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 作品数:13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政治法律 更多>>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研究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在保证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管理机构不独立、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等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 韩俊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传递 丹参酮ⅡA抑制软骨细胞炎症、软骨基质降解的机制及对大鼠骨关节炎的影响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anⅡA)通过调节β-arrestin2表达对软骨细胞炎症及软骨基质降解的机制,以及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影响。方法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制备关节炎体外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anⅡA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TanⅡA组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TanⅡA组造模成功后予TanⅡA 0.5 mg/kg灌胃,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和对照组(未造模)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细胞增殖检测软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Ⅱ型胶原、Aggrecan、β-arrestin2、p-p65和p65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前列腺素E 2(PGE 2)含量;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检测NO含量;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大鼠软骨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100.00μmol/L可显著抑制软骨细胞活力(P<0.05),IL-1β可显著升高大鼠软骨细胞中NO、PGE 2、iNOS、COX-2、MMPs和p-p65/p65的表达(P<0.05),IL-1β可显著降低Ⅱ型胶原、Aggrecan和β-arrestin2的表达(P<0.05);与IL-1β组相比,TanⅡA(25.00μmol/L和50.00μmol/L)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软骨细胞活力、Ⅱ型胶原、Aggrecan和β-arrestin2的表达(P<0.05),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软骨细胞中NO、PGE 2、iNOS、COX-2、MMPs和p-p65/p65的表达(P<0.05)。对照组大鼠软骨表面光滑,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软骨表面粗糙,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anⅡA组大鼠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TanⅡA通过调节β-arrestin2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及软骨基质降解,改善OA大鼠病情。 张建业 张卫华 韩俊 陈东关键词:丹参酮 骨关节炎 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进行脊髓型颈椎病颈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其预后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7年6于我院行ACCF术治疗的10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6个月,将钛笼下沉者设为下沉组,其余设为未下沉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影像检查等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20例发生钛笼下沉,下沉率19.61%;两组钛笼直径、椎体撑开程度、钛笼倾斜角、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钉板夹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分析钛笼直径(OR=2.321)、椎体撑开程度(OR=1.897)、钛笼倾斜角(OR=2.043)、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OR=2.248)是颈椎ACCF术后出现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ACCF术后钛笼下沉发生率较高,钛笼直径、椎体撑开程度、钛笼倾斜角、钛笼前缘与临近椎体前缘距离等均会增加钛笼下沉风险。 韩俊 黄勇关键词:LOGISTIC回归分析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关节镜下交叉不可吸收缝线固定与空芯螺钉固定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使用不可吸收的缝线在交叉韧带前方交叉后引出关节外固定和关节镜下空芯螺钉内固定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病人30膝,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膝,行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术,对照组15膝,行膝关节镜下空芯螺钉固定术,对比两组前抽屉试验(ADT)、拉赫曼试验、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手术时间、术后1周内镇痛药物使用总量、住院费用。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病人在术后膝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方面较手术前明显改善(P<0.05)。在最后的随访中Lysholm和IKDC主观评分均有改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75.40±10.32)分钟、术后镇痛药物用量(19.33±10.33)mg、住院花费(7555.56±1643.02)元;对照组分别为(88.67±12.84)分钟、(29.00±10.39)mg、(20127.91±1277.23)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和空芯钉固定在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一致,但前者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住院花费上更少。 韩俊 刘国辉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撕脱骨折 中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撬拨复位微创内固定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胫骨平台骨折中使用关节镜结合撬拨复位微创内固定手术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共按此方法 治疗中老年胫骨平台骨折62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Schatzker分型I型30... 韩俊 唐光平 张卫华 陈吉滨关键词:关节镜 miR⁃26a⁃5p靶向PTEN基因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及基质矿化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26a-5p(miR-26a-5p)对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的靶向作用及对成骨细胞分化及基质矿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在线软件预测miR-26a-5p与PTEN基因的结合位点,并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取生长状态良好的MC3T3-E1细胞,分为miR-26a-5p模拟物(mimic)组、miR-26a-5p mimic阴性对照(NC)组、pcDNA3.1-PTEN组、miR-26a-5p+pcDNA3.1-PTEN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研究细胞分化情况、骨钙素定量检测分析和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基质矿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标志物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miR-26a-5p mimic组miR-26a-5p水平、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Ⅰ型胶原(ColⅠ)、骨桥蛋白(OPN)、骨钙素、矿化率及β-catenin表达升高,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b(Gsk-3b)表达降低(P<0.05),pcDNA3.1-PTEN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和Gsk-3b表达升高,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ColⅠ、OPN、骨钙素、矿化率及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与miR-26a-5p mimic组比较,miR-26a-5p+pcDNA3.1-PTEN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和Gsk-3b表达升高,细胞增殖率、碱性磷酸酶活性、ColⅠ、OPN、骨钙素、矿化率及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结论miR-26a-5p可靶向下调PTEN表达,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基质矿化。 叶恒 张卫华 韩俊 张建业 蒋现永关键词:分化能力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椎体内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2016年12月,共纳入OVCF患者62例,经CT检查均伴有椎体内裂隙征。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均予以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1例,均予以PKP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疗效和伤椎矫正度进行比较。结果(1)骨水泥渗漏:观察组2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6.45%;对照组发生6例,发生率为19.35%。观察组的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405;P=0.007)。(2)疗效观察:两组术后3 d和1年时,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和1年的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伤椎矫正度:两组术后3 d和1年时,伤椎后凸Cobb角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获得良好矫正(P<0.05);组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和1年的两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伴有椎体内裂隙征的OVCF患者,其疗效与传统PKP手术相近,但显著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 韩俊 黄勇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渗漏 MRI、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8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5例常规X线检查阴性而高度怀疑为隐匿性骨折的外伤患者,分别采用MRI、MSCT对疑似骨折部位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诊断方式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MRI对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08%、93.04%,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5);两者在骨折特异性和骨折类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优于MSCT检查。 陈勇 韩金花 刘青云 韩俊 蒋现永 钟群琼 余国力 隗世波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隐匿性骨折 miR-182-5p靶向原癌基因Bcl-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探讨miR-182-5p靶向原癌基因Bcl-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节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骨肉瘤的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检测miR-182-5p和Bcl-2在人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情况。将骨肉瘤细胞株MG-63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实验组将miR-182-5p过表达后转染到骨肉瘤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空白组加入同等剂量的Bcl-2空白转染液。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miR-182-5p调控Bcl-2的表达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182-5p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迁移能力的影响,MTT实验检测miR-182-5p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人骨肉瘤组织中miR-182-5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P <0.01)。过表达miR-182-5p后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Bcl-2的表达水平相对上调。实验组miR-182-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P <0.05)。实验组骨肉瘤细胞株MG-63迁移距离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P <0.05)。结论 miR-182-5p靶向原癌基因Bcl-2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miR-182-5p在人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陈勇 韩俊 蒋现永 钟群琼 余国力关键词:骨肉瘤 BCL-2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miR-218通过靶向TNFR1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并预防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miR-218通过靶向TNFR1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并进行验证,qRT-PCR检测骨质疏松症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BMMs)中miR-218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正常小鼠的BMMs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NFATc1、TRAF6、miR-218的表达变化,并用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miR-218模拟物(miR-218 mimics)和miR-218抑制剂(miR-218 inhibitor)转染入BMMs中,qRT-PCR检测NFATc1、TRAF6、miR-218的表达水平,并用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预测和鉴定miR-218靶标;Western blot检测TNFR1蛋白的表达。结果骨质疏松症小鼠的BMMs中miR-218的表达水平较低(P<0.01);当正常小鼠的BMMs分化为破骨细胞时,NFATc1、TRAF6的表达水平上调(P<0.01),miR-218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形成增加;上调miR-218抑制BMMs在体外分化为破骨细胞,且NFATc1、TRAF6的表达减弱(P<0.01,P<0.05),TRAP染色阳性的多核巨细胞形成减少;通过生物信息学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TNFR1被证实是miR-218的直接靶标,上调miR-218时,TNFR1蛋白表达减少。结论miR-218通过靶向TNFR1在破骨细胞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miR-218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治疗潜力。 张建业 张卫华 韩俊 陈东关键词:MIR-218 TNFR1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