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传敬

作品数:117 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理学
  • 24篇化学工程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2篇催化
  • 58篇催化剂
  • 40篇丙烷
  • 35篇丙烯
  • 34篇甲烷
  • 28篇部分氧化
  • 25篇合成气
  • 22篇甲烷部分
  • 21篇脱氢
  • 21篇甲烷部分氧化
  • 20篇氧化脱氢
  • 20篇丙烯醛
  • 19篇丙烷选择氧化
  • 19篇丙烷氧化脱氢
  • 17篇甲烷部分氧化...
  • 15篇丙烷氧化脱氢...
  • 14篇金属
  • 12篇光谱
  • 11篇纳米
  • 10篇氧化物

机构

  • 90篇厦门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
  • 7篇淮北煤炭师范...
  • 5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福...

作者

  • 117篇黄传敬
  • 83篇万惠霖
  • 75篇翁维正
  • 24篇伊晓东
  • 14篇郑小明
  • 13篇费金华
  • 12篇张诺伟
  • 10篇孙毅飞
  • 10篇何益明
  • 9篇李建辉
  • 8篇王冬杰
  • 8篇汪彩彩
  • 8篇刘瑞艳
  • 7篇林洪
  • 7篇李建梅
  • 5篇郭雯
  • 5篇金燕仙
  • 5篇应方
  • 5篇韩智三
  • 4篇章小兵

传媒

  • 10篇Chines...
  • 9篇淮北煤师院学...
  • 8篇物理化学学报
  • 7篇厦门大学学报...
  • 4篇石油化工
  • 3篇化学学报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全国催化学术...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应用化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届全国催...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2篇全国第13届...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1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9篇2000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i和Ce前驱体对Ni-CeO2/SiO2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
2020年
以不同Ni和Ce的化合物为前驱体、商品S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SiO2、CeO2/SiO2和Ni-CeO2/SiO2催化剂,对CeO2在SiO2载体上的分散情况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前驱体制备的CeO2/SiO2对Ni物种的稳定情况以及Ni-CeO2/SiO2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研究发现:以Ce(NO3)3或Ce(NO3)3添加柠檬酸制备的CeO2/SiO2催化剂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谱图中均同时出现了表面CeO2和体相CeO2物种的还原峰,而以Ce(CH3 COO)3制备的CeO2/SiO2催化剂上则主要含表面CeO2物种.不同前驱体制备的1%Ni/SiO2(1%为质量分数,下同)催化剂的POM反应稳定性均较差.向1%Ni/SiO2中添加CeO2后,以硝酸盐或硝酸盐添加柠檬酸制备的1%Ni-10%CeO2/SiO2催化剂的POM反应稳定性均显著改善,且Ni物种的还原峰温均有所提高,说明相关催化剂上的CeO2与Ni物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以较好地稳定催化剂上的Ni物种,防止其在反应条件下烧结.向以乙酸盐为前驱体制备的Ni/SiO2中添加CeO2后,1%Ni-10%CeO2/SiO2催化剂的POM反应稳定性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该催化剂上的CeO2与Ni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不利于稳定Ni物种.
赵芝莹郑芳芳翁维正黄传敬万惠霖
关键词:前驱体甲烷部分氧化
介孔氧化铝负载氧化镍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
孙毅飞汪彩彩黄传敬翁维正万惠霖
关键词:NIO丙烷氧化脱氢
纳米复合氧化物NaMoNiO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NiO以及Na或/和Mo掺杂的纳米NiO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丙烷氧化脱氢(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ODHP)反应性能,并利用BET、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程序升温还原(H2-TPR)以及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考察的不同催化剂中,Na和Mo共掺杂的催化剂(Na0.03Mo0.10NiO)表现出最佳的ODHP反应性能.425℃反应时,其最高丙烯收率为15.4%.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较低的可还原性能以及合适的表面酸性可能是其丙烯选择性较高的重要原因.另外,较小的晶粒尺寸以及钼酸镍物种的存在可能也有助于其ODHP反应性能的提高.
李广超林晓张孙毅飞黄传敬翁维正万惠霖
关键词:纳米NIO掺杂丙烷氧化脱氢
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Cu(Ⅱ)—亮绿SF—H_2O_2体系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基于在氨性介质中痕量Cu(Ⅱ)对H_2O_2氧化亮绿SF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其检出限为1.9×10^(-10)g/ml,线性范围为3.16×10^(-10)~1.15×10^(-8)g/ml。同时,测定了催化反应与非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研究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用于铝合金和环境水样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黄传敬杨序红訾言勤董彦
关键词:催化光度法亮绿SF
用不同前驱体制备的Co/SiO_2催化剂的结构及其CO_2/CH_4重整反应性能被引量:28
2001年
分别采用硝酸钴、醋酸钴、硫酸钴和氯化钴为前驱体制备了Co/SiO2 催化剂 ,用XRD ,TPR ,SEM和H2 TPD等实验技术考察了钴盐前驱体对催化剂结构和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性能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硝酸钴和醋酸钴的作用 .结果表明 ,由醋酸钴制备的Co/SiO2 催化剂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它在钴物种的存在状态、金属 载体相互作用、钴金属晶粒度及抗烧结、抗积炭能力等方面 ,均与由硝酸钴制备的Co/SiO2 催化剂存在显著的差别 .Co/SiO2 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分别与其金属分散度和抗烧结、抗积炭能力密切相关 .
黄传敬郑小明费金华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前驱体重整合成气积炭
一种用于制合成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制合成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钴基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催化活性高、抗积碳性能强、稳定性好和成本较低的用于制合成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催化剂以Co为活性组分,...
黄传敬张诺伟匡飞平翁维正万惠霖
文献传递
反应气预处理对Co/Al2O3结构及其POM催化性能的影响
张诺伟黄传敬朱晓权翁维正万惠霖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合成气
Nb、Ce调变的纳米NiO的低温丙烷氧化脱氢研究
<正>丙烷氧化脱氢(ODH)制丙烯是综合利用油气和天然气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催化剂研制、反应机理和反应活性氧物种方面已有较广泛报道[1,2]。目前该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是V基和Mo基催化剂,其反应温度一般大于500℃。已有的研...
李建辉郭建平黄传敬翁维正万惠霖
关键词:纳米丙烷氧化脱氢
文献传递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MoPTeO/SiO2催化剂的研究
2004年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e含量的MoPTeO/SiO2催化剂,考察了Te含量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促进了中间产物丙烯向丙烯醛的转化,从而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对催化剂进行了BET、H2-TPR、NH3-TPD等表征,结果表明,Te改善了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并使催化剂单位表面积酸性明显增强,有利于催化剂选择氧化性能的提高.
林洪伊晓东韩智三何益明黄传敬万惠霖
关键词:丙烷丙烯醛氧化钼
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VSbNbOx催化剂的研究
2004年
研制了V-Sb-Nb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所制备催化剂在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中的反应性能,运用XRD、FTIR、TPR、吡啶-TPD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可还原性和酸碱性进行了表证.结果表明:当铌的掺杂量为0.1(Nb/V)时丙烯醛的得率最高,而铌的掺杂使得催化剂中钒锑氧化物的组成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酸量,提高了丙烯醛的选择性.
何益明翁维正伊晓东黄传敬林洪万惠霖
关键词:丙烷丙烯醛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