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福
- 作品数:34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围术期的麻醉风险评估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术期的麻醉风险评估系统,涉及麻醉医疗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得到待评估患者的评估参数;基础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待评估患者的评估参数,计算待评估患者的基础麻醉风险评分;疾病风险模块,用于根据待...
- 陈艳佳马卓黄兴福林春水苏张雨任子涵李子瞻
- 术中不能诱发的左后分支型室速射频消融效果的临床观察
- 目的 部分分支型室速患者术中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此类患者消融结果缺乏系统报道,本研究就常规消融术中不能诱发的分支型室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2003-2012年我院收治的27例反复发作心律失常患者(16男,1...
- 何利伟彭新辉杨浩黄兴福彭健
- 不同血钾水平的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不同血钾水平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检测入院时血钾水平。出院后于2016年4~5月通过电话或查阅病例系统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入院时血钾水平与出院后全因死亡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住院心衰患者941例,血钾<3.5 mmol/L患者占11.5%(108/941),血钾>5.5 mmol/L患者占1.5%(14/941)。入院时血钾水平越高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肾功能不全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比例更高,出院时较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P均<0.05)。出院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7个月,共有194例(20.6%)患者死亡。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后,与入院时血钾4.0~5.0 mmol/L的患者比较,入院时血钾>5.0 mmol/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风险比HR 1.05,95%可信区间CI 1.16~2.38,P=0.03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血钾<4.0 mmol/L患者死亡风险无明显增加(HR 0.90,95%CI 0.63~1.29,P=0.557)。结论:血钾紊乱是住院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入院时高血钾可明显增加住院心衰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风险。
- 许顶立周浩斌白煜佳黄兴福赖文岩詹琼曾庆春
-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钾
- 静脉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33
- 2007年
- 目的了解静脉胺碘酮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规范使用胺碘酮,减少其副作用。方法对本院在2003年10月到2005年9月的静脉使用胺碘酮的全部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静脉胺碘酮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2.6%,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肝功能异常。重度肝功能异常的病例9例,需干预的严重心动过缓7例,需干预的低血压4例,过敏反应1例。结论尽管静脉胺碘酮有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但只要密切监测,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其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 黄兴福杨艳敏朱俊谭慧琼王国干袁贤奇梁岩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胺碘酮静脉注射肝功能异常
- P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中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索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临床带教中对于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第一次在心内科和麻醉科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生42名,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PBL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法,PBL组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主要评价两组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差异,同时评价两组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在医患沟通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和出科考试成绩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效果显著,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 陈艳佳林春水黄铮彭健黄兴福
- 关键词:医患沟通PBL教学法医学教育
- Carto3系统引导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8例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观察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后简称Carto3系统)引导压力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效果。方法因AVNRT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58例,观察组28例,在Carto3系统引导下采用压力导管消融术治疗;对照组30例在X线引导下行常规射频消融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消融功率、消融次数、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射线剂量、AVNRT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消融功率为(25.7±6.0)W、放电次数(4.8±1.1)次、手术时间(86.7±11.9)min,对照组分别为(35.7±10.0)W、(7.9±3.2)次、(93.2±11.3)min,观察组消融功率和放电次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整个手术过程零射线,对照组X线曝光时间为(23.1±6.0)min,射线剂量为(5.0±7.9)Gy/cm2,两组相比,P均<0.05。随访3~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与常规射频消融术相比,Carto3系统引导下压力导管消融术消融功率更低、消融次数减少、不延长手术时间,治疗AVNRT安全、有效,还可避免X线带来的危害。
- 刘深荣朱庭延陈燕玉谢亮真黄兴福彭健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X射线
- 关附庚素对HERG钾通道电流及通道动力学的影响
- 目的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评价关附庚素对HERG基因表达的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Kr)及通道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把野生型HERG基因转染入人胚肾细胞(HEK293),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
- 黄兴福彭建许顶立杨艳敏朱俊刘静涵
-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小憩室的室性早搏消融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55岁,因频发性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行射频消融,心电图室早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胸前移行在V4导联,Ⅱ、Ⅲ和aVF导联QRS波主波向上,上升支轻度顿挫、Ⅰ导联呈"Qr"形。影像和三维标测显示最早激动点在右室流出道(RVOT)前间隔,在该处消融室早消失,但停止放电,室早重现。经造影和三维重建发现RVOT一小憩室,在憩室内标测到提前28ms电位,且在此处起搏获得与室早一致的图形,在该点消融成功。
- 黄兴福许顶立彭健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憩室
- 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钠肽(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lrhBNP;新活素)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脏监护(CCU)病房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应用IrhBNP治疗的ADHF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rhBNP,临床疗效评价主要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 h和出院前临床症状:呼吸频率(RR)、心率(HR)、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径(L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肌钙蛋白I(TnI)的变化。结果 108例(85.7%)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8例患者心功能改善不明显,4例因心力衰竭加重死亡,4例因感染加重死亡,2例因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rhBNP治疗24 h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即有明显改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上升,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血浆NT-proBNP浓度还可进一步改善(P<0.05),左心室舒张末径缩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血清肌钙蛋白I浓度显著降低,住院时间为(9.3±6.1)d。结论 ADHF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lrhBN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浓度,治疗过程中对收缩压、肝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 陈艳佳黄兴福曹世平宾建平彭健许顶立林春水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功能
- 冻干重组人脑钠肽与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冻干重组人脑钠肽(lyophilized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lrhBNP;新活素)与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急性发作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呼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南方医院心内科住院87例(男46例,女41例,年龄32~79岁)CHF急性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rhBNP。一级终点: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二级终点:有效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下降速度。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于CHF急性发作合并Ⅰ型呼衰,相对于硝普钠,lrhBNP有效率更高[62.8%(27/43)vs.59.4%(38/44),P〈0.05],其中显效部分尤为突出[25.6%(11/43)vs.11.4%(5/44),P〈0.05],症状缓解更迅速[(5.6±1.5)d vs.(7.0±2.1)d,P〈0.05]。两组血浆BNP浓度下降时间[(4.1±1.6)d vs.(4.7±1.3)d,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11.6%(5/43)vs.5.2.3%(1/44),P=0.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HF急性发作合并Ⅰ型呼衰,lrhBNP治疗效果优于硝普钠。
- 曾国良黄兴福何利伟彭健
- 关键词:心力衰竭硝普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