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燕文

作品数:18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哮喘
  • 6篇哮喘患者
  • 5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支气管哮喘患...
  • 3篇气道
  • 3篇慢性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皮质激素
  • 2篇气管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四...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6篇陈燕文
  • 7篇何权瀛
  • 7篇高占成
  • 5篇余兵
  • 5篇改军
  • 3篇魏敬安
  • 3篇崔月莉
  • 3篇陈青
  • 3篇周德训
  • 3篇马艳良
  • 3篇尚颖
  • 2篇李冉
  • 1篇张为兵
  • 1篇陈清
  • 1篇王芳
  • 1篇黄学萍
  • 1篇母双
  • 1篇董霄松
  • 1篇闫涵
  • 1篇张正

传媒

  • 4篇中国呼吸与危...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医学会呼...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检出及临床特点初步调查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曲霉过敏试验阳性的比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检出比例及ABP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3—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非吸烟成年(≥18岁)哮喘患者200例,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测定、血清抗烟曲霉、抗多价霉菌特异性IgE测定及影像学检查、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200例患者中烟曲霉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者共11例(5.5%),其中5例患者诊断为ABPA,男2例,女3例,年龄为19~62岁,病程为15—40年。临床上均有咳嗽、喘息等典型哮喘症状,其中4例患者肺功能显著下降,血清总IgE及烟曲霉特异性IgE均明显升高,3例患者血嗜酸粒细胞升高,3例患者胸部cT可见中心性支气管扩张。结论我国ABPA的患病率长期被低估,ABPA患者临床表现与单纯的哮喘难以区分,但病程长,肺功能下降更显著。烟曲霉过敏原皮试和血清总IgE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提示指标。
马艳良张为兵余兵陈燕文母双崔月莉
关键词:曲霉菌病变应性支气管肺哮喘患病率
肺隐球菌病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增加,肺隐球菌病发病率逐渐增加。近年来有关免疫正常人群感染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现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至2019年收治的2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李胜男高占成陈燕文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预后
小气道阻塞综合征和肺功能非特异性表现的肺功能特点与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小气道阻塞综合征(SAOS)和肺功能非特异性表现(NSP)患者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影像诊断。方法纳入1933例成年人肺功能结果,选取SAOS和NSP的肺功能数据和临床影像分析。结果SAOS患者53人,NSP患者61...
周德训魏敬安陈青改军陈燕文高占成
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并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采取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213例住院患者,分为免疫功能低下组(102例,47.9%)和免疫功能正常组(111例,52.1%),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将免疫功能低下组分为死亡组(18例,17.6%)和非死亡组(84例,82.4%),对两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进一步对其中数据完整的死亡组(10例,9.8%)和非死亡组(36例,35.3%)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免疫功能低下组重型、危重型比例以及病死率均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47.1% vs. 40.5%、18.6% vs. 9.0%、17.6% vs. 9.0%, P<0.05)。与免疫功能正常组相比,免疫功能低下组接种疫苗比例偏低(26.5% vs. 44.1%, P<0.05),多合并高血压、肾脏疾病及感染(63.7% vs. 48.6%、30.4% vs. 9.0%、49.0% vs. 19.8%,均 P<0.05),影像学表现实变影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均偏高[40.2% vs. 18.9%、48.0% vs. 30.6%、14(7.0,19.3)d vs. 9(7.0,18.0)d,均 P<0.05],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均 P<0.05)。死亡组的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PCT、IL-6、铁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死亡组(均 P<0.05),但淋巴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B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非死亡组(均 P<0.05)。 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重型和危重型超过60%,病死率较高,机体清除新冠病毒能力下降。淋巴细胞总数、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B细胞减少,降钙素原、铁蛋白和D-二聚体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李胜男倪文涛李冉陈燕文高占成
关键词:免疫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疾病特征
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5、-10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2
2014年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疾病.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IL在内的不同细胞因子间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在气道炎症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调控,遗传因素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IL启动子区存在一系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不同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结合,进而影响IL基因的转录.本研究对哮喘患者IL-4、IL-5及IL-10启动子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序,以期了解其启动子SNP在哮喘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哮喘表型的相关性.
张茉沁王璐许航马艳良余兵陈燕文高占成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4气道慢性炎症IL-4
肺功能非特异性表现的特点与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分析肺功能非特异性表现(NSP)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影像诊断的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肺功能室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4日成年患者1933例的肺功能结果,选取其中NSP患者的肺功能数据、临床诊断及影像资料,与肺功能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NSP组61例,对照组1017例,体重指数分别为(24.5±4.6)和(24.5±3.8) 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8,P >0.05);年龄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64(49 ~74)和56(42 ~70)岁,吸烟指数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0.4(0 ~20)和0(0~10)包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09和-2.571,均P<0.05).NSP组FEV1占预计值%、FVC占预计值%、FEV1/FVC、残气容积占预计值%和肺总量占预计值%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69% (66% ~73%)、75%(70%~77%)、75% (73% ~78%)、118%(105% ~ 145%)和86% (82% ~ 9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5%(87%~104%)、98% (90% ~ 106%)、79%(76%~84%)、101%(88% ~114%)和94% (88% ~ 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13.059~-5.185,均P<0.05).NSP组和对照组的残气容积/肺总量分别为(52±11)%和(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1,P<0.05).肺总量显著降低提示有通气受限,而残气容积和残气容积/肺总量显著升高则提示有气体潴留.NSP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包括阻塞性和限制性疾病,部分患者的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严重,有31例无肺部疾病诊断.结论 年龄和吸炯可能对NSP产生影响,肥胖对NSP的影响有限.NSP具有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特点,但其临床病变范围广泛,无疾病特异性,临床意义有限.
周德训魏敬安陈清改军陈燕文高占成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
患SARS医务人员康复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是一个全新的疾病,SARS肆虐期间一部分医务人员不幸患上SARS,经治疗他们大部分恢复了健康,回到了工作岗位上,2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如何。我们于2005年4月...
余兵陈燕文何权瀛崔月莉
文献传递
关注呼吸道病毒感染
2013年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分别发现了H7N9型禽流感患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租全身不适。其实除了H7N9,还有许多呼吸道病毒感染也能引起同样的症状。
陈燕文韩腾章亚琼王珏杨冬红王芳闫涵周德训李冉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感染流感样症状禽流感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潜伏期
7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医务人员康复期肺功能与胸部CT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罹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医务人员康复期的肺部情况,以及本病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SARS的医务人员76例,出院后进行症状问卷调查、胸部CT、肺功能测定及SaO2检查。结果出院后主要表现为乏力67例(882%),脱发57例(750%),骨关节疼痛54例(711%),气短31例(408%),痤疮20例(263%),心悸18例(237%),下肢水肿15例(197%),月经紊乱12例(占女性患者194%)。胸部CT异常41例(539%),主要表现为弥漫或散在的磨玻璃样改变、弥漫或局限的小叶间隔增厚或纤维条索影,其中5例合并胸膜结节(66%),3例合并牵引性支气管扩张(39%)。出院(71±14)d时76例SARS医务人员中4例表现弥散功能降低(53%),1例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降低,1例为呼气中期流速降低,40d后对上述6例进行肺功能复查,其中仅1例仍为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降低,其余4例弥散功能、1例呼气中期流速均恢复正常。共16例有通气储备不佳(211%),结果为57%~85%,平均(795±70)%。出院后76例SaO2测定结果为96%~100%,平均(985±09)%。结论SARS治愈后仍有部分后遗症状,胸部CT有部分异常,肺功能总体恢复良好,未遗留明显功能异常。
陈燕文余兵何权瀛陈青黄学萍魏敬安杜湘柯朱奇志张正樊春红王占伟朱晓静
关键词:胸部CT肺功能医务人员康复期弥散功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NO、IL-4、IFN—r含量,并探讨激素的影响及其在临床中应用的意义。 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40例,其中初诊轻、中度非激素治疗组(简称未治疗组)20例,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激素治疗...
陈燕文何权瀛尚颖改军
关键词:哮喘呼出气冷凝液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氧化应激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