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水浓缩回输的护理体会
- 2003年
- 刘惠芳骆青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腹水浓缩回输护理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
- 瑞舒伐他汀钙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疗效。方法将4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22例按1 mg/kg.d给予常规激素治疗,B组(实验组)22例在常规治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睡前口服一次。治疗20天后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六项的影响。结果 20天后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浆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实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等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实验组血浆白蛋白较对照组上升更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不但能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提升血浆白蛋白水平,因而能延缓肾病综合征的发展进程。
- 骆青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肾病综合征血脂血浆白蛋白尿蛋白
- 疏血通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正规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疗程为21天。结果两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聚集率、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于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 许琳骆青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疏血通注射液血液流变学尿蛋白
- 复方α-酮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3期慢性肾脏病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3期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方法将140例3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阴性对照组、复方α-酮酸对照组、前列地尔对照组、复方α-酮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阴性对照组采用CKD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复方α-酮酸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复方α-酮酸5片,每日3次口服,前列地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10μg,入壶,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复方α-酮酸5片,每日3次口服,前列地尔10μg入壶,静脉点滴,每日一次。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 4组均可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和提升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红蛋白(Hb),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治疗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复方α-酮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3期慢性肾脏病具有叠加效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孔刚骆青刘翠珍吕学爱
- 关键词:复方Α-酮酸前列地尔注射液
- 前列地尔治疗Ⅰ-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血液流变学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I-II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与血流变学的作用。方法将36例经肾脏活检诊断为I-II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例。两组均常规均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2 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浆白蛋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不仅能降低I-II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提升血浆白蛋白水平,而且能改善血流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从而能有效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 骆青刘笑南孔刚
- 关键词:前列地尔膜性肾病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流变
- 浅析血液净化过程中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被引量:6
- 2008年
- 骆青刘笑南
- 关键词:职业危害因素血液净化室净化过程护士血源性传播治疗单
- N-乙酰半胱氨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相关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次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200mg,每日3次)治疗,对照组不服用其他药物,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半胱氨酸(tHcy)、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MHD患者的血红蛋白(Hb)升高(P<0.05),PA和血Alb升高(P<0.01)。②CRP、IL-6、TNF-α、t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③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
- 许琳骆青
- 关键词:维持性透析N-乙酰半胱氨酸炎症因子氧化性应激
- 缬沙坦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 2001年
- ①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临床糖尿病肾病病人尿蛋白排泄量和肾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3 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病人在原抗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缬沙坦 160mg/d治疗 84d ,治疗前后测定病人的血压 ,2 4h尿中的总蛋白、清蛋白、β2 微球蛋白、IgG ,以及血中的尿素氮、肌酐、β2 微球蛋白、血钾、空腹血糖。③结果 治疗 84d后2 4h尿中的总蛋白、清蛋白、β2 微球蛋白及IgG排泄量明显降低 (t=2 .782~ 2 .889,P <0 .0 1) ;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亦明显降低 (t =2 .14 6~ 2 .2 3 4 ,P <0 .0 5 ) ;但尿蛋白排泄量的降低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无相关性 (r =0 .3 5 2 ,P >0 .0 5 )。④结论 缬沙坦可以降低临床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尿蛋白排泄量 ,从而产生肾脏保护作用 ,其肾脏保护作用除与降压有关外 。
- 吕学爱贾凤岐骆青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尿蛋白排泄量肾功能
- 中药汤剂联合序贯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序贯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CAPD腹膜透析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治疗,疗程4周。检测患者Scr、Hb、BUN、TGF-β1水平,并进行证候评分比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Scr、Hb、BUN、TGF-β1水平分别为(268.4±58.8)μmol/L、(91.34±3.11)g/L、(15.70±3.87)mmol/L、(0.89±0.27)ng/ml,均较治疗前的(431.8±77.6)μmol/L、(79.59±2.05)g/L、(22.05±5.06)mmol/L、(2.82±1.54)ng/ml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Hb、BUN、TGF-β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401.7±60.5)μmol/L、(81.10±2.07)g/L、(18.13±3.43)mmol/L、(2.03±1.5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中医症状,有效提高Hb、降低BUN、TGF-β1,延缓肾纤维化趋势。
- 王丽雅骆青吕学爱
- 关键词:中药汤剂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患者炎症因子、瘦素及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瘦素(Leptin)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6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20例和血液透析组(HD)20例。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血生化指标、瘦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①6个月后,HP+HD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升高(P<0.05),PA和血Alb升高(P<0.01)。②CRP、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③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D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
- 骆青
-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