淑娟
  • 4篇韦振源
  • 4篇廖明
  • 4篇韦玲
  • 3篇廖月葵
  • 3篇甘典辉
  • 3篇林军

传媒

  • 11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广西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药房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药材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2009第二...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成药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医药导报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信号通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类广泛存在的、调控着多种基因转录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NF-κB的不适当表达和激活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以NF-κB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究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思路。本文就NF-κB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及其与肝星形细胞(HSCs)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黄权芳
关键词:转录因子-ΚB肝纤维化肝星形细胞
山芝麻酸甲酯对CCl_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山芝麻酸甲酯对四氯化碳(CCl_4)诱发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50 mg·kg^(-1))及山芝麻酸甲酯低、高剂量组(50,200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给予20%CCl4,每周2次,总共8周,制备大鼠慢性损伤模型,与此同时,治疗组每日给大鼠灌胃山芝麻酸甲酯或水飞蓟素1次,共8周。实验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活性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d),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合酶-2(CO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8(Caspase-8),以及凋亡相关蛋白Fas,Fas 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山芝麻酸甲酯明显改善CCl4引起的严重病理性肝损伤;降低大鼠血清ALT,AST和ALB的水平,提高肝脏SOD,GSH-Px和GSH-Rd的活力;明显降低血浆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山芝麻酸甲酯明显抑制了与炎症反应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NF-κB,以及重要酶i NOS和COX-2的活力。此外,山芝麻酸甲酯明显抑制Caspase-3,Caspase-8,Fas和Fas L蛋白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结论:山芝麻酸甲酯对CCl4致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以及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卢春远林兴黄权芳韦锦斌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损伤NF-ΚB信号通路
一种中药鹅不食草二倍半萜类单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鹅不食草二倍半萜类单体心菊内酯的制备及其应用。通过运用先进的植化提取、分离方法,从中药鹅不食草中分离出二倍半萜类单体心菊内酯,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可有效减轻肝脏病理损伤、抑制胶原沉积、抗炎、抗脂质过氧化,...
林兴黄权芳韦锦斌白法承韦园园温淑娟张晓琳黄仁彬
文献传递
疏血通脉胶囊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梗死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脑梗死后缺血缺氧的环境及炎症反应均不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文章观察疏血通脉胶囊联合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MSCs组及BMSCs联合疏血通脉胶囊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建模后24 h,联合治疗组尾静脉注射1 m L BMSCs悬液(2×109个/L),同时给予疏血通脉胶囊0.64 g/kg灌胃;BMSCs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BMSCs悬液(2×109个/L)和给予等体积的等渗盐水灌胃;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PBS和给予等体积的等渗盐水灌胃。移植前及移植后3,7,14,28 d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移植后28 d取大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皮质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缺血周边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移植后7、14、28 d,与BMSCs组和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内与移植前和移植后3 d比较,大鼠神经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与组内移植后7 d比较,移植后14、28 d神经缺损评分均降低(P<0.05);与移植后14 d比较,移植后28 d神经缺损评分降低(P<0.05)。移植后28 d,联合治疗组细胞凋亡数(51.40±4.04)明显少于模型组(74.80±5.31)和BMSCs组(67.20±4.66),而BMSCs组明显少于模型组(P均<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脑缺血区VEGF和BDNF阳性细胞细胞质呈棕黄色或棕褐色。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联合治疗组VEGF和BDNF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联合治疗组较BMSCs组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舒血通脉胶囊联合BMSCs移植能促进大鼠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其可能与促进VEGF和BDNF蛋白表达及减少神经元细胞�
陈朝刘泰黄一挚黄敏甘典辉黄权芳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脑缺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六月青总皂苷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六月青总皂苷(TLYQ)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TLYQ,以拉米夫定作阳性对照,作用72h后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同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TLYQ对HepG2.2.15细胞的50%生长抑制率(TC50)为349.51mg·L-1,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50%抑制率(IC50)为9.45mg·L-1,其治疗指数(TI)为36.98。结论:TLYQ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林兴黄权芳张士军刘曦黄仁彬
关键词:HEPG2.2.15细胞HBSAGHBEAG
委陵菜酸通过阻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LX-2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委陵菜酸(TA)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分析其对LX-2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培养的LX-2细胞分为正常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组(20 ng/mL)、1-吡咯烷二硫代羧酸铵盐(PDTC)组(PDGF-BB联合10 mmol/L PDTC)、TA处理组[PDGF-BB分别联合(35、25、15)μmol/LTA]。噻唑蓝(MTT)法检测T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试剂盒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 p65)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磷酸化的NF-κB p65(p-NF-κB p65)、NF-κB p65抑制蛋白α(IκB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A明显抑制LX-2细胞的活化增殖,降低α-SMA和TGF-β的蛋白表达;同时,TA处理可降低细胞中ASL、ALT和TBIL的水平,减少细胞损伤;TA明显诱导LX-2细胞凋亡,下调Bcl2表达同时上调BAX的表达。TA能明显抑制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NF-κB p65和IκBα蛋白的磷酸化。结论TA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李艳张晓琳韦园园温淑娟林兴黄权芳
关键词:细胞增殖
广西木棉花的显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木棉花的显微特征。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木棉花各部位的显微构造与粉末特征。结果:木棉花花萼横切面有分泌腔,花萼内表面密布簇生柔毛;花瓣上下表皮被有星状毛;花柱横切面呈五角形;粉末中有非腺毛、花粉粒、草酸钙簇晶等。结论:以上显微鉴别特征可为木棉花的鉴别提供依据。
黄权芳刘倩林兴陈朝龚敏阳
关键词:木棉花显微形态生药学
山芝麻抗鸭体内乙肝病毒及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山芝麻水提取物对鸭乙肝病毒(DHBV)的抗病毒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方法将DHBV-DNA阳性的麻鸭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山芝麻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于用药前、用药第7、14天及停药后第7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DHBV-DNA滴度和DHBsAg水平,以及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实验结束时,取肝脏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芝麻高剂量组、拉米夫定组用药后血清中DHBV-DNA、DHBsAg、ALT/AST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停药后7 d,山芝麻高剂量组的DHBV-DNA、DHBsAg、ALT/AST仍能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而拉米夫定组则出现明显反跳现象;山芝麻中剂量组显示有一定的效果,小剂量组无明显抑制作用。山芝麻各剂量组血清中TBiL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镜下观察山芝麻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组鸭肝脏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山芝麻连续用药后有一定的抗炎及护肝作用。
林兴黄权芳张士军黄仁彬陈兆霓
关键词:山芝麻鸭乙肝病毒拉米夫定
鹅不食草心菊内酯对肝星状细胞PI3K/Akt和NF-κB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心菊内酯对IL-1β刺激下LX-2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LX-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Y294002组及鹅不食草心菊内酯高(2μmol/L)、中(1μmol/L)、低(0.5μmol/L)浓度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30 min使其增殖活化后,再加入相应药物干预24 h。采用MTT法检测LX-2细胞增殖;试剂盒法检测细胞上清液AST、ALT、LDH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鹅不食草心菊内酯能显著抑制IL-1β刺激下LX-2细胞活化与增殖,降低细胞内Col-Ⅰ、Col-Ⅲ、PI3K、P70S6K、Akt、NF-κB P65 mRNA表达,并能显著降低PI3K、P70S6K、Akt、P65、IκBα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鹅不食草心菊内酯可显著抑制IL-1β激活的LX-2细胞活化与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温淑娟白法承李艳韦园园黄权芳林兴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
山芝麻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ⅠmRNA和ColⅠ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山芝麻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mRNA和ColⅠ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灌胃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周末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山芝麻提取物对大鼠肝组织ColⅠmRNA的相对表达值,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lⅠ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山芝麻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ⅠmRNA和ColⅠ蛋白的表达(P<0.01或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作用逐渐增强,呈现量效反应关系。结论:山芝麻提取物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抑制ColⅠ有关。
林兴黄权芳张士军廖明黄仁彬
关键词:山芝麻肝纤维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