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供给和需求冲击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中国产能过剩被引量:13
- 2014年
- 产能过剩受供给与需求双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其他冲击,构造包含劳动与资本要素的计量方法,测算出我国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及其变化,并实证检验我国产能过剩的本质特性及趋势特征。实证估计结果显示,我国产能过剩具有阶段性,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求关系的一个阶段性特征。2001年之前的大部分年份供给与需求冲击正相关且二者表现为积极冲击,2001年之后供给冲击稳定而正向需求冲击不断增加,由于产能过剩将伴随着供给冲击的增加和需求冲击的下降或者不变,因此进一步验证了我国不存在真正长期产能过剩的结论,产能过剩只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过程中的暂时性特征。
- 齐红倩黄宝敏李伟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产能过剩
- 买卖价差视角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结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指令驱动型交易机制,运用上市公司高频面板数据,通过竞争性成分、指令处理成分以及信息不对称成分和流动性成分对股票买卖价差及投资者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但没有缩小信息不对称,反而扩大了信息不对称及买卖价差,信息不对称成分和流动性成分的共同作用缩小了买卖价差。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存在重大疑虑,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产生负经济后果。
- 肖燕齐红倩黄宝敏
-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买卖价差信息不对称
-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消费变动趋势与持续性——基于供给与需求冲击的视角
- 2014年
- 城镇化进程中保持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性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顺利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在于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的持久性。利用我国1989—2013年的实际经济数据,基于5个经济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估计出5类冲击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动态演进规律及其内在机理,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从5类外部根本冲击出发保持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持久性。实证结果表明,正向的个人对未来不确定性预期变化冲击、货币冲击和需求冲击,最终均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得到提高,而正向的供给冲击和价格冲击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利用积极冲击对居民消费的正向影响,避免消极冲击对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
- 齐红倩黄宝敏王志涛
- 关键词:SVAR模型
- 我国企业所有制差异与效率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流动性的严重过剩,广义货币存量M2已经突破100万亿元。本文基于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典型化事实,从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制差异角度入手,建立数理模型研究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微观形成机理。从国有和非国有...
- 齐红倩黄宝敏李民强
- 关键词:企业经济金融抑制
- 文献传递
- 能源效率、环境约束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逐步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能源效率低和环境保护不足问题,能源安全和环境承载能力是决定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充分吸纳和借鉴国内外关于能源效率、环境约束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 黄宝敏
- 关键词:能源效率环境约束经济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
- 文献传递
- 房地产财富效应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不对称性被引量:9
- 2013年
- 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模型,兼顾房地产的抵押信贷效应,综合房屋价格、房屋面积等要素,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不对称性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1999-2011年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作用程度,以及房地产财富效应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不对称性。实证表明,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且房地产财富升值阶段的消费变化程度大于房地产财富紧缩阶段的消费变化程度,即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同时,对我国房地产财富升值阶段和紧缩阶段构成的系统VECM估计结果显示,升值和紧缩阶段均具有较好的短期修正机制,对暂时偏离均衡状态的波动也具有较强的调整力度。
- 齐红倩黄宝敏
- 关键词:房地产财富效应
-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被引量:6
- 2013年
- 与美国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催生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2008—2010年间的爆发式增长,是政府相继实施的宽松与紧缩货币政策的后果。基于中美影子银行发展的对比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存在以下主要风险:1.影子银行体系的联动性以及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交叉作用放大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2.影子银行体系的期限错配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不透明性导致其易被挤兑的内生脆弱性风险;3.影子银行资金断裂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实体产业产出降低和社会就业不足。因此,增强金融衍生产品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合理分配金融资源在我国实体产业中的比例分布,以及建立影子银行的预警监测与风险化解机制,能够有效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
- 齐红倩黄宝敏
-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