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荷红
- 作品数:27 被引量:394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颅颈交界区腹侧肿瘤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颅颈交界区是颅底的一个特殊区域,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切除有很大难度,一直是神经外科和颅底外科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自1972年Hammon和Kempe[1]提出一种从枕下远外侧方暴露椎基底动脉瘤的术式以来,该入路得到了不断改进.1990年Sea和Sekhar[2用该入路成功地处理下斜坡和延髓腹侧的硬膜内病变,并倡议将该入路普及为处理下斜坡病变的常规入路.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国内也相继开展了此入路的临床研究和应用[34].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此入路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腹侧肿瘤26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 陈东陈文裕陈荷红张晓东梁恩和
- 关键词: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床体颅底外科
- 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 对比血管内降温与体表降温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体表降温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降温速度、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偏离目标温度0.2℃的时间百分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率以及肌颤发生率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并发症以及预后等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血管内降温组患者中心温度降低迅速,并能准确维持目标温度(33℃~35℃),变异范围小;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率以及肌颤发生率与程度明显低于体表降温组;血管内降温组颅内压下降出现更早,并发症较少,预后优于体表降温组.结论 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维持目标温度稳定,复温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较好.
- 梁恩和洪健陈荷红曹德晨张国斌只达石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管内降温亚低温治疗
-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脑氧代谢的变化(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背景: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其机制尚需进一步证实。目前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及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脑组织氧代谢状态的改变,尚未见到相应报道。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氧代谢变化规律, 揭示亚低温治疗的作用。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析因设计。单位:天津市环湖医院亚低温治疗中心。对象:选择1998-08/2000-01在天津市环湖医院亚低温治疗中心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18-65岁。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保守治疗7例,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行内/外减压术6例。方法:所有患者在亚低温治疗室内应用体温调节毯进行全身降温,同时给予冬眠肌松合剂(生理盐水500 mL+氯丙嗪100 mg+异丙嗪100 mg+ 卡肌宁400 mg)持续静滴。采用Neurotrend-7TM多参数监测系统持续监测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及脑温,比较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脑氧代谢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总分15分,正常为15分, 分数越低意识障碍程度越深)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持续监测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及脑温。结果:1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氧代谢的变化趋势:氧分压亚低温后18 h明显高于降温前[(2.23±1.29,1.29±0.57)kPa,t=2.449,P<0.05]。二氧化碳分压亚低温后6 h明显低于降温前[(7.32±0.92,7.75+1.07)kPa, t=2.446,P<0.05]。pH值达低温时明显高于降温前[(7.06±0.15,6.83±0.20), t=5.164,P<0.05]。颅内压达低温时明显低于降温前[(2.03±1.01, 2.57±0.93)kPa,t=2.948,P<0.05]。脑灌注压亚低温后6 h明显高于降温前[(9.40±1.80,7.80±1.59)kPa,t=2.365,P<0.05]。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的�
- 陈荷红只达石张赛
- 关键词:亚低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颅脑损伤
- 中国脑卒中防控管理模式探索被引量:25
- 2016年
-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病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脑卒中,近年来已居国民疾病死亡原因之首位,然而我国脑卒中防控管理体系仍存在明显不足,尚未建立覆盖全国且行之有效的脑卒中防控管理模式,整体水平较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脑卒中防控管理措施已取得良好成果,国家卫生部(现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吸取各国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脑卒中防控管理新模式。
- 闫峰巢宝华赵东升李梅郝继恒陈荷红岳伟曹雷王陇德
- 关键词:卒中预防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管理
- 成体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
- 2005年
- 目的:成体哺乳动物脑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将其分离出来长期培养具有多能性,探讨成体神经干细胞最新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dultneuralstemcells”和“mamma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关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成体神经干细胞部位、来源、分化及转化方面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动物实验。②神经干细胞。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5篇关于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文章,入选20篇,因为这些文章能包含其他文章的内容,体现了成体干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资料综合:20篇文献中有10篇是关于成体神经干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存在部位及来源的实验研究,8篇分别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观察了成体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系统细胞的转化及其诱导因素,另外2篇文献观察了成体神经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向其他细胞的转化。结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成体神经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侧脑室室下区和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在多种调控信号的作用下,具有向神经系统细胞分化和向其他细胞转化的潜能。
- 陈荷红杨树源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化中枢神经系统
- 自发性脑室出血(附105例报告)被引量:3
- 1996年
- 对105例自发性脑室出血分别行脑室外引流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外引流治疗56例,死亡21例(37.5%),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49例,死亡7例(14.29%)。后组治疗可以早期清除脑室内积血,打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间接引流脑实质内血肿,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压迫,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疗效优于脑室外引流组。
- 王维兰张楷文秦洁张赛陈荷红周忐才
-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尿激酶
- 应用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治疗颅脑创伤后迁延性昏迷一例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颅脑创伤急性期的治疗已有很大进展,表现为急性期死亡率明显下降.随即而至的问题是“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逐渐增多,颅脑创伤的致残率并未因治疗的手段进展而下降.如何更好地使持续性植物状态(PVS)的各种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仍是一个世界性的治疗难题.研究表明,高颈段脊髓电刺激能够促进长期昏迷患者清醒.
- 张晓东陈荷红梁恩和
- 关键词:颅脑创伤后高颈段迁延性昏迷持续性植物状态植物生存状态
- 老年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治疗
- 2007年
- 前交通动脉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其患病率约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24.89%~37.11%,老年患者可因合并其他疾病而致预后不良。我院自2002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经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60岁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82例,占同期收治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47.11%,占同期颅内动脉瘤患者的15.32%。所有患者均于有效防治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基础上,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 周煜陈荷红刘暌
- 关键词:动脉瘤破裂出血前交通动脉血管内治疗脑血管造影检查动脉动脉瘤好发部位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持续脑氧代谢监测的研究
-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HI)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氧代谢变化规律.方法:对1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采用Neurotrend-7<'TM>多参数监测系统持续监测脑组织氧分压(P<,bt>...
- 陈荷红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脑氧代谢
- 文献传递
- 胚胎大鼠脑源性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颅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采用悬浮培养技术,体外分离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并进行扩增传代,观察其自我增殖和多潜能分化特性。方法:1.取材及接种:无菌条件下取出胚胎14~16天SD大鼠的大...
- 陈荷红
- 关键词:自我更新液压冲击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