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娟
- 作品数:53 被引量:6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发展性大学教师评价研究
- 高桂娟
- 关键词:大学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学评价
- 英国学士学位制度的特点及启示被引量:5
- 2007年
- 英国良好的本科生教育质量与其独具特色的学士学位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学士学位目前分为普通学位、荣誉学位和基础学位三种。英国学士学位制度具有学位标准明确,学位设置多样,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严密等特点。为了确保规模日益扩大的本科生教育质量,我国应吸收与借鉴英国学士学位制度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现行的学士学位制度。
- 高桂娟陈嵩
- 关键词:学士学位学位制度
-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03
- 2007年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已成为社会热门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者举办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有大量相关信息。在人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剧的今天,探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很有必要且很迫切的课题。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看.人们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并未达成共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集中于就业指导方面.不少大学毕业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知半解。这就有必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以正确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践。
- 高桂娟
-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就业指导
- 论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文化视角被引量:5
- 2006年
- 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就研究方法而论,尚未超越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般范式。大学的文化个性以及制度与文化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文化应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应有视阈。从文化视角研究现代大学制度要关注文化与大学制度的契合性,探明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理。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教育文化学的相关成果为文化视野里的现代大学制度研究提供了可资凭借的方法。
- 高桂娟
- 关键词:文化现代大学制度
- 打造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教育被引量:19
- 2008年
-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为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职业型研究生特别是高新技术争业人才培养规模的重点扩张,应是研究生教育未米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 高桂娟
- 关键词:专业学位教育职业准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型国家经济增长方式
- 多学科视角的科举制研究及其文化定位被引量:3
- 2009年
- 科举制研究正逐步突破历史研究的局限,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都开始关注科举制研究,形成了科举制研究的多学科态势。制度与文化的关联性、科举制的文化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决定了文化应成为科举制研究的应有视阈。在充分吸纳文化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勒了文化视阈下科举制研究的基本框架。
- 高桂娟冯建民
- 关键词:科举制文化视角
- 大学制度变迁的文化透析
- 大学制度变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制度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大学制度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内容与精神;归根结底,大学制度现代化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在文化创新的问题。因此,在思考现代大学制度之建构时,必...
- 高桂娟
- 关键词:大学制度文化
- 论学习自由与研究性学习被引量:9
- 2005年
- 学习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它不仅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学习自由的实践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学习自由是一种必然选择。
- 高桂娟李琰
-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高等教育
-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要关照高校教师的特殊性被引量:11
- 2006年
-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关乎教师个体以及高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正在逐步发展与完善,但也存在着重管理轻激励、忽视教师发展的问题。高校教师绩效评价要关照教师角色的特殊性,关注教师的命运、价值、前途和尊严等;要关照教师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注意平衡教师个人内在发展与外部服务之间的关系;要关照教师劳动成果的特殊性,注意平衡短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 高桂娟易风霞
-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教师发展
- 为学与为人——孔子的人才培养思想探析
- 2002年
- 文章认为孔子的人才培养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为学贵在“志于学” ;为学之目的在于“成人” ;知识与德性在实践中得到统一 ,以达到“仁”的最高精神境界。文章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 。
- 高桂娟
- 关键词:孔子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