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西南联大时期穆旦的写作境遇与个人形象被引量:3
- 2012年
- 西南联大时期是穆旦成长的重要阶段,其个人形象已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诗歌写作量较大、且已显示了多种艺术路向,兼事翻译与评论,频频露面于《大公报》等在文化界有着广泛影响的媒介,参与学校事务,这些都可视为联大学生和老师身份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穆旦的名声正处于上升阶段,但从军以及随后的职员生活扭转了其发展路向,也湮息了他的名声。
- 易彬陈璐
- 关键词:西南联大
-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评被引量:10
- 2007年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在高等教育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设置综合化、课程内容现代化的背景下,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均得以深入发展。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综合化、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课程建设实践的成就以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划立项和各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实验为表征。
- 陈璐刘奇军
- 关键词:高校课程建设
- 彭燕郊致严文井、叶汝琏——彭燕郊与文艺界人士通信系列考察之一
- 2017年
- 新时期之初,不少文艺界人士痛感到“过去漫长的封闭岁月”压抑了求知欲,桎梏了眼界,很有必要大力进行“艺术更新”的工作。一时之间,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的杂志、丛刊乃至丛书多有出现,彭燕郊就是从事此类活动的人士中比较突出的一位。彭燕郊以诗人名世,其操持(筹划、组稿或主编)的外国文学翻译书刊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诗和散文类读物。按照他本人稍后的说法:“这几年我用大部分时间编译介[绍]各国现代诗的目的也在于让大家看看到底现代诗是个什么样子,现代诗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从中也可以比较一下到底人家有什么长处我们有什么短处。”
- 陈璐易彬
- 关键词:文艺界外国文学翻译通信现代诗求知欲
- 诗歌遗产与历史记忆——关于《彭燕郊纪念文丛》被引量:2
- 2012年
- 2006年年底,三卷四册《彭燕郊诗文集》出版。这套书凝聚了诗人彭燕郊(1920—2008)本人的大量心血,彭燕郊原本就是一个勤于修改的诗人,那次可谓改之又改,历时数年,方告完成,其中如散文诗卷压轴长诗《生生:多位一体》,从诗题到具体诗行,改动幅度相当之大,因此,完全可以说,它们是彭燕郊生前对于自我写作的最终审订。但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套书实在是太过遥远,印刷虽可称得上是精美,印数却少,定价又高,一度被笑称是出版社的"礼品书",因此,为喜爱诗歌的朋友出版一套"普及本",也就成了《彭燕郊诗文集》出版之后彭燕郊的一个心愿。
- 陈璐易彬
- 关键词:诗文集写作时间
- 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为例被引量:2
- 2004年
- 陈璐
- 关键词:生命意识初二语文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沉重”的潜压与“唯美”的诉求——论彭燕郊诗歌创作主题的双重变奏被引量:1
- 2011年
- 彭燕郊的诗里有两类基本话语:沉重的话语和唯美的话语。尽管在不同时段,"沉重"与"唯美"话语的内涵有所衍变,但它们始终相互渗透、相互纠缠,共同合奏出了彭燕郊诗歌的创作主题。这些诗篇不仅充分呈示了彭燕郊以诗的方式对于时代的担当,更见证了彭燕郊对于个性与气质的坚守。
- 易彬陈璐
- 关键词:创作主题唯美
- 从六十多年前的一次争论看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被引量:3
- 2007年
- 一些具有重要性的问题总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激活。在现今学界热切关注的“大学语文”课程方面,六十多年前即有大致相当的课程,并且也引发了争论。历史语境虽有所差异,但仍可从中找到一些“历史呼应”。它对于今日大学语文课程的编订,包括确定选目、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等方面,仍不乏积极意义。而重提这一争论,是希望教材编者们能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域来考量这一工作,以祛除因过于切近的“当代意识”而带来的某些蔽障。
- 陈璐易彬
- 关键词:大学语文
- 彭燕郊先生文学年表简编
- 2008年
- 陈璐易彬
- 关键词:文学作品
- 从六十多年前的一次争论看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
- 具有重要性的问题总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激活.在现今学界热切关注的"大学语文"课程方面,六十多年前即有大致相当的课程,并且也引发了争论.历史语境虽有所差异,但仍可从中找到一些"历史呼应&quo...
- 陈璐易彬
-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编写
- 试论学前言语教育
- 2006年
- 学前阶段的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言语教育。学前言语教育是全学段语文学科教育体系的起点,有其阶段特征和特殊的价值地位。言语教育与其他学段语文教育的协调运行,既能发挥自身的整体功能,又能提高语文学科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 陈璐高峰
- 关键词:言语教育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