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鲆
  • 3篇药物
  • 2篇喹诺酮
  • 2篇喹诺酮类
  • 2篇喹诺酮类药
  • 2篇喹诺酮类药物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色素
  • 2篇细胞色素P4...
  • 2篇酶活性
  • 2篇类药
  • 2篇类药物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1篇血栓
  • 1篇治疗药
  • 1篇治疗药物
  • 1篇水产
  • 1篇水产药

机构

  • 6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黄海水产研究...

作者

  • 6篇韩华
  • 4篇李健
  • 3篇李吉涛
  • 2篇陈萍
  • 2篇韩现芹
  • 1篇姝亚
  • 1篇吴文惠
  • 1篇刘淇
  • 1篇张喆
  • 1篇包斌
  • 1篇王群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四种水产药物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肝细胞色素P450酶影响的研究
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是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药物代谢酶,其活性的诱导和抑制往往会导致药物的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产生水产药物残留或影响药物疗效,严重威胁水产品安全。然而,关于水产药物对鱼类CYP450...
韩华
关键词:水产药物牙鲆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黄芩苷对牙鲆肝CYP1A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本研究以中药黄芩苷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肝CYP1A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体内实验,将黄芩苷按低(50mg/kg·d)、中(100mg/kg·d)、高(200mg/kg·d)3个剂量分别口灌牙鲆,连续给药,并分别于给药3d、6d、9d后取样,测定CYP1A酶活性。结果表明,较空白组而言,给药3d,黄芩苷各剂量组鱼肝中EROD酶(CYP1A标志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给药6d,高剂量组的EROD酶活性极显著增加(P<0.01),中剂量组的则显著增加(P<0.05);给药9d,高、中剂量组的EROD酶活性均极显著增加(P<0.01),低剂量组的EROD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且黄芩苷对该酶的诱导作用与剂量和药物作用时间均呈正相关。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各药物剂量组的CYP1A基因表达水平都发生了上调,且这种表达上调的幅度同CYP1A酶的活性一样,随给药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加强,提示黄芩苷作为诱导剂对CYP1A酶活性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CYP1A的转录水平有关。
韩华李健李吉涛张喆
关键词:黄芩苷牙鲆酶活基因表达
喹诺酮类药物对牙鲆肝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正>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药物代谢酶。本文则以牙鲆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水产用的几种喹诺酮类药物(FQ)对牙鲆肝组织中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MND)、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活性和...
韩华李健王群韩现芹李吉涛陈萍
文献传递
喹诺酮类药物对牙鲆肝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水产用的3种喹诺酮类药物(FQ)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氟甲喹分别对牙鲆肝组织中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ND)、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和7-乙氧基异吩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的影响,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牙鲆肝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活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喹诺酮类药物对牙鲆肝S9中AMND、ERND、EROD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组中,3种酶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对于氟甲喹组而言,AMND、ERND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EROD酶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
韩华李健李吉涛韩现芹陈萍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喹诺酮类药物
α-D-葡萄糖甘油二酯在制造溶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α-D-葡萄糖甘油二酯作为溶血栓药物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α-D-葡萄糖甘油二脂的纤溶促进作用,提出α-D-葡萄糖甘油二脂作为血栓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应用。将α-D-葡萄糖甘油二脂添加到纤溶酶原、...
包斌吴文惠姝亚韩华康永峰
文献传递
探针药物法评价磺胺甲基异唑、甘草和连翘对牙鲆CYP2E1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探针药物法研究磺胺甲基异唑(SMZ)、甘草及连翘对牙鲆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将牙鲆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SMZ组、甘草组和连翘组。依次每日口灌0.9%的生理盐水、口灌SMZ 150 mg/kg.bw、甘草30 mg/kg.bw和连翘100 mg/kg.bw。连续6 d后,第7天时4组牙鲆同时一次性腹腔注射探针药物氯唑沙宗,分别于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通过HPLC检测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间接评价各组对CYP2E1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氯唑沙宗在4组牙鲆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甘草组和连翘组氯唑沙宗的半衰期分别增加了0.311倍和0.799倍,均差异极显著(P<0.01);SMZ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时曲线下面积SMZ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了0.277倍,甘草组增加了0.286倍,差异均显著(P<0.05);连翘组增加了0.865倍,差异极显著(P<0.01)。总清除率(CL)SMZ组增加了38.83%,连翘组减少了46.88%,均差异极显著(P<0.01);甘草组减少了21.22%,差异显著(P<0.05)。说明甘草,连翘对牙鲆CYP2E1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翘的抑制作用高于甘草,SMZ对牙鲆CYP2E1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差异不显著。
韩现芹李健王群刘淇韩华李吉涛陈萍
关键词:CYP2E1甘草连翘氯唑沙宗牙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