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护理
  • 2篇栓塞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介入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机体
  • 2篇计算机体层
  • 2篇计算机体层摄...
  • 2篇CT诊断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动脉栓塞术治...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理

机构

  • 9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高燕萍
  • 4篇周金柱
  • 3篇楼存诚
  • 2篇段润卿
  • 2篇田华
  • 2篇周良
  • 2篇卢力
  • 1篇郑良荣
  • 1篇钱正明
  • 1篇李国铭
  • 1篇戴建英
  • 1篇陈君柱
  • 1篇来挺豪
  • 1篇徐剑君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食道癌安装支架护理体会
2004年
食道癌装支架术是一种自膨式食管金属支架由于其操作安全,简单危险性小成功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缓解,因良性狭窄造成,吞咽困难的有效方法,只要导管能插入狭窄部位,就能达到有效的扩张,基本上可以代替外科手术。我科DSA自1998年实施60例食道癌安装支架的护士职责,内容做如下报告:
高燕萍周良
关键词:食道癌护理病人准备恶性食管狭窄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周金柱田华楼存诚高燕萍
关键词:难治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选择性动脉造影止血效果手术难度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2002年
钱正明来挺豪高燕萍徐剑君郑良荣陈君柱
关键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双腔起搏器疗效
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各种病理类型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行螺旋CT扫描,结合病理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胸腺瘤14例,异位胸腺瘤1例,侵袭性胸腺瘤8例,胸腺类癌2例,胸腺癌2例,胸腺淋巴瘤2例,颈部胸腺囊肿1例。结论CT能对良恶性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对部分恶性胸腺肿瘤患者结合临床表现能对病理类型作出一定的判断。
周金柱段润卿高燕萍楼存诚
关键词:胸腺肿瘤
利用指背部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总结应用手指背部皮瓣修复外伤后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 12 8例外伤后手指软组织缺损分别采用侧方蒂邻指皮瓣 ( 78例 )、近端蒂邻指皮瓣 ( 3 4例 )、示指近节背侧皮瓣 ( 5例 )及其它近节指背皮瓣 ( 4例 )、指背推进皮瓣 ( 2例 )与指背旗形皮瓣 ( 5例 )进行修复。结果 :除 2例皮瓣远端有小部分坏死外 ,其余皮瓣均成活良好。结论 :多种指背部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其方法简便 ,皮瓣成活可靠 。
卢力戴建英高燕萍
关键词:手外伤
老年人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3年
周良高燕萍
关键词:老年人CT增强扫描护理
嗜铬细胞瘤CT诊断分析(附24例报告)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4例嗜铬细胞瘤CT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病理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肾上腺病灶19例共27个,3例单发异位嗜铬细胞瘤,2例多发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为恶性)。病灶呈直径15~72mm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17例内部可见低密度囊变区:23例良性病例边界清晰,1例恶性者边界不清且可见淋巴结、胸椎椎体及附件转移。结论:大多数嗜铬细胞瘤有典型的CT表现,术前多可明确诊断;CT检查应结合临床尽可能扩大扫描范围以提高诊断正确性。
周金柱田华段润卿高燕萍楼存诚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计算机体层摄影
经桡动脉穿刺行肺癌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2003年
高燕萍卢力
关键词:肺癌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穿刺心理护理
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供应肺组织的体循环血管起源情况及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技术问题。方法 对 15例大咯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 ,引入 5FCobra管 ( 4例还使用SP微导管 )至靶血管造影 ,明确诊断后注入PVA颗粒进行栓塞 ,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由降主动脉发出的支气管动脉供血(其中 4例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 ) ,1例由胸廓内动脉供血 ,1例由胸廓内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共同参与供血。 14例患者术后 3d血止 ,1例 2d后再发大咯血 ,再次造影发现病灶同时还有胸廓内动脉参与供血 ,栓塞胸廓内动脉后血止。 15例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 用PVA颗粒栓塞靶血管治疗大咯血临床疗效佳。对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共干者使用微导管行动脉超选可减少脊髓损伤。栓塞术中应考虑到血管起源变异可能。
周金柱高燕萍李国铭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胸廓内动脉咯血DSA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