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敦富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椎间盘
  • 3篇腰痛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IL-1Β
  • 2篇凋亡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椎间盘细胞
  • 2篇椎间盘造影
  • 2篇细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凋亡敏感性
  • 1篇凋亡通路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淄博市中心医...
  • 3篇佛山市中医院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8篇韩敦富
  • 4篇王刚
  • 4篇刘尚礼
  • 3篇陈志维
  • 3篇施彦璋
  • 2篇关宏刚
  • 1篇王建秀
  • 1篇程志安
  • 1篇皮斌
  • 1篇李涛
  • 1篇朱颉
  • 1篇王延
  • 1篇吴晓翔
  • 1篇罗自通
  • 1篇黄东生
  • 1篇彭吉才
  • 1篇李逸群
  • 1篇王鹏云
  • 1篇魏超
  • 1篇汪震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椎间盘突出临近退变节段是否导致腰痛(英文)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原因很难判断,一直以来,认为突出的椎间盘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及腿痛重要原因,椎间盘突出临近退变节段是否导致腰痛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目的:通过椎间盘造影判断突出临近退变节段是否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原因,并报告经椎间盘镜摘除椎间盘后残留腰痛在临近退变疼痛椎间盘经亚甲蓝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同时具有腰痛和腿痛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间盘造影检查,这些患者腰椎MRI表现为有1个突出椎间盘外至少合并1个或1个以上的临近退变的椎间盘,全部患者均经椎间盘镜摘除椎间盘切除突出的椎间盘,5例临近退变椎间盘造影阳性患者在椎间盘镜切除后经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治疗。腰痛、腿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定。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总共64个椎间盘行椎间盘造影,共11个椎间盘造影阳性,其中6个位于椎间盘突出临近退变节段,5个位于引起神经根性痛的椎间盘突出节段。全部病例腿痛行椎间盘镜切除突出椎间盘后明显缓解,腰痛有部分缓解,6例临近椎间盘造影阳性患者经椎间盘镜摘除椎间盘后腰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其中5例行临近疼痛椎间盘亚甲蓝注射后腰痛缓解,1例患者拒绝亚甲蓝注射治疗仍有明显腰痛。结果显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可能来源于突出临近退变节段。
王刚刘尚礼陈志维关宏刚韩敦富施彦璋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腰痛椎间盘造影盘源性腰痛
交通伤致颈椎挥鞭样损伤的急诊诊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总结交通伤致颈椎挥鞭样损伤的临床特点,为急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急诊收治的交通伤所致的263例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急诊早期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该损伤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颈肩枕部疼痛不适和压痛最常见,多数患者伤后数小时内出现症状,但约1/3患者症状迟发;影像学检查中,X线片阳性结果最低,CT和MRI阳性结果高;222例保守治疗和41例手术治疗的患者,经平均7.2个月随访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交通事故中驾乘人员易出现颈椎挥鞭样损伤的创伤条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较好,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町避免漏诊,CT检查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朱颉韩敦富吴晓翔罗自通皮斌彭吉才
关键词:急诊处理
siRNA可降低IL-1β刺激椎间盘细胞所致凋亡敏感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明确siRNA是否可降低大鼠椎间盘细胞对IL-1β预刺激导致的凋亡敏感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阴性对照siRNA转染原代大鼠腰椎间盘细胞后,用含10ng/ml IL-1β的1%胎牛血清(FBS)培养基和被转染椎间盘细胞共培养,分别在4、8、16、32 h检测其对Fas受体(Fas)表达的影响。利用Fas-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分别对原代大鼠椎间盘细胞进行转染48 h后,实验分组和处理:共分5组,N、N-20 ng、N-IL为阴性对照siRNA转染细胞,Si-20 ng、Si-IL为Fas-siRNA2转染的细胞。N为对照组,只加1%FBS培养基; N-20 ng和Si-20 ng在1%FBS培养基培养8 h后,更换为含20 ng/ml Fas配体(Fas L)的1%FBS培养基; NIL和Si-IL:与10 ng/ml IL-1β在1%FBS培养基中培养8 h后,更换为含20 ng/ml Fas L的1%FBS培养基;以上各组加入20 ng/ml Fas L后均继续培养24 h,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a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10 ng/ml IL-1β共培养的阴性对照siRNA转染细胞的Fas mRNA在4 h时开始升高,但32 h时才出现统计学差异;而蛋白检测各时间点均未出现表达差异。(2)经IL-1β预处理的Si-IL、N-IL细胞组较相应的未经IL-1β预处理的Si-20 ng、N-20 ng细胞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 Fas-siRNA转染的Si-IL细胞组较阴性siRNA转染的N-IL细胞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3)细胞凋亡率与Fas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siRNA可降低大鼠椎间盘细胞对IL-1β预刺激导致的凋亡敏感性,但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韩敦富尹荷珊王延王鹏云汪震魏超时明
关键词:椎间盘细胞凋亡SIRNAIL-1ΒRNA干扰
MRI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诊断和预后分析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17年
背景:中老年人的颈椎可因不同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在受伤时发生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概率也相对较高,有文献报道可占颈段脊髓损伤的3%-16%。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和预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中的作用,并分析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淄博市中心医院的51例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影像学资料,分别采取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将术中所见颈椎骨韧带损伤与MRI表现对比。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外伤类别、脊髓损伤MRI类型、受伤到就诊时间、脊髓损伤信号长度、脊髓损伤ASIA分级、颈椎管狭窄程度、伤后8 h内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等10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颈椎MRI较术中所见更全面显示了脊髓及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χ~2=5.966,P<0.05),且颈脊髓损伤与相应椎间隙平面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有关(χ~2=1.53,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信号长度、脊髓损伤ASIA分级、颈椎管狭窄程度、伤后8 h内是否使用激素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相关(P<0.1);(3)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损伤MRI类型、脊髓损伤信号长度、颈椎管狭窄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相关性(P<0.05);(4)结果提示,颈椎MRI因其组织分辨优势,在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预测其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脊髓损伤程度、颈椎管狭窄程度及手术时机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刘新阁李涛陈方民韩敦富时明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手术MRI
IL-1β诱导椎间盘细胞凋亡通路再认识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IL-1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作用的途径.方法原代大鼠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和含不同浓度IL-1β(0,10,20,50ng/mL)的1%FBS培养基共培养24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Fas,Caspase-8,9,3及Bid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Caspase-8,9,3的酶活性、线粒体膜电势.结果髓核细胞的凋亡率、Caspase-9和Caspase-3mRNA的表达、Caspase-9和Caspase-3的酶活性、线粒体膜电势均随IL-1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50ng/mL的IL-1β可使Caspase-8及BidmRNA的表达、Caspase-8的酶活性明显增强.结论IL-1β通过双途径诱导椎间盘细胞凋亡,以线粒体途径为主,较高浓度时可以激活膜途径诱发凋亡.
韩敦富尹荷珊管晨彤王磐张培国王建秀
关键词:椎间盘细胞凋亡白细胞介素1Β
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切除术能否有效的缓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201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最终获得随访,201例患者中100例经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101例行传统的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COP),结果评价采用VAS疼痛评分和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评分,平均随访45个月。[结果]89.1%患者对手术感到满意,平均腿痛的VAS评分从术前的70.02±15.80下降至随访时的7.73±12.13,平均腰痛VAS评分从术前43.61±26.18下降至随访时16.89±14.73,97.0%患者随访时腿痛获得有效的缓解,70.1%~78.1%的患者术后腰痛获得有效缓解。腰痛的缓解与腿痛的缓解相关。MED组患者腰痛的有效缓解率较COP组高。腰痛为主组、腰腿痛并重组及腿痛为主组患者腰痛的有效缓解率相似,腰痛为主组患者腿痛的有效缓解率较另外两组患者低。[结论]椎间盘切除术可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症腰痛。MED较传统的椎板间开窗椎间盘切除术缓解腰痛更有效。术前严重的腰痛可能是腿痛难以改善的预测因素。
王刚刘尚礼程志安施彦璋韩敦富黄东生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腰痛椎间盘切除术
应用椎间盘造影判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来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应用椎间盘造影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腰痛来源。[方法]137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造影术前MR I表现将椎间盘分为:正常、突出和退变。患者腰痛和腿痛的严重程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判定,分为三组:(1)腰痛为主组;(2)腿痛为主组;(3)腰腿痛并重组。对所有退变的腰椎间盘及至少1个作对照的正常椎间盘进行椎间盘造影检查,如造影过程中诱发一致性腰痛,即认为椎间盘造影阳性。[结果]137例患者总共427个椎间盘行造影检查,其中104个造影阳性。椎间盘造影阳性患者腰痛与腿痛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阴性者腿痛评分高于腰痛评分(P<0.05)。腰痛为主组,腿痛为主组,腰腿痛并重组其造影阳性率分别为79.2%,18.6%,71.7%。MR I表现为正常、突出和退变的椎间盘其造影阳性率分别是1.4%、48.3%、21.6%(P<0.05)。[结论]盘源性腰痛可能是腰痛明显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的主要原因,这种腰痛主要来源于椎间盘突出节段和或邻近退变节段。
王刚陈志维关宏刚韩敦富刘尚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椎间盘造影术
IL-1β和IL-6对椎间盘髓核细胞N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对体外培养的椎间盘髓核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经过7d的预培养后,实验组分别加IL-1β(10μg/L,50μg/L)和IL-6(10μg/L,50μg/L)进行刺激,对照组加0.3%FBS,48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GF的表达。结果:培养的椎间盘髓核细胞经鉴定为类软骨细胞。对照组髓核细胞很少表现NGF免疫活性,IL-1β和IL-6刺激组明显上调了髓核细胞N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在相同的浓度下IL-6的上调作用更明显。结论:正常情况下NGF在椎间盘髓核细胞呈低表达状态,IL-1β和IL-6能促进髓核细胞NGF的表达,相同浓度下IL-6刺激髓核细胞分泌NGF的作用更强。
王刚韩敦富施彦璋陈志维李逸群刘尚礼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髓核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