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万杉

作品数:35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金矿
  • 8篇地质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成矿
  • 6篇矿床
  • 5篇蚀变
  • 5篇金矿床
  • 5篇化学特征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定年
  • 3篇岩石
  • 3篇野外地质
  • 3篇蚀变岩
  • 3篇蚀变岩型
  • 3篇蚀变岩型金矿
  • 3篇蚀变岩型金矿...
  • 3篇锆石
  • 3篇南缘
  • 3篇克拉通

机构

  • 24篇长安大学
  • 11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陕西国际商贸...

作者

  • 35篇雷万杉
  • 6篇王淼
  • 6篇刘亚剑
  • 6篇肖良
  • 5篇杨兴科
  • 4篇范继璋
  • 4篇焦建刚
  • 3篇郭俊锋
  • 3篇刘云华
  • 3篇张海东
  • 3篇李相传
  • 3篇何虎军
  • 3篇李勇
  • 3篇张磊
  • 2篇张振庭
  • 2篇夏明哲
  • 2篇娄德波
  • 1篇揣媛媛
  • 1篇刘军锋
  • 1篇徐兵

传媒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矿床地质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河南科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中硒元素来源和迁移作用研究现状
2024年
自然过程和人为因素可以活化和迁移硒进入和离开土壤。查明土壤中硒的来源和迁移作用对富硒土地管理和富硒产业开发具有科学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岩石圈和大气干湿沉降是土壤硒的最基本来源。地表水径流、地下水淋滤、农作物收割、植物和微生物的挥发是土壤硒丢失的主要途径。土壤中硒的迁移作用可归因于水动力迁移作用、固相吸附作用和动植物循环作用。土壤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是控制土壤中硒分布和迁移的直接因素,气候、地形和农业活动通过改变土壤组成和物理化学条件间接地影响土壤中硒的迁移和重分布。在区域尺度(如大洲、国家和省)上,地质背景、气候和地形因素对硒的分布至关重要,而在局部尺度(如县、乡和农田)上,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耕作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硒在土壤中的行为特性,提出了一系列硒资源管理策略:1)生物强化和修复,通过动植物循环作用来调节土壤中硒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它被认为是一种生态富硒手段;2)灌溉模式,通过改变水动力条件来调整土壤的理化条件,进而改变土壤的固相吸附作用和动植物循环作用,其中漫水灌溉和有氧灌溉结合的水管理模式被认为可以提升土壤硒的有效性;3)农艺措施,如施加硒肥、磷肥、硫肥和撒石灰,通过直接改变土壤组成和理化条件调整土壤硒的分布和有效性,这是传统的富硒农艺措施,但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生态风险。
雷万杉林鑫段星星刘拓杨生飞张海东刘云华
关键词:气候条件农业活动
新疆巴里坤萨尔乔克一带原中泥盆统头苏泉组的重新厘定被引量:1
2016年
1:25万三道岭幅区调项目在巴里坤萨尔乔克东侧冲沟原中泥盆统头苏泉组地层中,发现一套中级变质岩系,根据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等方面的对比,研究认为该套地层与头苏泉组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重新厘定.为了准确确定该套地层的岩石单元归属,在萨尔乔克东侧冲沟的剖面上,先后两次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品D1710TW1和D1710TW2,从石英片岩中挑选51颗锆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研究认为该组锆石具有多来源、多期次的特征;代表地层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龄为450.3±4.3Ma,该套地层的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在区域上可以和乌列盖组对比,因此本文将其厘定为上奥陶统乌列盖组;其中的碎屑锆石数据表明该地存在前寒武纪基底.
初建朋李勇郭俊锋雷万杉陈丹利
关键词:地层
东天山石灰窑钾长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与地球化学特征
2016年
石灰窑花岗岩位于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的最东段,岩性为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岩体具有高硅(74.13%~75.76%)、高钾(4.26%~5.59%)、低镁铁[w(MgO+Fe2O3+TiO2)介于1.55%~3.37%之间]、高A/CNK(0.99~1.12)特征,刚玉标准分子略高(0.003%~1.46%),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体富钾(K2O/Na2O值介于1.12~2.06之间),高Rb、Cs,低CaO/Na2O值(0.18~0.34之间),显示源区主体为富云母的变泥质岩区。岩石明显富集Rb、Th、U、K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Ba、Sr、P、Ti、Eu等元素,并具有弱的Nb亏损,具有俯冲相关的火山弧和后碰撞伸展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山梁砾石组地层,南界被蛇绿混杂岩的边界断裂切割,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282.9±3.6)Ma应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东段的闭合年龄。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石灰窑花岗岩形成于卡拉麦里俯冲碰撞向碰撞后伸展的过渡阶段,是局部减压和地幔热流异常导致上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
刘亚剑雷万杉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定年东天山
豫西陆院沟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陆院沟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主成矿期载金黄铁矿存在原生、改造、增生、新生以及多型叠加等结构类型,这种单期黄铁矿显示复杂成矿过程的现象说明对黄铁矿的形态结构分类和原位测试是极为必要的。在宏观期次研究的基础上,对成矿期黄铁矿进行形态结构分类和原位分析,结果显示,载金黄铁矿是预富集期、主成矿期和晚成矿期3个阶段的产物,3个阶段普遍显示富S亏Fe、富Ni亏Co的沉积型特征,晚期显示了亏硫富铁的变质型叠加特征。综合研究认为,黄铁矿的形态、结构和成分标型是不同成因及演化过程的产物,对矿床成因判别和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雷万杉张严飞刘亚剑刘锦明
关键词:蚀变岩型金矿床
豫西熊耳山变质核杂岩形成演化及成矿意义
上宫、陆院沟和祁雨沟等一系列金银矿床与熊耳山变质核杂岩的拆离断层带关系密切,但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演化对成矿的意义尚不清楚。本文以熊耳山地区太华群变质基底、花山和五丈山岩浆岩核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磷灰石和锆石(U-Th)/...
刘志强雷万杉
关键词:拆离断层隆升剥露华北克拉通南缘
吉林江源小石人金矿综合勘查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对小石人金矿区进行的实验性地质测量剖面显示,土壤地球化学法、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能谱测量法等能指示矿化蚀变分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Au、Ag、As、Cu、Pb、Zn、Co、Ni、Bi、Hg和V等元素的地球化学浓集趋势有效指示出矿化集中区和蚀变带,Mn元素还可做为金矿化区的边界指示元素。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显示两种信息模式:①高阻、高极化、相对低磁、低K和低总计数率在空间上对应硅化蚀变带地段;②低阻、低极化、相对高磁、高K和高总计数率对应于石英斑岩侵入体地段。综合信息推断出硅化蚀变带出现在石英斑岩侵入体两侧,经过工程控制在石英斑岩南北两侧发现两条矿带,证实找矿模型正确,并发现金矿脉两条,计算储量为5.2 t。
雷万杉张振庭刘亚剑王淼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探测金矿勘查
神经网络环境下矿山规模的预测
2008年
矿床规模影响因子较多,并且这些因子与矿床规模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一直以来只能实现定性化预测,预测方法一般采用逻辑信息法、回归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法来进行,这些方法计算复杂,结果不稳定,为预测的进行和结果的解释带来很多的困扰。BP神经网络可以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高度非线性映射。本文对矿床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并进行适当插值,利用MATLAB工具箱成功实现了对待评矿床的定量化预测。
雷万杉王忠文范继璋
关键词:神经网络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矿山规模
豫西陆院沟金矿床正长斑岩脉蚀变围岩的元素迁移规律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陆院沟矿区斑岩在成矿中的作用,依据质量平衡方程和等比线法,对斑岩株蚀变围岩的元素迁移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紧邻侵入体的强蚀变围岩中主量元素相对迁移率为-168.2%~71.9%,矿化元素相对迁移率为23.9%~611.7%,远离侵入体的弱蚀变围岩中主量元素相对迁移率为-53.1%~42.5%,矿化元素相对迁移率为-52.5%~43.9%。Si O2迁出率随蚀变增强而升高;K2O质量分数随蚀变增强先降后升,Mg O和Ca O亦如此;Na2O随蚀变增强先升高后期迁出殆尽,Ti O2、Fe O、Fe2O3、Mn O和P2O5等与之规律相似。正长斑岩侵位早期蚀变流体以富气、少水、高能为特征,蚀变范围广,强度低,以绿泥石化为主;侵位中后期形成富水、赋矿的流体,蚀变范围小、强度大,以钾化、绿泥石化和矿化为主。陆院沟矿区内斑岩株是花山岩基的延伸,是深部能量、流体和矿质释放的通道。
刘亚剑雷万杉张海东夏明哲张磊
一种基于高精度RTK数据的微导线剖面测绘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高精度RTK数据的微导线剖面测绘方法,包括步骤一、设置CORS‑RTK设备,步骤二、野外剖面测量,步骤三、将连续空间坐标位置换算成传统导线参数形成剖面测量计录表,步骤四、采用手工绘图或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完...
雷万杉李相传肖良王冉夏明哲张海东
西天山包札墩达坂-菁布拉克地区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新疆西天山那拉提韧性剪切带的包札墩达坂-菁布拉克地区,断裂构造运动十分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达20余条,构造活动强烈,延续时间长,具多期演化的特点.依据岩石变质变形以及遥感影像特征,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区分.区域性断裂既是不同地层环境分区界线,又是不同成矿带的分界线,同时控制着研究区内各种矿产的分布和成矿元素的运移.地球化学异常显示,不同方向的构造交汇部位是各元素富集的有利地段,区域性断裂表现出控矿构造的特点.区内广泛分布的韧性剪切带作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制约着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的地质和成矿条件,表现出明显的可比性,是寻找穆龙套式金矿的有利地段.
刘亚剑范继璋王卫江雷万杉揣媛媛
关键词:控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