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关节
  • 8篇膝关节
  • 7篇关节置换
  • 6篇全膝关节
  • 6篇全膝关节置换
  • 6篇膝关节置换
  • 5篇全膝置换
  • 5篇膝置换
  • 4篇置换术
  • 4篇胫骨
  • 4篇骨折
  • 4篇关节成形术
  • 4篇成形术
  • 3篇术后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髌骨
  • 3篇髌腱
  • 3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疗效
  • 3篇股关节

机构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市第十人...

作者

  • 19篇陶坤
  • 12篇吴海山
  • 8篇储小兵
  • 8篇徐长明
  • 6篇吴宇黎
  • 5篇周晓波
  • 5篇祝云利
  • 3篇李晓华
  • 3篇钱齐荣
  • 2篇丁文其
  • 2篇王新宇
  • 2篇郑康成
  • 2篇丛锐军
  • 2篇田帅
  • 2篇周舟
  • 2篇赵天驰
  • 2篇唐涛
  • 1篇顾昕
  • 1篇何志勇
  • 1篇史永振

传媒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外侧微创入路双极头人工髋关节置换短期疗效的临床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背景使用临床病例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后外侧微创入路和传统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进行人工髋关节双极头置换的差异。方法42例双极头髋关节置换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丛锐军陶坤吴海山李晓华楼列名符培亮茅凌洲陈松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入路HARRIS评分
类矩形盾构切削推进模拟试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类矩形盾构切削推进模拟试验系统,包括一个模型箱、水平推进装置、电动机和类矩形盾构模拟刀盘,电动机安装在水平导轨上,水平推进装置可以推动电动机在水平导轨上直线运动以模拟推进运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类矩形模拟刀盘...
丁文其唐涛赵天驰陶坤田帅周舟龚琛杰吴炜枫郑康成
文献传递
闭式引流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评价被引量:34
2006年
目的评价闭式引流在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100例拟行骨水泥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闭式引流(n=50),一组不予引流(n=50)。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非引流组伤口敷料渗出量大于引流组,但引流组术后伤口总渗出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下降值显著高于非引流组。术后肢体肿胀、疼痛评分、深静脉栓塞发生率、软组织瘀斑范围、关节屈曲度、2年随访膝关节感染发生率及功能评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明显有力的证据支持应用术中引流。
陶坤吴海山李晓华钱齐荣吴宇黎祝云利储小兵徐长明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抽吸静脉血栓形成
全膝置换不同手术切口对早期伸膝功能恢复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早期伸膝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组共收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76例,413个膝关节置换术,男39例,女237例,年龄42~83岁,平均63.3岁。其中分组施行标准髌骨旁切口、股内侧肌中间切口、股肌下小切口置换膝关节。术后部分采取积极康复训练,观察术后患侧伸膝抬高的时间。结果显示小切口组与其他切口组均差异较大,功能有显著改善,但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显著延长,出血量大大增加。积极鼓励和劝告组则与所有各组均有较大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止血带时间、疼痛可能并非股四头肌手术后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手术切口创伤对股四头肌功能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积极鼓励和劝告的则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钱齐荣吴海山李晓华吴宇黎赵辉陶坤孙磊
关键词:切口康复镇痛
锁骨远端骨折钩钢板术后肩痛的关节镜下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锁骨远端骨折在所有锁骨骨折中约占10%~26%,大都由交通伤及运动损伤所致,Neer按照骨折与喙锁韧带的损伤情况将其分为三型,其中Ⅱ型骨折线位于喙锁韧带内侧或中间,骨折移位明显难以复位及维持复位,非手术治疗骨不连发生率达30%-37%。
顾昕程飚孙健史永振陶坤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镜下观察钩钢板关节维持复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股关节旋转对线不良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分析和探究造成全膝置换术中胫股关节旋转对线不良的可能原因,指导术中选择正确的确定假体部件旋转的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40例正常人的膝关节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20例,年龄18~42岁。应用螺旋CT扫描(层厚0.5mm)获取膝关节的横断面图像,采用Autocad2004软件测量股骨假体的旋转轴与胫骨假体的旋转轴之间的关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上选择临床上髁轴、外科上髁轴、股骨后髁轴等方法可能存在的潜在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及其影响程度。结果术中胫骨假体旋转以胫骨结节内、中1/3交界处来确定,而股骨假体旋转分别以临床上髁轴、外科上髁轴、股骨后髁轴外旋3°来确定,可能产生的胫股旋转对线不良的交角平均值分别为2.94°、6.50°、6.83°。结论全膝置换术中利用骨性解剖标志各自独立地确定胫骨假体、股骨假体的旋转对线必然会产生胫股旋转对线不良,而临床上髁轴产生的影响较小。
储小兵吴海山吴宇黎徐长明陶坤周晓波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膝关节胫骨股骨
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TKA)在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特点。方法对8例膝关节严重创伤后形成的骨性关节炎施行了TKA手术,术中采用植骨、加装金属垫片的方法修复塌陷的胫骨平台,对内、外翻不稳的膝关节选择了CCK假体代偿由侧副韧带损伤引起的不完全功能缺失,严重者甚至使用旋转型铰链膝,其他还有通过后方的软组织松解等技术来增加关节活动度。结果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8例由术前的平均42分上升至术后的平均88分(P<0.05),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76°升至术后的平均106°(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以上,平均2.1年,随访结束时膝关节评分平均82分(P<0.05),关节活动度平均93°(P<0.05)。结论根据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损伤特点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TKA手术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术中注意防止因骨折畸形愈合所导致的技术上的失误。
储小兵吴海山徐长明冯明光何志勇陶坤
关键词: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全膝置换术侧副韧带损伤骨折畸形愈合软组织松解CCK
小切口4孔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小切口4孔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疗效观察疗效分析.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2.5cm)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24例,本组男性9人,女性15人;左侧11例,右...
丛锐军陶坤蔡新宇茅凌洲朱裕昌楼列名陈松吴海山
关键词:小切口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Akagi胫骨前后轴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定位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膝关节CT片上Akagi胫骨前后轴与髌腱中内1/3点、髌腱内侧缘等解剖标志的相互关系,确定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参照轴线。方法对40名青年健康志愿者行膝关节伸直中立位CT检查。Akagi胫骨前后轴定义为CT片上垂直于外科经上髁轴且经过后十字韧带中点的直线。于胫骨平台平面及预定截骨平面标记胫骨前后轴及其与髌腱相交点、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及髌腱中内1/3点连线,分别测量胫骨前后轴与髌腱相交点内侧髌腱占髌腱总宽度的比例、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及髌腱中内1/3点连线同胫骨前后轴之间的夹角。结果在胫骨平台平面,胫骨前后轴经过髌腱内侧缘外侧10.1%±8.3%处;在预定截骨平面,胫骨前后轴经过髌腱内侧缘外侧0.2%±10.0%处。在预定截骨平面,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连线和胫骨前后轴的夹角为0.1°±2.7°,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中内1/3点连线和胫骨前后轴的夹角为10.3°±3.6°。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当以胫骨结节中内1/3点为标准行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时,有导致胫骨假体相对于股骨假体过度外旋的可能。后十字韧带中点与髌腱内侧缘连线几乎与Akagi胫骨前后轴重叠,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参照轴线。
陶坤吴宇黎祝云利吴海山
关键词:胫骨
类矩形盾构切削推进模拟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类矩形盾构切削推进模拟试验系统,包括一个模型箱、水平推进装置、电动机和类矩形盾构模拟刀盘,电动机安装在水平导轨上,水平推进装置可以推动电动机在水平导轨上直线运动以模拟推进运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类矩形模拟...
丁文其唐涛赵天驰陶坤田帅周舟龚琛杰吴炜枫郑康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