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银丽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典型农田
  • 4篇农田
  • 4篇农田土壤
  • 3篇土壤N
  • 3篇华北平原
  • 2篇碳源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氮水平
  • 1篇氧化二氮
  • 1篇氧化亚氮
  • 1篇氧化亚氮排放
  • 1篇一氧化二氮
  • 1篇一氧化二氮排...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施氮
  • 1篇施氮水平

机构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马银丽
  • 3篇张丽娟
  • 2篇吉艳芝
  • 2篇巨晓棠
  • 1篇任翠莲
  • 1篇董娴娴
  • 1篇孙卓玲
  • 1篇倪玉雪
  • 1篇尹兴
  • 1篇张琳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_2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田土壤是大气N_2O的主要排放源,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其产生N_2O的主要途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地、水分状况、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土壤pH值等),氮源种类与供应强度,土壤有机碳活性及其C/N等因素影响N_...
马银丽
关键词:碳源
文献传递
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2
2012年
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eaus)-夏玉米(Zea mays Linneaus)轮作体系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农田氨挥发和N2O排放。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氨挥发速率与N2O排放通量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化,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均在施肥后第2~3天出现峰值。玉米季氨挥发量和N2O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分别占整个轮作周期气态损失的53.5%~68.9%和54.7%~82.3%。轮作体系中氨挥发净损失量(以N计)为4.28~31.31 kg.hm-2,占施氮量的3.17%~5.80%;N2O净排放损失量(以N计)为50.95~1051.03 g.hm-2,占施氮量的比例为0.04%~0.23%。因此,施氮量是影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气态损失重要因素,且夏玉米季是控制控制气态损失的关键时期。
马银丽吉艳芝李鑫张琳巨晓棠张丽娟
关键词:施氮水平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
外加可溶性碳源对华北典型农田土壤N_2O、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为对象,运用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方法,设置室内培养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土壤N2O、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配施的外源添加方式明显促进N2O和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均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氮源的处理。在配施碳源葡萄糖浓度为0.5g/kg时N2O排放通量最高(NH4+组2 500μg/(kg·d),单位以N计,下同,NO-3组1 500μg/(kg·d)),4.0g/kg时N2O排放通量最低(NH4+组500μg/(kg·d),NO-3组800μg/(kg·d));葡萄糖浓度为2.0g/kg时CO2排放通量最高(NH4+组500mg/(kg·d)),0.5g/kg时CO2排放通量最低(NH4+组100mg/(kg·d))。从培养开始到结束,只添加氮源的土壤NH4+含量变化不明显,NO-3含量增至29.21mg/kg(NH4+组)和62.25mg/kg(NO-3组);而配施葡萄糖的土壤NH4+含量降为不足1mg/kg(NH4+组),NO-3含量明显减少。N2O累积排放通量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NH4+组),CO2累积排放通量与葡萄糖浓度呈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加可溶性碳源明显减少土壤中NH4+和NO-3含量,并且促进土壤N2O、CO2排放,其排放通量大小与C/N比有关。
倪玉雪孙卓玲尹兴马银丽巨晓棠张丽娟
关键词:氧化亚氮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sub>2</sub>O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田土壤是大气N<sub>2</sub>O的主要排放源,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其产生N<sub>2</sub>O的主要途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地、水分状况、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土壤pH值等),氮源种类与供应强度...
马银丽
控释尿素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被引量:24
2012年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相同氮水平下,控释尿素处理的籽粒产量较普通尿素的均有所增加,其中氮水平为75%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100%的处理次之,50%的最小,其增产达5.7%~28.9%。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与对照不施氮处理差异显著。N肥利用率与N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75%>50%>100%,且控释尿素处理有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的趋势,其中75%控释尿素处理的N肥利用率及N肥农学效率分别高达24.1%和17.4kg/kg。土壤剖面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控释尿素在夏玉米的2个氮素利用关键期(大喇叭口和抽雄)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说明控释尿素在夏玉米氮素关键期能维持较高的水平以满足作物对于N素的需求,其中以75%控释尿素处理表现最好。本试验条件下,控释尿素75%的施氮水平是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合理施氮量。
任翠莲马银丽董娴娴张丽娟吉艳芝
关键词:控释尿素玉米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田土壤是大气N2O的主要排放源,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其产生。N2O的主要途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地、水分状况、土壤温度、通气状况、土壤pH值等),氮源种类与供应强度,土壤有机碳活性及其C/N等因素影响N2O...
马银丽
关键词:农田土壤一氧化二氮排放减排途径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