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霓 作品数:13 被引量:9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原发肿物超声特征与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原发肿物超声特征与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21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01例)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组(116例)。计算术前超声表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1%(92/101)、94.8%(110/116)、93.1%(202/217)、93.9%(92/98)、92.4%(110/119)、8.9%(9/101)、5.2%(6/116)。转移组患者淋巴结收缩期最高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原发肿物的部位、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回声的均匀性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原发肿物的数目、大小、纵横比、与被膜接触面积、微钙化、内部血流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肿物数目、大小、纵横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术前超声医生应更仔细地寻找淋巴结转移征象,外科医生应据此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高立霓 张敏 杨大雁 胡洁 刘丽莉关键词:甲状腺癌 分化型 淋巴转移 苯巴比妥致儿童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022年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是药物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其潜伏期较长,具有潜在的致死风险。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苯巴比妥所致的DIHS出现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恢复期鲜有报道。现报告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于2020年7月收治的1例DIHS,其潜伏期长,过程曲折,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李帮涛 庞启明 王翠 雷智贤 蔡于桦 李虹艾 高立霓 向伟关键词:苯巴比妥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儿童 文献复习 超声纵横比对乳腺黏液癌与乳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2021年 乳腺黏液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具有惰性生长及预后较好的特点[1]。超声检查是评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不仅可以体现结节的形态学特征,还可以反映其生长方位。以皮肤回声线为参照,结节前后径(纵轴)及左右径(横轴)分别指与皮肤垂直、平行的最大径,两者比值即为纵横比。一般认为纵横比>1是乳腺癌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2],也有研究报道以纵横比0.8作为风险截点更合适[3],但以上研究均以非特殊型乳腺癌(invasive carcinomaofno special type,NST)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冯桂英 高立霓 陈其青 钟婷婷 谢琳 景香香关键词: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砷中毒患者肝脏损害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2018年 作为一种类金属元素,无机砷具有化合物种类多、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同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砷的分布。以往关于彩色多普勒诊断慢性砷中毒患者肝脏损害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以以55例职业性慢性轻度砷中毒病人与35例非砷中毒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超声下肝脏的声像图差异,旨在为慢性砷中毒病人肝脏损害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高立霓 刘秉彦 邓桃枝 刘丽莉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砷中毒患者 肝脏损害 慢性 彩色多普勒诊断 中毒病人 女童先天性骶尾部藏毛窦1例 2020年 患者女,12岁。发现骶尾部肿物12年入院,肿物约鸽蛋大小,稍红肿,无疼痛,无发热,近12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既往骶尾部无外伤、手术史,无家族史。专科检查:骶尾部可见并扪及一肿物,大小约2.0cm×1.0cm,表面稍红肿,边界尚清,质地偏硬,活动度差,无压痛,肛检:直肠内未扪及明显肿物。MRI检查:骶尾椎发育正常,骶尾部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影,未见肿物,皮肤完整。超声检查: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层增厚,回声增强,范围约3.1cm×0.9cm,内可见短棒状强回声,分布不均匀,边界欠清,未见明显液性暗区(图1),CDFI: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冯桂英 高立霓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 先天性 超声诊断 高频超声诊断颈部异位甲状腺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颈部异位甲状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3年在我院经超声确诊或误诊的13例异位甲状腺病例,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及核素扫描进行分析。结果 13例中,超声诊断正确9例,占69.2%,均为完全异位甲状腺;误诊4例,占30.8%,均为部分异位甲状腺,其中3例经核素扫描证实,1例核素扫描提示与甲状腺无关,但经喉镜手术后病理回报异位甲状腺。结论高频超声是筛查颈部异位甲状腺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部分性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 高立霓 刘秉彦 覃伶伶关键词:高频超声 异位甲状腺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lbromatosis,AF)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以期提高对AF的认识并提升超声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例AF患者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AF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结果:20例患者共20个病灶,均为单发,其中17例为首发病灶,3例为复发病灶,复发时间0.3~1.5年;腹壁型10例,腹外型8例,腹内型2例,女性13例,男性7例,年龄21~66岁,中位年龄33岁,其中10例(50.0%)患者既往有手术史。病灶大小不等,最大直径1.0~23.2 cm,中位直径5.3 cm。超声表现形态规则9例(45.0%)、形态不规则11例(55.0%);膨胀性生长为主18例(90.0%)、浸润性生长为主2例(10.0%);边界清晰5例(25.0%)、边界不清晰15例(75.0%);内部结构为实性20例(100.0%);内部回声主要为低回声20例(100.0%);后方回声增强7例(35.0%)、无改变12例(60.0%)、衰减1例(5.0%);Adler血流分级1级5例(25.0%)、2级8例(40.0%)、3级7例(35.0%)。结论:AF具有某些特殊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特征及超声征象对诊断AF具有重要的价值。 何珂 王东林 廖卫 高立霓 陈美西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 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反应性淋巴结(23例)、恶性淋巴结(26例)和淋巴结结核(33例),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淋巴结的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一定典型超声征象,17个淋巴结为淋巴结门部血流型,12个淋巴结为边缘型血流,13个淋巴结混合血流型,11个淋巴结内部及周围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血流频谱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结核性淋巴结及反应性淋巴结的最大血流速度(V_(max))及阻力指数(RI)均显著低于恶性淋巴结,L/S比值显著高于恶性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核性淋巴结及反应性淋巴结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淋巴结的边缘型及混合型血流信号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恶性转移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具有典型超声特征,配合其他辅助检查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高立霓 刘秉彦 莫泽来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淋巴结结核 超声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其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SWE)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90例,手术之后所有病灶均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依据手术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以及恶性组。对比两组患者SWE参数及其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的SWE参数测量杨氏模量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良性结节中微小钙化者杨氏模量值明显高于无钙化者(P<0.05);良恶性结节当中结节位置以及是否存在囊性变对杨氏模量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结节粗大钙化结节同微小钙化、无钙化的杨氏模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EW能够独立实时检测得甲状腺组织当中的杨氏模量,能够定量反映患者的结节硬度,从而有效鉴别良恶性,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 刘丽莉 刘秉彦 王东林 吴汤娜 高立霓 景香香关键词:杨氏模量 病理特征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在腹股沟疝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腹股沟疝应用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AVSS)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100例疑似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使用的诊断设备不同,分为传统超声组(对照组)和AVSS组(研究组)。分析研究组疝口径、2组诊断准确率、疝各类型准确率及不同年资医师的诊断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对照组测量患者的平均疝口宽径为(14.85±5.95)mm、长径为(16.24±6.15)mm;研究组测量疝口宽径为(14.51±5.28)mm、长径为(16.18±6.63)mm,2组疝口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2.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2.00%,研究组准确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年资医师对斜疝、直疝等各类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6%、86.36%及91.00%等,比对照组80.00%、54.55%、71.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高年资医师各个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应用AVSS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能清晰显示疝口内径及类型,其中低年资医师操作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可结合实际优先选择AVSS,对腹股沟疝各类型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高立霓 刘秉彦 孙阳关键词:疾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