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气管髓外浆细胞瘤1例病例报道
- 2024年
- 气道肿瘤较为少见,腺样囊性癌和鳞癌占气道肿瘤的绝大部分。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以浆细胞单克隆增殖为特点的软组织孤立性肿瘤,约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4%左右,其多发生于头颈部,而原发于气道的浆细胞瘤更是极其少见。气管浆细胞瘤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点,确诊主要依据病理,与其他气道肿瘤难以鉴别。现就近期我院收治的1例气管髓外浆细胞瘤患者进行报道。
- 殷超马会平郭文文
- 关键词:典型临床症状髓外浆细胞瘤气道肿瘤病例报道腺样囊性癌浆细胞
- 高压氧逆转肺炎克雷伯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性的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高压氧(HBO)逆转肺炎克雷伯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集的肺炎克雷伯菌3株,均表现为AmpC(头孢菌素酶)和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随后将3个菌株均分为对照组和HBO组,随后将其培养于不同浓度的三、四代头孢菌素中,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平板计数法检测菌株活性。此外,提取菌株中的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采用头孢他啶、头孢匹罗三维实验法和纸片确证扩散法分别对菌株中的AmpC和ESBLs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BO处理后,3个菌株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MIC值降低,活性降低,HIF-1α的表达降低(P<0.05);此外,HBO处理明显降低了AmpC和ESBLs的检出率。结论HBO处理能够明显逆转肺炎克雷伯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HIF-1α通路被抑制及AmpC、ESBLs检出率的降低有关。
- 李秀英马会平刘永瑞
- 关键词:高压氧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缺氧诱导因子1ΑΒ-内酰胺酶
- 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时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为观察性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介入诊疗中心诊断为重度气道狭窄经常规方法置入硅酮支架失败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62±7)岁;单侧支气管狭窄伴隆突增宽3例,双侧主支气管狭窄伴隆突增宽3例;4例患者为肺部恶性肿瘤,2例患者为食管癌侵犯气道。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过程中联合球囊扩张引导术。观察Y型硅酮支架置入成功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Y型硅酮支架,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操作相关死亡病例。术后患者气道狭窄均解除,呼吸困难均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结论球囊扩张引导术在恶性复杂气道狭窄Y型硅酮支架置入困难时应用安全、有效。
- 周金花刘欢马会平苗健龙袁鲁娜边翠霞
- 关键词:气道狭窄硬质支气管镜球囊
-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其对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67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分为两组,A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B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次,1次/d,连用6周;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同时取诱导痰行细胞分析及测定白三烯B4(LTB4)的含量。结果 6周后,A、B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基线值分别升高(0.13±0.10)L、(0.04±0.05)L;FVC分别升高(0.16±0.24)L、(0.03±0.05)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前后痰液嗜酸粒细胞数、LTB4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B组痰液中性粒细胞数、LTB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能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而对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的COPD患者气道炎症则无明显作用。
- 孔维香马会平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气道炎症
- 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梨状窝癌的侵犯部位对肿瘤标志物及其转移指标水平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究无颈部淋巴结转移(CN0)梨状窝癌侵犯部位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情况相关指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15例CN0梨状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发病部位分为A组(内侧壁癌组)40例、B组(外侧壁癌组)37例和C组(内外侧壁癌组)38例,然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三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术后4周与12周A组与C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指标水平均高于B组,P均<0.05,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N0梨状窝癌侵犯部位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及转移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较大,尤其应注意对内侧壁癌及内外侧壁癌患者上述指标的监测与干预。
- 李伟刘明磊马会平李虎汪福玲张凤钱新梅
-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每年新发肺癌的80%~85%, 可切除的NSCLC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和新辅助/辅助化疗治疗, 然而由于化疗不良反应明显, 患者耐受性差, 相较于单纯手术, 无论是新辅助还是辅助化疗仅能提高这些患者5%左右的5年生存率。如何优化治疗策略,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是目前国内外肺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化疗相比, 免疫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 同时与治疗相关的毒性对手术切除的影响较小。近年来, 免疫治疗迅速从晚期NSCLC前移到疾病更早期, 从姑息性治疗向新辅助及辅助治疗领域探索。多项研究已表明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其受益人群的选择、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不良事件的管理等都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 张梦颖孙树印马会平
-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
- 介入技术及其联合治疗方案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肺癌目前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患者被发现时病情多已经进入到中晚期,不宜行手术治疗,而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发展进步成为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目前治疗肺癌的介入技术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内介入两种。本文旨在介绍每一种介入技术及其联合其他肺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 屈光义马会平赵坤
- 关键词:介入治疗肺肿瘤
- Montgomery-T型管置入治疗复杂声门下气道狭窄伴气管食管瘘一例
- 2023年
- Montgomery-T型管(安全T管,简称T管)置入是近年来治疗声门下气道狭窄的重要选择,在T管置入过程中对内镜医师及麻醉团队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我们在临床治疗1例复杂的声门下狭窄伴有气管食管瘘时,选择T管置入,在放置T管过程中,应用三维气道重建技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硬质支气管镜(简称硬镜)及可弯曲支气管镜的联合、经皮牛角型扩张器气管切开及血管钳钳夹放置T管的方法技术,使得T管快速顺利置入,无明显并发症,保证了T管治疗复杂声门下狭窄伴气管食管瘘的安全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 周金花刘欢袁鲁娜马会平李凯张立然边翠霞
- 关键词:气管食管瘘声门下狭窄气道重建硬质支气管镜
- 开孔技术在气道Y形硅酮支架困难置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介入肺脏病学的飞速发展,气道支架已广泛应用于良恶性中央气道疾病。Y形硅酮支架具有可现场加工、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气道狭窄、气道瘘患者,但对技术要求高,常存在置入困难,甚至置入失败的情况。本文介绍Y形硅酮支架困难置入中开孔技术的应用,可提高硅酮支架置入的成功率。
- 张立然边翠霞马会平袁鲁娜李方方郑忠辉李凯
- 关键词:气道疾病气道狭窄组织相容性气道支架
- 气管血管球瘤1例病例报告
- 2025年
- 血管球瘤是一种毛细血管疾病,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多发生于四肢甲床末端,极少出现在支气管。气管血管球瘤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根据影像学难以与其他气道肿瘤鉴别,确诊需依据病理。现就我院收治1例气管血管球瘤进行报道。
- 屈光义马会平
- 关键词:血管球瘤支气管镜气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