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污染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紫色
  • 2篇综合评价
  • 2篇羟基磷灰石
  • 2篇纳米羟基磷灰...
  • 2篇金属污染
  • 2篇DNDC模型
  • 1篇有机碳库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生态健康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水稻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陈杰华
  • 3篇杨剑虹
  • 3篇谢德体
  • 2篇周东美
  • 2篇王玉军
  • 2篇朱琳
  • 2篇王汉卫
  • 2篇廖和平
  • 2篇夏涛
  • 2篇杨伟
  • 1篇成杰民
  • 1篇王慎强
  • 1篇符卓旺
  • 1篇赵新儒
  • 1篇慈恩
  • 1篇程永毅
  • 1篇李忠意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制度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型预测被引量:9
2013年
利用紫色水稻土不同耕作制度下的长期定位试验数据,结合DNDC模型来探讨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选取常规平作(CK)、垄作免耕(水稻—冬水)(T1)、垄作免耕(水稻—油菜)(T2)、水旱轮作(水稻—油菜)(T3)4种处理,分析了15年来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并用DNDC模型模拟了长期试验点15年和100年有机碳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15年的耕种,4种耕作制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较原始有机碳含量有所上升。T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幅最大,分别为CK,T1和T3处理的131%,142%,153%。T3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最低。DNDC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田间实测结果大致相同。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值都小于10%,且相关系数都达到0.01水平下的极显著关系,这表明4种耕作制度的DNDC模拟效果极好。对试验地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的长期模拟结果显示,只要保持现有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100年间4种处理的土壤有机碳都会持续稳定地增加。
陈杰华慈恩谢德体杨剑虹符卓旺赵新儒
关键词:紫色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DNDC模型耕作制度土壤有机碳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高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污染一旦发生,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难以进行彻底恢复。目前,已有一些污染土壤治理的方法,但从其发展和需求来看,...
陈杰华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羟基磷灰石
文献传递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优选中的应用——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被引量:7
2012年
我们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长寿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以期优选最接近可实现整治潜力的分析方法,为本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工作中潜力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法、Delphi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优选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了四种测算方法中,综合评价的分值最低61.282分,最高65.704分,差距不大。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率法最差,城镇体系等规划法为最优,并得出长寿区最可能实现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我们发现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优选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方法时,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整治成本等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对各测算方法进行较为合理的评判,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农村居民点以及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的优选评价中,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杨伟廖和平谢德体朱琳夏涛陈杰华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重庆市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变化趋势及固碳潜力研究
从20世纪末起,全球变化引起了众多科学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碳收支的关注。土壤碳库储量约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碳库的三倍,大气碳库的两倍。因此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热点,也是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核心内...
陈杰华
关键词: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固碳潜力DNDC模型
基于TCLP法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固定被引量:50
2009年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定和修复,并通过毒性溶出试验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对固定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施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而且土壤中Cu和Zn有效态的含量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施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主要原因为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水解释放大量OH-离子,导致土壤pH增加;此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固定重金属进而降低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包施不如同等材料用量混施的钝化效果好,且所用时间较长,但包施具有将所施材料和被吸附重金属移出土壤体系的优点。
陈杰华王玉军王汉卫周东美杨剑虹
关键词:重金属纳米羟基磷灰石TCLP
重庆地区紫色土壤镉有效性水平及分异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对重庆地区不同紫色地层发育的紫色土壤系统采样分析有效态镉的含量、影响因素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有效镉的含量水平和分异值大小顺序为紫色潮土,棕紫泥土,暗紫泥土,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并且显著大于全国背景值0.079mg/kg;通径分析与有效镉影响因子大小顺序为有效Fe,有效Mn,有机质,有效Pb,有效Zn,有效Cu;与有机质和有效Cu,Zn,Fe,Mn,Pb含量呈极显著乘幂关系(r=0.406~0.545);在p=0.01水平,有效Cd与pH值呈极显著指数关系(r=0.406),并且淹水利用使土壤镉有效性提高.
程永毅李忠意陈杰华杨丽军李尧琴杨剑虹
关键词:紫色土壤
改性纳米碳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的研究被引量:60
2009年
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改性纳米碳黑对江西贵溪污染土壤中有效态Cu和Zn含量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包施和混施效果差异,同时还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改性纳米碳黑对黑麦草生物量和黑麦草对Cu和Zn的吸收量以及土壤Cu和Zn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纳米碳黑可以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u和Zn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培养60d后,添加1%、3%和5%改性纳米碳黑的土壤有效态Cu含量分别降低了47.3%、72.0%和80.9%,有效态Zn含量分别降低了3.0%、17.7%和43.6%.同等材料用量下包施不如混施的钝化效果好,且所用时间要长,但包施具有将所施材料和被吸附的重金属移出土壤体系的优点.土壤中添加改性碳黑可以促进黑麦草的生长,降低Cu和Zn在黑麦草地上部的积累量同时降低了土壤中Cu和Zn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而增加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含量.
王汉卫王玉军陈杰华王慎强成杰民周东美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黑麦草CUZN
基于生态健康的重庆市南岸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被引量:19
2012年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生态健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探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新思路。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研究结果:归纳了基于生态健康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构建了一套包括7个项目层、32个次级指标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南岸区5大组团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地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是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向,能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杨伟廖和平谢德体朱琳陈杰华夏涛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健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