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国贵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肩胛
  • 2篇颜面
  • 2篇颜面萎缩
  • 2篇烧伤
  • 2篇手术
  • 2篇头面颈部
  • 2篇皮肤
  • 2篇肿瘤
  • 2篇瘢痕
  • 2篇外科
  • 2篇疗效
  • 2篇面颈部
  • 2篇筋膜
  • 2篇筋膜瓣
  • 2篇颈部
  • 2篇负压
  • 2篇半侧
  • 2篇半侧颜面萎缩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机构

  • 7篇武警广东省总...
  • 3篇武警广东总队...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1篇陶国贵
  • 6篇田宜肥
  • 6篇柳原
  • 4篇沈凤军
  • 3篇卢仕良
  • 1篇刘延
  • 1篇何华
  • 1篇钟克波
  • 1篇谢伟勇
  • 1篇刘萧
  • 1篇周杰
  • 1篇林梁
  • 1篇刘换新
  • 1篇梁鉴坤
  • 1篇朱新生
  • 1篇杨定华
  • 1篇张猛
  • 1篇朱茗
  • 1篇汤拥军
  • 1篇张弛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第十届全国烧...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原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误诊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瘢痕疙瘩是整形美容外科中常见的皮肤病损,但对原发于皮肤的淋巴肿瘤,却可能缺乏应有的警觉或认识,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现就1例皮肤原发问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误诊为瘢痕疙瘩的病例予以报道,以期同行们对ALCL加以重视,减少误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田宜肥陶国贵刘换新
关键词:皮肤病损误诊整形美容外科细胞性淋巴瘤瘢痕疙瘩淋巴肿瘤
传统型与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比较传统型与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2年4月应用单管型VSD技术或双管型VSD技术治疗的123例复杂创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8例,女45例;年龄11~83岁,平均56岁;按应用VSD类型分为两组:传统组(n=26,应用单管型VSD技术)和改进组(n=97,应用双管型VSD)。急性皮肤软组织缺损43例,压疮27例,糖尿病足6例,静脉淤血性溃疡19例,骨折术后皮肤坏死13例,坏死性筋膜炎1例,橡皮肿2例,烧伤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VSD敷料的有效使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创面床、肉芽组织及创面面积等情况。结果123例患者创面均获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床缩小,Ⅱ度烧伤创面痊愈。传统型VSD单次有效使用时间平均为(4.2±1.3)d,人均更换VSD装置为0.54次;而改进型VSD单次有效使用时间平均为(7.6±1.7)d,人均更换VSD装置0.3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VSD的使用时效更长,冲洗方便,其效果优于传统型VSD。
田宜肥沈凤军柳原陶国贵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引流术
肩胛皮瓣在四肢组织缺损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索应用肩胛皮瓣行四肢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方法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缺损。结果自1998-02至2010-12,临床应用11例,皮瓣面积(10 cm×15 cm)~(16 cm×25 cm),成活10例,1例因血管变异失败。结论肩胛皮瓣与四肢皮肤厚薄、质地相似,术后肢体形态、功能恢复良好,是四肢组织缺损美学修复的首选皮瓣。皮瓣预扩张后一期修复效果优良。
卢仕良谢伟勇陶国贵柳原
关键词:肩胛皮瓣游离皮瓣组织缺损美学
游离肩胛筋膜瓣修复半侧颜面萎缩11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肩胛筋膜瓣游离移植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症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5年6月,切取带旋肩胛动、静脉为营养血管的肩胛筋膜瓣,移植于患部,分别与患侧面部颞浅动、静脉吻合,修复半面萎缩症患者11例。结果应用肩胛筋膜瓣游离移植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症11例,手术全部成功,8例术后随访1—5年.移植组织瓣未见明显萎缩,外形满意。结论应用肩胛筋膜瓣游离移植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症组织量足够,形态稳定,效果良好。
卢仕良陶国贵
关键词:半侧颜面萎缩显微外科手术
VSD治疗烧伤的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烧伤的成本效益.方法 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一组12例中小面积烧伤病例与另一组27例病情相近且为同一时期、应用传统方法...
田宜肥沈凤军柳原陶国贵
皮肤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93例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总结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或器官缺损畸形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4月,笔者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畸形或器官缺损畸形病例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通过在头面颈部瘢痕畸形邻近正常皮肤区域放置1~4个30~400mL容积不等的皮肤皮肤扩张器,共计放置皮肤皮肤扩张器212个,平均放置2.28个,93例患者的瘢痕畸形得到修复,瘢痕面积减少,畸形程度减轻,患者满意或基本满意,仅有1例颈部浅表性瘢痕畸形者,虽手术后瘢痕畸形面积减少,但术后在扩张皮瓣的切口部位形成新的增生性瘢痕,使颈部的瘢痕畸形更为明显。结论头面颈部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瘢痕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多与患者沟通,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注水扩张期注意无菌操作,观察扩张器放置部位有无异常反应,及时对症处理;术中合理剪裁皮瓣,严密止血,术后严密观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田宜肥沈凤军柳原陶国贵
关键词:瘢痕畸形
闭路冲洗-负压循环技术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闭路冲洗-负压循环技术(IVC)联合双氧水冲洗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2006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共收治63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男性5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5.4±13.6)岁,慢性骨髓炎病史2~116个月,平均(15.1±13.4)个月。常规手术及术后治疗,均采用闭路冲洗-负压循环技术(IVC)联合双氧水冲洗治疗,进而直接缝合、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观察和分析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IVC联合双氧水冲洗平均为(15.8±2.2)d,平均住院(26.8±5.3)d,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骨愈合时间4.7~9.6个月,平均(7.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6±6.9)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王姗吴乔沈凤军陶国贵朱新生
关键词:双氧水慢性骨髓炎
肝癌手术切缘Nusap1基因蛋白表达与早期复发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Nusap1基因蛋白在肝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常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缘为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标本61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缘Nusap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癌手术切缘中Nusap1蛋白表达阳性有21例,其中15例术后早期复发(71.4%);阴性40例,术后仅12例出现早期复发(30%);阳性组术后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癌手术切缘中Nusap1蛋白表达与术后早期复发明显相关,可预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高危患者及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张猛杨定华刘萧刘延梁鉴坤何华钟克波林梁陶国贵张弛周杰
关键词:癌基因蛋白质类肿瘤复发
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儿童烧(烫)伤常常纠结着患儿全家人的心,也给患儿将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为了解我院烧伤住院儿童的致伤因素、年龄分布及病情特点,为预防儿童烧伤提供依据,笔者对我院2007-01至2012-06收治的年龄小于14岁的烧伤住院儿童544例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
田宜肥柳源陶国贵
关键词:儿童烧伤流行病学调查
3例全头皮撕脱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16年
全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机械性损伤,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及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头皮撕脱伤临床上并不多见。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3例全头皮撕脱伤患者,现对3例患者救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以期对治疗方法及经验教训进行讨论总结。报告如下。
汤拥军柳原陶国贵田宜肥
关键词:头皮撕脱伤头面颈部静脉回流障碍植皮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