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培振

作品数:4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牡蛎
  • 8篇亲贝
  • 8篇人工育苗
  • 6篇养殖
  • 6篇采苗
  • 4篇大竹蛏
  • 4篇幼虫
  • 4篇三倍体
  • 4篇竹蛏
  • 4篇贻贝
  • 4篇海区
  • 3篇乙烯
  • 3篇扇贝
  • 3篇塑料
  • 3篇人工育苗技术
  • 3篇栉江珧
  • 3篇聚乙烯
  • 3篇聚乙烯塑料
  • 3篇黄河三角洲
  • 3篇高温期

机构

  • 3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山东省生态环...
  • 2篇深圳市嘉灿生...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日照职业技术...
  • 1篇山东富瀚海洋...
  • 1篇莱州市曙光渔...

作者

  • 43篇马培振
  • 27篇于瑞海
  • 19篇张哲
  • 13篇李琪
  • 8篇王海艳
  • 8篇王昭萍
  • 7篇李玲蔚
  • 5篇陈洪发
  • 4篇佘忠明
  • 3篇田传远
  • 3篇张振
  • 3篇张涛
  • 2篇李翠
  • 2篇白涛
  • 2篇于洋
  • 2篇李鹏飞
  • 2篇王海艳
  • 2篇宋浩
  • 1篇张涛
  • 1篇刘剑

传媒

  • 5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齐鲁渔业
  • 2篇科学养鱼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栉江珧种贝快速产卵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栉江珧种贝快速产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挑选栉江珧种贝,进行室内人工投饵,并通过逐步升温促熟培育,使得栉江珧种贝性腺成熟,待产;将上述性腺成熟的栉江珧种贝进行低温干露;再向放入栉江珧种贝的容器内加入过...
于瑞海李琪张哲李玲蔚马培振
文献传递
高盐诱导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对虾夷扇贝的受精发育及一种新的三倍体诱导方法——高盐诱导,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研究使用高盐处理的方法以抑制虾夷扇贝受精卵极体的释放,成功获得三倍体虾夷扇贝。同时,研究对以高盐方法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参数和虾夷扇...
马培振
关键词:虾夷扇贝三倍体荧光显微观察幼虫
文献传递
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的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采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方法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的受精细胞学过程,发现海湾扇贝精子可以正常入卵,并能完成后续的发育过程获得杂交后代。同时进行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杂交组及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自交组3组实验,对各组的受精率、卵裂率、D形幼虫孵化率、幼虫生长速度、幼虫存活率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杂交组的受精率为92.77%,卵裂率为81.46%,D形幼虫孵化率为51.23%,杂交组幼虫在培育到第7天时全部死亡,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自交组的幼虫可正常发育到眼点幼虫,杂交组幼虫在其存活阶段的生长和2自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活率差异显著。
张哲于瑞海李玲蔚马培振刘星宇赵振业
关键词: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自交
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底栖贝类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为了解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现状及特征,于2015年秋季(10月)与2018年春季(5月)采用水肺潜水截线样条定量调查法对涠洲岛珊瑚礁区6个断面的底栖贝类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物种组成、丰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综合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涠洲岛珊瑚礁区共有底栖贝类128种,分别属于多板纲1科1属3种,腹足纲25科46属68种,双壳纲22科31属57种。优势种为斑顶拟舌骨牡蛎、粗衣蛤、刺荔枝螺、马蹄螺、杂色牙螺、青蚶、旗江珧、甲虫螺、蕾丝蟹守螺、珠母爱尔螺。2018年春季定量断面采集到的样品为2纲14科43种,各断面的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3.39个/m2、86.94 g/m2、3.31、3.50、0.37。通过对两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发现2015-2018年涠洲岛珊瑚礁区的贝类生物群落呈现良好演替发育趋势。南海珊瑚礁区贝类群落结构可能受到了人为干扰强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全面掌握了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种类、分布区及群落的结构与变化,可为该地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珊瑚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黄雯温铮胡利莎马培振许铭本黄学勇王永刚王英辉余克服王海艳
关键词:珊瑚礁生态指数
“海大1号”长牡蛎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以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为材料,通过强化亲贝单胞藻投喂量和人工升温促熟培育,使海大1号长牡蛎新品种亲贝成熟,利用阴干升温刺激方法诱导产卵,并进行了受精卵洗卵和不洗卵的孵化实验;通过控制幼虫密度、投喂新鲜无污染的单胞藻以及科学投喂等技术措施,幼虫快速生长发育到眼点幼虫,投放栉孔扇贝壳进行采苗,眼点幼虫的附着变态率达到45%以上,成功培育出壳高0.5mm以上的稚贝9.67亿粒,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32.4×10~4粒/m^3。取得长牡蛎海大1号新品种规模化育苗生产的成功。
李玲蔚张哲马培振于瑞海李琪李鹏飞
关键词:人工育苗孵化采苗规模化
提高大竹蛏大规格苗种中间培育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2016年
要根据培育条件及时稀疏密度,在60多天的稚贝中间培育过程中,一般分成4阶段和4个密度培育效果比较好,稚贝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见表1。
周同龑石峰李玲张哲马培振于瑞海
关键词:成活率高大规格苗种大竹蛏
一种培育小刀蛏亲贝用的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育小刀蛏亲贝用的简易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的箱本体,该箱本体的底部设有聚乙烯塑料网,用于承载细砂,该聚乙烯塑料网上铺有聚乙烯筛网圈,防止细砂渗漏。所述聚乙烯筛网圈中间沿直径方向还设有多个横梁,起到...
于瑞海王永旺张哲马培振
文献传递
一种牡蛎亲贝生殖腺成熟度的测量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牡蛎亲贝生殖腺成熟度的测量方法,还提供了该测量方法的具体应用。首先根据不同牡蛎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挑选亲贝;然后进行升温促熟培育;将在促熟培育中的牡蛎亲贝,每隔7‑10天,随机选择牡蛎亲贝,并解剖取出完整的...
于瑞海李琪张哲马培振李玲蔚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该方法针对香港牡蛎育苗的技术难题,开发亲贝高温生态促熟培育技术,快速产卵诱导技术以及特殊附着基采苗及打碎技术等新技术,利用北方高温期闲置的育苗车间进行北育南养新的...
张哲于瑞海李琪马培振佘忠明
文献传递
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水面粘连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栉江珧幼虫上浮水面粘连的方法,首先将选出的D型幼虫按2‑3个/mL的密度布苗,然后将刚选出的幼虫放入网笼内,网笼系在框架,框架上部有提网笼的把手,下部有支脚和坠石,使得网笼一直在培育池笼底距池底20‑...
于瑞海李琪张哲马培振于洋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