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5篇关节
  • 4篇膝关节
  • 2篇性关节炎
  • 2篇术后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胫骨
  • 2篇微创
  • 2篇微创内固定
  • 2篇微创内固定系...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系统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炎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带锁髓内钉固...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机构

  • 6篇广州市花都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8篇项旭军
  • 4篇刘志祥
  • 3篇贺宪
  • 2篇江永发
  • 2篇刘玉林
  • 2篇尚平
  • 2篇才忠民
  • 2篇才中民
  • 1篇王琦
  • 1篇文婷婷
  • 1篇卢斯汉
  • 1篇刘玉林
  • 1篇汤勇智
  • 1篇陈孝银
  • 1篇唐勇
  • 1篇高勇
  • 1篇罗军

传媒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胫骨平台骨折(tibial plateau fracture)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等新技术,但是复位不良、感染、膝周软组织损伤、骨折不愈合、膝内翻或外翻畸形、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时有发生,故对该骨折的进一步研究仍显十分必要.本文就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尚平贺宪高勇才忠民项旭军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关节内骨折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膝关节僵硬
中医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障碍23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3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开始CPM训练,观察组加用自拟中药汤剂内服和外洗,观察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的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①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36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9.24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药内服、外洗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项旭军江礼焰文婷婷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膝关节置换术
LISS手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性骨折近期效果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及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方法本组6例,骨折AO分型:A1 1例,A3 2例,C2 2例,C3 1例。开放骨折2例。手术均严格按照LISS操作程序进行,术后定期随访。结果6例均获得随访,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术后6周左右可见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4周,按照HSS评分:优4例,良2例。结论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型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刘志祥才中民王琦江永发项旭军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
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间,本科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上段、中段骨折126例,其中动力型固定6例,静力型固定120例,使用瞄准装置安放远端锁钉,其中A组64例为常规手术自然恢复,B组56例采用综合措施作用于术中及术后,记录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各种表现,恢复屈膝达120°的时间,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the hosp ital for spec 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HSS)情况。结果:动力型固定6例术后无膝关节疼痛、屈膝受限等表现,静力型固定120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表现,B组病例的发生率和程度低于A组(P<0.05),恢复屈膝达120°的时间短于A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股骨带锁髓内钉远端瞄准器定位杆的操作过程,是造成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明显减轻这些不良影响,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促进骨折的愈合。
刘志祥汤勇智才中民项旭军贺宪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膝关节功能
HCMV感染的抗氧化治疗与洁罗维注射液临床预防与治疗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中最大也是最常见的一种,HCMV感染危害性大,亚洲与非洲地区的人群感染率高,目前临床仍缺乏专属性强的治疗药物。在其治疗过程中,抗病毒药物长期应用导致耐药问题存在,而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与病毒耐药发生率关系密切,因此HCMV防治过程中,抗病毒抗氧化协同治疗势在必行。洁罗维注射液(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Ⅱ)是一种"抗病毒+抗氧化+营养支持"三重作用机制的新型复方抗病毒输液,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耐药性,有利于临床诸多科室HCMV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卢斯汉危伟浪刘玉林项旭军罗军
关键词:HCMV感染病毒耐药氧化应激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8例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DHS组45例与PFN组23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及手术成本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随访6~18个月,2组功能恢复均较好,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成本DHS组明显小于PFN组(P<0.05)。结论 DHS治疗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仍是简单有效且廉价的内固定术式。
项旭军江永发刘玉林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LCP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2008年
目的评价LCP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7年12月。采用LCP钢板治疗胫骨68例:按AO分型43al型32例,43A3型18例,43B1型10例,43C3型8例。通过手法、牵引床复位,内踝做一小(2cm)弧形切口,深筋膜下,骨膜外建立隧道,插入LCP钢板,固定。结果68例患者,58例得到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14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其中15例,术后骨折达临床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按美国骨科足踝部关节学会评分标准,踝关节功能优42例,良22例,优良率97%。结论胫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累及关节面,骨不连、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应用LCP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减少软组织的剥离,尽大程度的保护血运,固定可靠,对胫骨远端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刘玉林刘志祥项旭军
关键词:LCP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过伸位和过屈位固定复制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比较被引量:37
2006年
目的探讨在制动法复制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中,过屈位固定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将6 月龄的健康普通级新西兰大耳兔36只分成2组,分别将左后肢膝关节过屈位(A 组)和过伸位(B 组)固定,于固定后第7周、13周分别宰杀取材,比较两组在大体解剖学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评分、软骨细胞凋亡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B 两组软骨退变符合 OA 病理特征,过屈位组在大体解剖学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评分,软骨细胞凋亡指数等指标上略轻于过伸位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相同的制动时间里,过伸位和过屈位都能能成功的复制出 OA 动物模型,但过屈位法具有简便、固定牢靠、耗材少、家兔适用性好、成功率高的优点。
尚平贺宪陈孝银才忠民刘志祥项旭军唐勇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