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琼华

作品数:67 被引量:258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7篇子宫
  • 29篇内膜
  • 28篇子宫内膜
  • 28篇宫内
  • 28篇宫内膜
  • 24篇异位症
  • 24篇内膜异位症
  • 23篇子宫内膜异位
  • 23篇子宫内膜异位...
  • 9篇蛋白
  • 9篇肿瘤
  • 9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8篇激素
  • 7篇手术
  • 7篇细胞
  • 5篇阴道
  • 5篇妊娠
  • 5篇生育
  • 5篇生殖

机构

  • 50篇厦门大学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厦门市第一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福建省人民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天津市中心妇...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福建省妇幼保...
  • 2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6篇陈琼华
  • 12篇许雅云
  • 8篇邱娜璇
  • 7篇陈清西
  • 7篇曲军英
  • 6篇苏志英
  • 6篇颜晓红
  • 5篇周卫东
  • 4篇陈达红
  • 3篇钟山
  • 3篇李友筑
  • 3篇李敏
  • 3篇方庆全
  • 3篇石艳
  • 3篇焦蓉
  • 3篇洪虬英
  • 3篇郑敬阳
  • 3篇杨宏毅
  • 3篇蓝建发
  • 2篇郑伟

传媒

  • 8篇中国实用妇科...
  • 5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国际生殖健康...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华生殖与避...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估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经阴道修补子宫疤痕憩室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PCSD)的效果及影响因素,验证经阴道B超诊断PCSD的准确性。方法对35例剖宫产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经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计算经阴道B超的检出率。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手术修补子宫疤痕憩室,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经阴道B超诊断PCSD的检出率88.6%(31/35)。经阴道手术修补子宫疤痕憩室治疗PCSD的有效率为68.6%,其中,前位子宫有效率(92.9%)高于后位子宫(52.4%),单次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有效率(93.3%)高于多次剖宫产(50.0%),而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及术前阴道出血的持续时间,均未影响手术效果。结论 PCSD首选阴道B超诊断,但需警惕其漏诊率。经阴道手术修补子宫憩室在治疗前位子宫及单次剖宫产术后的PCSD效果较佳。
杨宏毅邱娜璇高海杰陈琼华冉静许雅云苏毅明
关键词:经阴道B超
MMP9、TIMP1及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表达被引量:11
2004年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其抑制剂 (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患者的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 4 5例EM(研究组 )在位内膜及 32例子宫肌瘤 (对照组 )的在位内膜中MMP9、TIMP1及VEGF的表达。MMP9、TIMP1、MMP9 TIMP1和VEGF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分别为 0 336 ,0 2 76 ;0 2 5 3,0 2 6 7和 1 2 93,1 0 34;0 372 ,0 2 88。其中MMP9、MMP9 TIMP1和VEGF在研究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内膜 (P <0 0 1)。EM患者的在位内膜中MMP9、VEGF高表达可能是EM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诊刮筛选出高MMP9、VEGF表达的在位内膜可望成为预测和诊断EM的方法之一。
陈琼华曲军英邱娜璇许雅云高凌云郑伟
关键词:MMP9TIMP1在位内膜VEGF抑制剂
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过敏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过敏情况。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3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过敏原以及其他系统过敏情况。结果320例患儿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9.38%,吸入性过敏原主要为尘螨、屋尘、蟑螂,分别占74.38%、20.94%、14.69%;食物性过敏原主要为鸡蛋白、牛奶、蟹,分别占19.69%、19.02%、12.81%。不同年龄组户尘螨、屋尘、狗毛鸡蛋白阳性分布存在差异,婴幼儿组尘螨阳性率低于学龄前组和学龄组(χ^(2)=29.24、33.87,P<0.05);婴幼儿组屋尘阳性率低于学龄组(χ^(2)=4.59,P=0.030);与学龄组相比,学龄前组狗毛、鸡蛋白阳性率更高(χ^(2)=10.07,10.54,P<0.05)。共病221例(69.06%),3个以上系统过敏75例(23.44%)。需要耳鼻喉科诊疗165例,其中鼻炎162例,需要皮肤科诊疗118例,营养科11例,眼科6例,消化科4例,药剂科4例。结论泉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为尘螨,不同年龄患儿户尘螨、屋尘、狗毛、鸡蛋白阳性分布存在差异,支气管哮喘容易合并多系统过敏表现,评估和管理需注意多学科联合。
陈琼华郑敬阳林春燕徐毅泷方碧清涂槟斌郑天文
关键词:哮喘儿童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特质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的分子生物学特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及35例肌间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在位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TI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利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相应密度代表其表达强度,发现研究组中MMP9、VEGF的表达及MMP9/TIMP1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R丧失周期性变化规律.得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MMP9、VEGF高表达及ER丧失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分子生物学特质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关的结论.
陈琼华周卫东黄乾生陈清西石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免疫组化方法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通过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孕前、孕期及产后1年肌瘤的最大直径,揭示孕期肌瘤大小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体部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1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孕前、孕13^(+6)周前、孕14~27^(+6)周、孕28~36^(+6)周、37周至分娩及产后1年这6个时间点,观察子宫肌瘤最大直径的变化情况;探讨剖宫产同时剔除宫体部肌瘤是否安全可行。结果孕13^(+6)周前比孕前肌瘤明显增大(P<0.001);37周至分娩比孕28~36^(+6)周的肌瘤明显减小(P<0.05);产后1年比37周至分娩的肌瘤明显缩小(P<0.001);剖宫产剔除子宫体部肌瘤组较未剔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子宫体部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子宫肌瘤较孕前及产后1年显著增大,且孕13^(+6)周前增大迅速明显,孕28~36^(+6)周是峰值,37周至分娩有所缩小,产后1年明显缩小;剖宫产同时行子宫体部子宫肌瘤剔除是可行的,但不是必需的。
任璐璐颜晓红洪艺煌林锦蓉王艳清陈琼华
关键词:妊娠子宫肌瘤剖宫产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在妇产科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mitogen-activated kinase phosphatase,MKPs)是一类在细胞内水解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家族,通过负向调控MAPKs参与细胞的应激、分化、增殖、凋亡等细胞过程,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KP-1是MKPs家族中被报道最多的成员,具有最强的去磷酸化能力。综述MKP-1在妇产科相关疾病,包括生殖器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阐述MKP-1在疾病中的表达特征、病理作用及其机制;重点讨论了MK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MKP-1与MAPKs的相互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苏琳陈琼华
关键词: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子痫
儿童肺结核59例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总结儿童肺部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59例肺结核患儿的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支气管镜下表现进行分析,并随诊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情况。结果59例中,男童31例,女童28例,主要以发热(74.58%)和咳嗽(66.10%)为主诉就诊。未接种卡介苗3例(5.08%);有明确结核接触史24例(40.68%)。胸部CT检查59例,其中高度怀疑结核18例(30.51%);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病变30例(50.85%),胸腔积液19例(32.20%),淋巴结肿大及钙化14例(23.73%),气管支气管狭窄阻塞12例(20.34%),粟粒样改变9例(15.25%)。支气管镜检查20例,镜下均可见炎症改变;11例见支气管开口赘生物,1例见支气管结石,3例见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痰找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29.17%(14/48),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85.29%(29/34),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84.21%(16/19)。37例(62.71%)患儿最初误诊为肺炎。根据年龄将患儿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和学龄期组,3组患儿的结核接触史、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胸腔积液比例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诊断时期将患儿分为2007—2011年组、2012—2016年组和2017—2022年组,3组患儿的诊断年龄、发热人数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比例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诊断出结核后均转诊结核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大部分治疗好转,4例预后差。结论儿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肺结核的特点,联合多种诊断方法,提高儿童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时干预,改善预后。
陈琼华郑敬阳苏丽端林印涛曾丽娥刘琳琳
关键词:肺结核儿童
子宫内膜异位症腔镜诊治术后长期管理专家建议被引量:2
2022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并随卵巢激素的变化出现周期性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异位结节和血肿,最常发生于盆腔腹膜和卵巢。EM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达10%~15%[1-2],其可导致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其发生发展多认为与雌激素有关,“疼痛、复发、不孕”是EM的三大临床难题,治疗后复发率可达50%[3]。
王刚陈捷邓凯贤陈琼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管理
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长期管理专家建议被引量:5
2022年
子宫内膜是覆盖于子宫腔内表面的一层上皮组织,正常情况下随着卵巢激素的规律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增殖、分泌和脱落,从而形成月经周期。在各种致病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子宫内膜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如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因素(年龄较大、绝经晚、零胎或不孕、月经初潮过早、无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源性因素(如外源性雌激素治疗或他莫昔芬应用)、合并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或Lynch综合征)[1]。子宫内膜增生最主要的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其他症状包括阴道异常排液、宫腔积液、下腹疼痛等[2]。由于上述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容易复发,复发率约为20%~70%[3]。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12个月及24个月复发率分别为9.6%和29.2%,即使内膜已经恢复正常,复发率在5年内仍持续上升[4]。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甚至进展为癌症。
王刚陈捷邓凯贤陈琼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长期管理宫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2012年
利用所构建的BALB/c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通过对正常和EMs小鼠在位子宫内膜样品双向电泳图谱的比较,找到61个差异较明显的蛋白质斑点,结合质谱分析技术和数据库信息检索最终鉴定出23个蛋白,包括11个调控蛋白、4个信号转导相关蛋白、1个代谢相关蛋白、5个膜联蛋白、1个细胞骨架蛋白和1个RNA解旋酶.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EMs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探索EMs的发病机理,对EMs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EMs发病机理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也为寻找该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和治疗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杨蕙铭周卫东石艳陈琼华陈清西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质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